高楼爆破3第十七关怎么过(高楼爆破3无敌版全部攻略)

2023-08-18 09:28:13
369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高楼爆破3第十七关怎么过(高楼爆破3无敌版全部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楼爆破3第十七关怎么过,以及高楼爆破3无敌版全部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志愿军炮兵邹继良:“最危险时,我已抱着必死的决心”

走进志愿军老战士邹继良的家,抬眼就看到房间一角挂着一副楹联:“继承传统老有所用余热无限,良好氛围身无需求壮心有加。”对至今仍积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邹老来说,这无疑是对他晚年生活最好的写照。

“没一个村庄不着火的”

“我在朝鲜作战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但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51年,刚刚考上中学的邹继良在母亲的支持下参军,当年只有17岁的邹继良在战场上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与考验。

1951年7月,17岁的邹继良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沈阳的一所炮兵学校学习使用火炮。一般培训一个炮兵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邹继良和同学们按照指示,在仅仅50天内就掌握了使用火炮的基础知识。

学习结束后,邹继良和几位同学被分配到志愿军第47军31师的反坦克炮兵营,进入朝鲜作战。

初到朝鲜时见到的情景让邹继良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到了朝鲜一看,简直没有一个村庄不冒烟、不着火的。”邹老回忆,自己当时亲眼目睹无家可归的朝鲜民众在11月的寒风中蜷缩在断壁残垣下,用碎砖破瓦搭起小窝棚蜗居度日。

邹老愤慨地说:“我当时就想,朝鲜怎么就惹着你美国了?又是轰炸机,又是大炮,生生把这些农民的家毁了。再多的战前动员,也没有这些场面带给我的震撼大。”

“爆炸后只剩一摊血沫子”

“去朝鲜作战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你够不够勇敢、怕不怕死。”邹老说,反坦克炮兵受装备条件限制,志愿军最常用的反坦克武器并不是火炮,而是较为原始的炸药包、爆破筒,甚至是一捆手榴弹。“战士们打坦克,有时候还要爬到坦克顶上去,坦克有机枪掩护,所以当时往往是打坏一辆坦克,得牺牲三五个志愿军战士。”

在林中隐蔽时痛失战友的经历,在17岁的邹继良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和那位战友到不远的山涧取水,挑扁担的时候,我在前,他在后。”刚刚打完水,邹继良便听到一阵由小变大的隆隆声,紧接着便是炮弹划过空气的尖啸。

邹继良本能地扑倒在地,等爆炸气浪过去后,他回头四处张望,却不见一同来抬水的战友。“我往后一看,他人已经不见了,地上只剩下一摊血沫子……”邹老说,那次经历永久地改变了自己对战争和人生的看法。“打起仗来,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敌人杀死了我们的同志,我们要为战友报仇!”

“上战场之前,在炮校吃一顿白菜炖豆腐,我和同学还会为了一块豆腐争半天。上了战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什么好吃的一定是想着留给战友们吃,从来不说自己留着。”

“美军的强悍只是表象”

不久后,邹继良随部队参加了正洞西山战斗。正洞西山战场地形复杂,美军阵地居高临下,阵地中还隐藏着不少精心伪装的火力点。但邹老告诉记者,美军的强悍只是表象。

“美国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远程火力,但是只要我们冲到面前了,他们是该跑的跑、该投降的投降,所以我们的步兵最有效的战术就是冲锋。”邹老笑道,“摸清敌人的底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正洞西山战斗是一场持续了两天一夜的拉锯战。在邹老印象中,美军的飞机、坦克、火炮的攻击几乎一刻也不停歇。“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炮兵营7班部署在阵地对面的半山腰处,被敌人坦克的炮火击中,全员牺牲。我所在的6班就在山脚下,当时我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经过两撤两夺,志愿军最终收复阵地,歼灭敌军2500余人。

邹继良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说起这次立功,邹老只是微笑着摆摆手:“没什么好说的,这场仗是大家打得好。一起参战的同志们基本上都记功了。”

退休时,邹继良已是抚顺军分区的副司令员。他心里总是放不下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每年的烈士纪念日,老人都准时来到烈士陵园祭奠战友。每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迎接仪式,邹老都未曾缺席。

【人物简介】邹继良,男,1934年5月16日生于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1947年作为儿童团团长参加工作;1951年参军入伍,随后赴朝鲜作战,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31师反坦克炮兵营,曾参加正洞西山战斗,因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回国后,邹继良继续在军队任职,1959年参加第二届全军文艺汇演,与参演人员共同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历任抚顺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抚顺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90年退休。

年轻时的邹继良(受访者供图)

邹继良近照(杨青 摄)

全世界人民都爱围观!烂尾楼、百米高塔爆破前后,要做什么准备

4月20日凌晨,矗立近20年的上海中环中心4幢主体均超20层的“烂尾楼”被同一时间爆破拆除。未来,那里将建设成为上海西部的标志性城市综合体。

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会采取爆破拆除旧建筑的方式,给新建筑、新用途腾出施展空间。

为什么是爆破?实施爆破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确保周边环境与人员的安全?这些问题都大有讲究。

【“长痛不如短痛”】

要彻底拆除一栋大楼,常见的有三种方法。第一是使用机器拆除,所用设备通常是一把重达几吨的大金属锤或者高空挖掘机,自上而下地将建筑一层层敲碎、拆除。第二是使用液压千斤顶,即把大楼顶起来,从下而上地一层层拆除。第三种是爆破拆除,也就是通过在建筑中安放炸药的方式将其炸毁,使其快速倒塌成瓦砾。

在一些人的想象中,爆破场面都是“惊天动地”的,但实际上,爆破拆除的核心理念并不是把整个建筑炸得灰飞烟灭,而是破坏关键的承重结构,使得建筑可控制地倒塌,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尽可能地破碎成小块。

城市中心地带建筑物的拆除往往会选择爆破的方式,原因之一在于利落。若是用机器拆除,持续不断的噪音和相对缓慢的工期会对临近的居民和商家造成严重困扰,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德国法兰克福市区一栋116米高的废弃教学楼拆除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大楼建于1972年,共有38层,原是数千名学生上课使用的教学楼。建成之初,它也曾是当地的第一高楼。后来,大楼设施越来越陈旧,楼内仅有的7部电梯远远不能满足数千名学生的使用需求。因此,政府部门决定将其拆除。

一开始的计划是缓慢拆除这栋大楼,但由于当地居民对持续不断的噪声干扰怨声载道,政府决定:“长痛不如短痛”,改成爆破拆除。

爆破拆除速度快,不意味着很快就能准备好。在观众视野中,电视里播出一栋大楼的爆破只需几秒钟时间,殊不知工程技术人员要为这短短几秒忙活好几个月。

一般来说,爆破前要有四五个月的准备时间。要通知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大楼爆破区域的人员,保证安全。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保证按下爆破按钮前,大楼绝不会倒塌。而在按下按钮后,大楼必须迅速倒塌。

工程人员事先要完全拆卸整栋建筑物里的附属材料,包括家具、软装建材、电线、下水管道、地板砖、窗户等。在国外,拆卸过程中,这些废旧建筑材料通常会被回收。一些大件家具如沙发,其内部的纺织物会被取出,木头则会被切块打包,附带的金属材料也都会循环利用。拆卸完毕,等整栋建筑只剩混凝土结构时,就开始装炸药。炸药的选用取决于建筑物的种类和结构。

爆破前的一两周,工程师会选定大楼承重墙的关键部位,钻孔并放入炸药,然后把炸药牢牢砌封在里面。这会提高爆破效率,使得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无处可去,所有作用力都集中到墙体。

2014年2月2日,在法兰克福市民的见证下,这栋废弃教学楼在950公斤炸药的引爆下,在数秒内被夷为平地。而整个爆破准备工作起始于前一年7月。当时,为了尽量减少爆破中粉尘飞扬,工程人员在大楼多处放置了装有1000升水的容器。除此以外,爆破人员还用毛毡和铁丝网包裹建筑的多个支柱,以防石砾碎片四处乱飞。

教学楼“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两栋全新的高层办公楼。

【围观可以,保持安全距离】

2014年2月,澳大利亚肯布拉港的标志性建筑———高200米,由大约7000吨混凝土、砖块和钢铁筑成的Copper Stack大烟囱被成功爆破拆除,吸引了数千名当地民众围观。

2017年8月,德国林堡Lahntalbruecke高架桥桥桩进行精控爆破拆除,围观群众早早地占据了对面山坡上的有利地形,拿着“长枪短炮”,等待那壮观的几秒钟。

……

2019年2月17日,在德国卡斯特罗普-劳克塞尔,人们观看定点爆破废弃的燃煤电站。 新华社 发

对于爆破这样的大场面,很多人都难以抑制自己的好奇心,想到现场一看究竟。但爆破时,若是炸药量过多,使得建筑物的残骸乱飞,很可能会对围观群众和周边建筑造成伤害。

因此,必须事先划出安全区域,疏散区域内的人群,保证爆破时建筑物附近绝对无人。比如在肯布拉港的大烟囱爆破前,当地有关部门便出于安全考虑,设置了一个隔离区,疏散了大约250位居民。

一般来说,划出的区域大小相当于以爆破建筑高度的3倍为半径的区域。比如某20层高楼,一般高度约60米,那么疏散区域就是以大楼为中心,半径180米范围的地方。爆破的时间基本选在星期天,尽量减少对当地交通和商业的破坏。爆破当天,工程人员早早地就要划出安全边界,并设置护栏和岗哨。岗哨两两之间还要保证能相互看到,以防对讲机信号不灵时出现意外。

定向倾倒法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爆破拆除方式之一。这种方法也叫定向爆破,具体是在建筑下部炸出一个三角形的切口,让建筑朝着切口方向倾倒,冲击地面而解体。由于这种方法施工相对简单,成功率高,因而备受青睐。

1999年2月28日,上海长征医院16层病房大楼爆破工程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工程人员在大楼内朝同一个方向开设了多个切口,大楼按照设计方向准确倒塌在预定范围内,从起爆到楼房全部着地历时8.4秒。周围建筑及设施安然无恙。

但是,定向爆破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炸出的切口高度过小,有可能造成爆破后倾而不倒的尴尬局面,过大则可能酿成上层建筑倾覆翻滚的危险情况。如果建筑物没有在预先设定的地方塌下来,还可能会波及周围的建筑,造成严重危害。

2018年4月6日,丹麦沃尔丁堡一座停用的筒仓被爆破拆除时,就因向错误的方向倒去,毁坏了一座图书馆建筑。

据外媒报道,拆除这座173英尺(约52.73米)高的筒仓,用的是受到控制的爆炸操作,工程人员曾耗时6个月制定计划。爆炸物被引爆后,筒仓看起来就像爆炸团队所期待的一样,远离附近的建筑物、塌向空地。但随后不久,意外发生。筒仓最终竟倒向了相反的方向,砸向一座图书馆。所幸的是,那次拆除采取了标准的安全预防措施,现场配备了紧急救援人员,没有人因事故而受伤。

【倾而不倒,意外走红】

一座建筑在城市中伫立许久,人们难免会与之产生情感的关联。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总有一些建筑要在完成使命后走向蜕变。

2018年3月24日,2018年3月24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一座废弃的电视塔被实施定向爆破。 新华社 发

在俄罗斯工业城市叶卡捷琳堡市中心矗立长达近30年后,被称为“世界最高的废弃建筑”的叶卡捷琳堡电视塔被爆破拆除。这座电视塔始建于1983年,原计划要盖到360米,但在1991年起因没有经费而停工。电视塔自此一直保持着214米的高度。建造方原计划在塔内开设体育中心、民事登记处、游乐设施、电影院,然而这些设想一直没能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市民习惯了这个城市景观,并将其视为城市地标。但在2018年,叶卡捷琳堡作为俄罗斯世界杯主办城市之一,进行了市容重整计划,电视塔所在的场地被改建为球场。

也有建筑因爆破工程而意外走红。

今年2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诞生”了一个“新地标”。据外媒报道,2月16日,达拉斯一栋高层办公楼在拆迁作业中,不仅未能被成功爆破拆除,反而因楼的中间结构在爆破中只是稍稍倾斜了一下而成为一个“新地标”。

当地人很快给它起了个绰号———与比萨斜塔相对应的“达拉斯斜塔”。还有很多人以它为背景,拍了搞怪合影。有网友表示,拆除工作没有按计划完成,公司可能很沮丧,但“斜塔”的造型却给很多人带来了快乐。报道称,当时工程人员告诉当地媒体,该倾斜建筑不会对行人构成威胁。在后来的一周内,工程人员用金属锤完成了拆除工作。

未来,那里将会被改造成一个占地27英亩(约11万平方米)的开发区,高层办公楼、酒店、住宅将会给整个区域带来新貌。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吴越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2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