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隋唐大猛士和爱小说的宅叶子地球玩家无限

2023-12-23 06:37:30
好玩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爱小说 隋唐大猛士和爱小说的宅叶子地球玩家无限

无论是李靖、秦琼还是尉迟恭、程咬金,提起这些人,你一定能想起隋末唐初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这些人在隋唐时期威震沙场,由于他们自带光环,很多小说家还以他们为素材,写成了多部文学作品,例如《隋唐演义》、《大唐秦王词话》等等。

2003年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还让我们认识了镜头里的“俏”罗成、程咬金等名将。其实在民间一直有隋唐四大名将的说法,他们分别是罗成、李元霸、宇文成都、薛丁山。

看过不少演义小说的人会误以为这4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其实文学作品大都是虚构的。

罗成的原型结局很惨,李元霸原型早逝

在《隋唐英雄传》中,罗成风流倜傥、武艺高强,不过其结局很惨,遭万箭穿心,让很多读者伤心落泪。

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这样一位结局很惨的武将呢?答案是肯定的,罗成角色就是源自这个人。

罗成,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到了清朝,小说《说唐》又对他的故事进行了加工。在小说中,罗成是秦琼的表兄弟,他的功夫精深,既会罗家枪法,又精通秦家锏法,是小说中的“第七条好汉”。

一开始他投靠瓦岗,后来跟在李世民麾下,在李世民平定四方时,他战功赫赫,可惜的是,最后遭乱箭穿心而死。

历史上本没有罗成此人,但对照史料可知,罗成的原型是罗士信。

罗士信原是张须陀部下的猛将,后来去了瓦岗寨,最后投奔唐军,在李世民平定洛阳时,他立下赫赫战功。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在洺水之战中,罗士信被俘虏杀害,年仅20岁。

小说中的李元霸跟历史原型非常不符。

在小说中,李元霸是一位力大无穷的猛士,虽然他出生时有先天不足,但这无疑瑕不掩瑜。他的武器是两柄重达四百斤的铁锤,力量甚至超过了楚霸王项羽。在隋唐英雄好汉中,他排位第一。

李元霸的出身也非常不俗,他是李渊与窦皇后所生的第四个儿子。

李元霸作战勇猛,他可以以一己之力面对185万大军,最终将对手杀得人仰马翻,直至剩下65万。这种战斗力值恐怕连“战神”白起也自愧不如,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以很确定的说,这样的“猛人”是不存在的,不过历史上倒是有一个李玄霸

李玄霸的确是李渊的儿子,不过不是第四子,而是他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自幼聪明,不过并非是力大无比。李渊很喜欢这个儿子,可惜的是他16岁就因病而亡了。

对此也有争议。有人说李元霸的原型是李道玄。李道玄是李渊的堂侄,李道玄他们家这一支就变成了支脉。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入主关中时,李道玄得到重用。李渊登基之后,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升任右千牛卫大将军。这一年李道玄15岁。

16岁时李道玄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在介休一战当中,李道玄冲锋陷阵,最终一战成名。李渊本以为李家宗室的将领会庸庸碌碌,不曾想李道玄开了个好头,自然得到重赏。

然而,在后来迎战刘黑闼时,因为唐军内部出现矛盾,原本已经对刘黑闼形成合围优势的包围圈被打破,主帅李道玄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这一战,终年仅仅只有19岁。

至于两种说法哪个是真,恐怕只有小说作者本人才能给我们答案。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影响我们对这两个人物的喜爱。

宇文成都纯属虚构,薛丁山原型很勇猛

宇文成都,在隋唐好汉中排名很高,位居第二。在小说中,宇文成都英勇无敌,排名四、五、六的加起来,武力值都难以达到他的高度。

在作者笔下,这位猛将是奸臣宇文化及的儿子,可能是“恨乌及乌”,所以,很多人并不喜欢这个角色。

在情节设定下,宇文成都最后死在李元霸双锤之下。

有人说宇文成都的原型是与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承基。但对比史料不难发现,这种推测是毫无根据的。宇文承基不但资质平平,而且武力值极弱,甚至说根本没有任何突出的亮点。虽然宇文承基也曾被立为太子,可因为自己不成器,最终被砍头。

所以,宇文成都根本就是纯虚构的人物,连原型都找不出一个。

“四大武力天团”当中,最后一个是薛丁山。

在小说中,薛丁山被设定为是薛仁贵的儿子,他勇猛非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出场时,他在长安城比武大会上战败了罗章与秦英,最终成为了二路征西大元帅。

为了李唐天下,薛丁山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唐朝边疆稳定付出了心血。在小说中,为了体现薛丁山这个人物的饱满和鲜明个性,作者还对他的情感世界进行了一番渲染。

薛丁山与樊梨花有前世姻缘,两人一见倾心。而薛丁山在后来的征战中,樊梨花夫唱妇随,为丈夫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不过在历史上并没有薛丁山此人,他的原型经过对比,应是薛仁贵的儿子薛讷(字慎言)。

突厥、契丹、奚联合寇边时,薛讷力主出击,得到唐玄宗许可,但因其余诸将逡巡不前, 唐军大败,薛讷被撤职。后来吐蕃军十万大军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一直镇守青凉,直至72岁去世。

薛讷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物,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

史书上关于薛讷的爱情生活并没有明确记载,也就是说樊梨花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结语

崇拜源于尊重和敬佩,小说中为何要虚构这些人物,这恰恰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急需要诸如此类的英雄拯救黎民,甚至改朝换代。

带着百姓的渴望和对英雄主义的崇拜,这些鲜活的人物“应运而生”。

作者创作这些“天选之子”,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了人间的救世主,它不但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也满足了人们对于英雄的追逐和热爱。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这些虚构人物都源自现实生活,并经过作者合理的加工和想象,最终呈现在众人面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流传,很多人便把这些虚构的人物当成了真实存在。

所以,小说和演义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某些情节和人物不可采信,想要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还要回归正史。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作为当今世界文化遗产和国际最著名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英国皇家植物园林——邱园(Kew Gardens)常常出现在英国旅游行程中的必打卡景点列表中。

△ 一群园丁在邱园T型温室的兰屋里打扫卫生。清洁和维护各个温室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是必要的。温室内潮湿的空气导致藻类生长,进而形成污斑。当地糟糕的空气污染致使玻璃外侧很快沾满烟尘,这个特殊难题直到1956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后才开始好转。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规模宏大、植物种类繁多的园林前身是一片归属于私人地产的带状农田。

16世纪后,与里士满(Richmond)比邻而居的王室给该地带去了繁荣,朝臣们都希望住在新建成的里士满宫附近,于是向邱园前身租来土地,以便建造华丽的宅第,比如荷兰宫[Dutch House, 即后来的邱宫(Kew Palace)]。18 世纪早期, 两名王室成员在该地定居—威尔士亲王乔治(即后来的乔治二世)和他的妻子卡罗琳王妃住进里士满房舍,他们的儿子弗雷德里克接管了邱园的巨额资产,即邱园农场。几经易主后,一座植物园在邱园这块土地上建造了起来,并逐步成为了一座著名的园林。

△ 邱宫是邱园里最古老的建筑,1631年由一名叫塞缪尔·福特雷的商人建造。大约100年后,它被卡罗琳王后租用了,随后被乔治三世买走。1898 年向公众开放之前,它一直是皇家的乡村别墅。在邱园的发展历史上,这座宫殿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因为王室成员曾居住于此,植物园才有机会诞生,也为现在的邱园打下了基础。

△ 邱园最古老的入口,是建于1825 年的邱园绿地正门,那时邱园仍归皇家所有,设立此门是为了防止“粗俗又好奇的平民”闯入皇家领地。

△ 夏洛特王后的乡间别墅位于原来的新动物园里,自1792 年起,这儿就圈养着袋鼠之类的异国动物。目前还不清楚这座建筑最初用作什么,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但它极可能起源于18 世纪中期,当时这样的乡村别墅是时髦的装饰性建筑。虽然王室成员一般只使用其进行野餐等活动,但还是添置了华丽的装饰和家具。1898 年,维多利亚女王将乡间别墅及其土地捐给了邱园。乡间别墅及其周围的蓝铃花树林至今仍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它使人们能够一睹王室的归隐生活。

△ 18世纪,威廉·钱伯斯为王室设计了一系列花园装饰性建筑,其中一些屹立至今,渐渐变成邱园的一种特色。“荒废拱门”就是这样一件装饰物,由钱伯斯于1759 年建造。不过,这个罗马式结构最初还是有实用功能的,它成为道路上的一座桥,供牧养的动物进入邱园的草场。1932 年,这座拱门不得不重建,如今仍矗立在与邱园路接壤的城墙旁边的小路上。最近,有人发现,为了让拱门看起来像真废墟,里边还收藏着古希腊-罗马式的石雕真品。

△ 邱园里紧邻森林空地南端的是睡莲塘(Waterlily Pond), 它是威廉·西塞尔顿-戴尔爵士设计的一件作品。池塘的水由当地供水公司的冷凝蒸汽加热,使得这里可以栽种半耐寒的水生植物。这张照片摄于1900年左右,照片中的一些睡莲由法国苗圃主人约瑟夫·伯里·拉图尔-马尔利阿克提供。他是第一批成功培育了杂交睡莲的人,其最出名的成果大概就是开黄色花的睡莲品种“克萝蒂玛蒂拉”了。1887年,马尔利阿克将该品种送给邱园。他因给吉维尼镇的莫奈花园供应了很多睡莲而声名大噪。

1840 年,邱园从纯粹私人的皇家植物园脱胎为国家的林木管理处,从此进入发展盛期。巧合的是,摄影技术也于彼时兴起。有发现表明,底片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的“光晒成像”(photogenic drawings)技术最初的主题即“花朵和叶子”。在新兴手段的辅助下,人们终于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植物和邱园的热情。

△ 这张最早的棕榈温室外观照片是用银版摄影法(daguerreotype)拍摄的。这种照相术在1839年已臻成熟,并持续流行至19世纪50年代。铜片表面被镀上薄薄的银层且经过高度抛光,这样图像才能显示在铜片上。因为照相机的缘故,图像的尺寸非常小。银版照片非常脆弱,对触摸特别敏感,其表面像镜子,观看时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这种照片不耐磨损,颜色也容易变得黯淡。

△ 这是第一张棕榈温室内部面貌的照片,摄于1847年7月24日,出自伦敦一流的银版照相师安托万·F. J. 克劳德特之手,那时温室仍在建造当中。

邱园的第一位官方摄影师杰拉尔德·阿特金森于1922年开始在植物园工作;之前,邱园会委托自由摄影师来根据一系列实际用途给植物园拍摄照片,照片还会被制作成明信片和出版物的插图,如《邱园协会杂志》。1928年涌现的照片数量最多,邱园还特意从摄影师爱德华·沃利斯那儿购买了5000张相关历史底片。20世纪60年代,邱园成立了一个摄影部门,该部门一直在为邱园的照片收藏贡献着新的资料。

△ 威廉·钱伯斯爵士的橘园建于1761年,用砖头和灰泥筑成,洋溢着古典风格,这是他在邱园唯一留存至今的植物温室。实际上,对栽植柑橘类水果而言,它并不是一座实用的建筑:窗户不够大,导致光照不足,植物无法生长。当威廉·胡克接手管理邱园时,他安装了玻璃门来增强光照,之后有一段时间,橘园容纳的植物株型要比其他植物温室的大许多。1863年,该建筑成为3号博物馆,开始展出邱园收藏的木材珍品。

△ 1957年5月,时任园长乔治·泰勒决定关闭一直充当邱园的木材博物馆的橘园,并借此机会恢复它的初始面貌和功能。接下来在超过两年的时间里,画廊和楼梯被拆除,收集的木材被移走和重新安置,内部环境才得以修复。橘园接纳了盆栽的柑橘树和因太大而无处容身的植物,例如图中所示的龙舌兰。1959年,橘园重新开放。

△ 几个世纪以来,由于陆路状况普遍偏差,而且经常有拦路抢劫的强盗出没,大多数泰晤士河大桥又强制收取通行费等原因,乘船旅行一直是前往邱园和里士满的流行方式。1816年,此地引进了蒸汽船。最初,它们没有在邱园停留,而是径直驶向里士满,后来邱园码头终于又加了一站。

△ 从19 世纪至今,邱园与新加坡植物园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邱园的员工被派往那里,两家机构交换了许多种植物,包括橡胶树。这张植物园照片显示了它们与邱园高度园艺化的园区有多么不同。在时任新加坡植物园园长亨利·里德利的领导下,丛林般的区域被改造成橡胶树农场,植物园从此开始为新兴的橡胶产业提供种子。

△ 1911年,马来西亚瓜拉丹比灵(Kuala Tembeling)镇,亨利·里德利站在一艘居住船旁。他在担任新加坡植物园园长期间,广泛游历了整个马来半岛,对当地植物进行记录并收集了相关标本。里德利将大量标本寄回邱园,同时也为自己在新加坡的标本室开展采集工作。

△ 植物学家雷吉纳尔德·罗斯-茵尼斯在荒漠区吃早餐,他的身后是“奥斯卡”牌汽车。野外生活往往十分艰苦,一些时候,日常用品可能都难以获得。

△ 邱园的历史记录中有两次飞机坠毁事故。第一次发生在1928年8月16日,当时一架单座金翅雀飞机进行空中表演时突然起火,接着坠落于塞恩透景线的西侧。飞机损毁严重,残骸燃烧了近30分钟,而飞行员却毫发无损地逃脱了,他乘着降落伞落在博蒙特大道石狮大门附近的一处屋顶上。

△ 10年后发生了第二次坠毁事故,这次坠毁没有那么戏剧性。照片中显示的是1938年1月5日,一架飞机迫降在棕榈温室附近的情景。它原先拉着一面广告横幅,围观的人说,如果降落时飞机左翼没撞上树,那飞行员将实现一次完美的迫降,可因为撞了树使飞机偏转,最终导致机头先着地。幸运的是, 没有人员伤亡。第二天,清理飞机现场的过程反倒吸引了很多看客。

△ 1899年,艾伯特·林尼赠予邱园3只企鹅。艾伯特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政府大楼的首席园艺师及邱园的离职园艺师,当时人们对南极的一切都充满兴趣。这张照片摄于1901年的1号博物馆外,喂企鹅的男人是奥拉维先生,他被称为“鸟人”。

△ 19世纪,邱园对来访游客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允许游客携带食物;要求穿着体面;园内禁止吸烟、玩耍;婴儿车不得进入。1888 年,邱园开设了第一间茶社,茶社位于温带植物温室和玛丽安娜·诺斯画廊之间。茶社开张时向游客供应了茶水和冷饮。图中,游客们坐在第一间茶社的接续建筑外,此处于1920 年开业。

△ 1913年,作为女性选举权运动的一个环节,运动参与者烧毁了茶社。

△ 几个世纪以来,园艺培训已经成为邱园的职能之一。19世纪时,20~25岁之间、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徒会来邱园学习2年,白天在园区干活,晚上上课,住在瓜果小院的铁房内,那是一个寒冷且不太舒适的场所。培训期结束时,他们将获得一份书面证明,后来被改成邱园文凭。1963年,在学业部主管里欧·彭伯顿的督察下,一套为期3年的邱园文凭课程启动了。这套课程使邱园的园艺学教育正规化,每年为20 名学生提供受国际认可的资格证书。学习科目包括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景观设计、丈量学、管理学、树木栽培、园艺学,并于每年年底举行考试。实践经验和专题作业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第一年就必须耕种一块菜地。

△ 学生们有各自的菜田,还得负责扎稻草人,并需要经常到慈善义卖商店为它抢购合适的衣服。

△ 早在西塞尔顿-戴尔当园长(1885—1905 年)时,就已经开展了关于低温贮藏种子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贾德瑞尔实验室对种子进行生理学研究,并建立了一间种子库,用于冷冻条件下保存种子,这也促进了邱园与其他科学组织之间的交换活动。1974年,生理学部门和种子库被搬到维克赫斯特,冷库被安置在大厦前的小教堂里(图中画面)。这是“全球千年种子银行”合作伙伴的开端。

不同时代的摄影师们用相机做接力棒,用镜头见证了邱园经历的扩张、繁荣和灾难岁月,也记录了邱园与英国殖民地的联系及其对全球矛盾和战后余波的回应,将这座植物园置于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中考量。

△ 图中照片拍摄于1898 年,从左到右分别是女园丁埃莉诺·莫兰、格特鲁德·科佩和爱丽丝·哈钦斯。1896年,邱园招收了第一批女园丁,为安妮·故尔温和爱丽丝·哈钦斯,她们毕业于斯旺利女子园艺学院。为了不让她们的男同事分心,并防止员工之间谈恋爱,她们不得不穿上一套不怎么好看的制服,包括棕色灯笼裤、羊毛长袜、马甲、夹克和鸭舌帽。到了1902 年,所有的女园丁都被迫离开邱园去别处从事园艺工作。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女园丁才再次出现在邱园。

△ 战争爆发一个月后,英国农业部发起了著名的“为胜利而挖”的运动,鼓励国民把自家花园变成补给土地,来给自己的亲人和邻居供应食物。而那些没有花园的人,则可充分利用公园的土地,就这样,整座城市的风光改变了。至1943年,超过100 万吨的蔬菜生长在这些补给土地上。邱园也尽力将部分园区转变为农产品种植田,并提供了关于粮食作物栽培的培训课。图中,工作人员正在示范播种豌豆的最佳方法。

△ 战争期间,女性为国家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填补了被召集参军的男性留下的劳动力空缺。邱园也雇用女园艺师替代男园艺师,然而,和许多地方有工作期限一样,由于要接纳从战场上返回的男人们,1946年,女工的数量便迅速减少了。

△ 对于许多女性来说,战争年代受雇于邱园的经历是她们第一次体验到有偿工作。同样地,许多游客也是第一次看见女性在这样的公共场所工作。一位在岩石区干活的园丁珍·汤普森说道,她会听见有人喊:“瞧瞧那些女园丁!—噢我明白了,如今会聘用女性—嘿,你喜欢你的工作吗?”游客们不等女人们回答,就自告奋勇地给出自己的答案:“我们喜欢!”

△ 1959年,邱园要举办20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英女王与菲利普亲王于当年6月2日访问了邱园。他们游览园区,小径两旁站满了职工和受邀团体。女王夫妇在邱宫前方的草地种下两棵纪念树,还去橘园喝了下午茶。茶歇过后,王室宾客接见了职工,《邱园协会杂志》写道,他们“从职员到机构通常承担的工作与责任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萨利·伊丽莎白·布朗,一个园长助理8岁的女儿向女王敬献了一束在邱园生长的异国鲜花。

《纽约时报》评论,这些照片通过殖民扩张、贸易、工业、医药、战争,甚至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价值观等多维视角呈现了园中植物的重要价值和邱园的世界影响力。

资料来源:《邱园的故事》

图片经后浪出版公司授权使用

编辑:陈婉婷

校对:卢茜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1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