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储蓄基金利率(储蓄基金有哪些)

2023-04-07 20:07分类:资金仓位 阅读:

市民反映称江西银行广州分行电梯广告未下架,但利率已调整。

“抱歉,现在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已经调整为3.5%,您提到的广告我们很快就会下架”,当被问及当前的存款利率时,1月5日,江西银行广州分行咨询客服如是答复道。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其在位于赤岗的社区电梯里看到江西银行的理财广告,广告称其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高达3.95%。但记者了解到,当前广告中这一利率已经成为“过去式”,而且客服人员回应表示利率是在元旦期间做出调整。

江西银行的这一调整并非个例,近日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中小银行对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但当前工农中建等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暂未有明显变化。对此,专家表示,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仍处于收窄趋势,2023年存款利率可能会继续下调,其中长期利率下调的概率较大。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王楚涵

多地中小银行近期调整存款利率

记者注意到,日前,乌鲁木齐银行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该行将对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个人存款方面,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一天、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由1.04%、1.755%调整为1%、1.65%;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

此外,新疆银行也发布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公告,宣布对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将人民币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挂牌利率由3.85%调整为3.7%,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黑龙江五大连池农商银行则表示自2023年1月1日对定期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较此前下调5至25个基点。

与此同时,也有多家中小银行小幅上调存款利率。例如1月1日起,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宜阳农商银行将一年、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至2.25%、2.7%、3.3%,湖北谷城农商银行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均由3.00%调整至3.10%。

购买一定金额存款产品可享专属优惠利率

“目前我行存款产品利率和之前一样,暂未有变化。”广州地区建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月4日,记者从多家银行APP关注到,当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暂未有明显变化,在整存整取产品中,起存金额50元,利率智能上浮。

其中,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三个月、半年和一年期产品的挂牌年利率和专属最高年利率均低于2%。两年期和三年期产品的挂牌年利率分别为2.15%和2.60%,专属最高年利率分别为2.4%和3%。“如果购买5万元以上的三年期整存整取,可以享受3%的年利率。”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将根据客户的综合贡献、存期及单笔购买金额等情况,给予专属的优惠利率,请以实际交易利率为准。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市民青睐的大额存单,其年利率逐步走低,当前部分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然而年利率仅3.1%。

银行负债压力较大,预计存款利率或会继续下调

“近期地方性城商行、农商行下调定存利率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过去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较高,负债压力越来越大。2022年12月份国有行、股份行定存利率变动不大,整体略有上调,主要是受年末流动性收紧、银行考核等因素影响。”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提到,2022年存款利率经过两轮大幅调整,每次都是国有银行带头下调,股份制银行跟进,地方性银行调整步伐相对较慢,调整幅度也比较小。

刘银平表示,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仍处于收窄趋势,银行负债压力依然较大,2023年存款利率可能会继续下调,不过不同期限存款利率调整情况不同,长期利率下调的概率较大。2022年虽然存款利率处于下降趋势,但是老百姓对存款的购买热度却有增无减,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表现不理想,老百姓避险情绪升温。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也在下降,且流动性较差,基金产品的收益波动较大,未来在资产配置方面,投资者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对投资理财市场的判断来综合考虑。

新年来临,银行存款利率也出现一波调整。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对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出于新年“开门红”的考虑,将存款利率进行阶段性小幅上调。

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日前,乌鲁木齐银行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该行将对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个人存款方面,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一天、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由1.04%、1.755%调整为1%、1.65%;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

图片来源:“乌鲁木齐银行金雪莲财富”公众号

新疆银行也对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将人民币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挂牌利率由3.85%调整为3.7%,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此外,五大连池农商银行也自2023年1月1日对定期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利率较此前下调5至25个基点。

图片来源:“五大连池农商银行”公众号

不过,也有多家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小幅上调,以吸引更多客户。例如,1月1日起,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宜阳农商银行将一年、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至2.25%、2.7%、3.3%,湖北谷城农商银行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均由3.00%调整至3.10%。

图片来源:“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公众号

对于中小银行近期对存款利率的密集调整,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下调主要是受存款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通过结合市场环境,调整自身负债成本,从而引导客户行为优化负债结构。上调存款利率则可能是出于“开门红”的考虑,通过吸收长期稳定资金,夯实业务“基本盘”,但预计只是阶段性动作,不会持续太久。

存款降息是大势所趋

记者基层调研了解到,目前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未出现明显变化,整个银行业也没有出现“揽储大战”的情况,银行员工均在加大对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基金产品的推荐力度。

工商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15日该行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后,目前该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产品利率为3.0%,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05%,“目前存款产品利率较低,如果客户想锁定长期利率,可考虑加大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配置力度”。

农业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目前该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和大额存单利率较低,且额度较低,需要提前预约。“目前我们有几款新春特供的储蓄型理财,结算利率约能达到4.0%以上,比较受欢迎。”她表示。

目前,居民存款热情较高。央行12月12日发布的202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

对于2023年,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降低高成本负债将成为重点工作,存款产品降息是大势所趋,建议居民加大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配置力度。

对于中小银行揽储工作,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要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理性拓展存款业务,既要保持存款适当增长,也要保持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否则可能资产负债失衡,建议中小银行理性揽储,要抛弃规模情节和速度情节。

半年时间,基金发行份额突破万亿,公募基金一下子火了。

原来对基金敬谢不敏的投资者,纷纷变身基金持有人;股市沉浮多年的老股民,也转而买起了基金。储蓄搬家的口号喊了十多年,如今似乎夙愿成真。

是什么让老百姓开始“爱上”基金?“资产荒”下优质理财产品稀缺是原因之一,而公募基金在震荡市中的不俗业绩,让市场看到了赚钱效应。当然,电商以及银行渠道的助推也功不可没。

不过,看起来正在“跑步向前”的基金行业,未来也许并非一路坦途。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规模增长依赖新发爆款基金并非最好的选择,由资金“抱团”形成的市场结构并不稳定,基金业绩的持续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基民大军不断扩充

杨姐是某三线城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她告诉记者,现在也会在支付宝上买基金了。几年前,就有亲戚朋友让她买基金,但她一直心生警惕,总是紧捂着自己的口袋。她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我不懂这些,听到‘基金’这个词,就觉得是骗人的,哪敢买啊?就算是亲戚跟我说能赚钱,我也不敢放心地把钱交给他。存银行虽然利息不高,但起码是安全的。”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宝上有了余额宝,杨姐开始把闲钱放进去。“当时每天能有一两块钱进账,我就挺开心的。后来有朋友给我演示,除了存进余额宝,还可以买基金,也很方便,赚的还能更多点。一来我不用把钱交给别人,二来支付宝这么大的平台肯定不会骗人,所以我就挺放心的。虽然我还是不懂基金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但每天能多赚几块钱,我还是挺满意的。嘿嘿。”

像杨姐这样的基民不在少数。不只是新基民大军正在扩充,很多老股民也正在向基民转变。

一位资深股民还奉劝记者:“不要自己炒股了,买基金吧。”他感慨道,“我炒了这么多年股票,也算懂点门道,但到头来发现,还是人家基金经理赚得多。尤其是今年这个市场,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了。我们自己炒股,对公司和股票的研究都没办法跟基金经理比,还是要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要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家伙’。”

基金销售的火爆从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也可见一斑。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规模从2019年末的14.8万亿元到今年5月底的17.64万亿元,不到半年增长了2.84万亿元。从基金发行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52只新成立基金的发行份额突破万亿,达10168.55亿份,历史上仅在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中突破过万亿。

公募基金的日益火爆,也体现在爆款基金的频现上。从年初的交银科锐科技创新和广发科技先锋,到春节后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易方达研究精选,到三、四月份的汇添富中盘积极成长、易方达消费精选,再到近期的南方成长先锋、易方达优质企业,今年的爆款基金层出不穷,募集超百亿、单日售罄、比例配售等屡见不鲜。

2月18日,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第二只公募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发售,不仅轻松突破60亿元首募上限,触发比例配售,而且有效认购资金突破1200亿元,一举刷新公募历史上单只基金认购资金纪录,将上半年基金发行推向高潮。而从最终的低至4.90%的配售比例来看,基金行业正在发生从“不敢买”到“买不到”的深刻转变。

谁是背后推手

“之前一直买理财产品,觉得很省心,但今年理财收益太低了,现在理财到期一笔我就把它转到基金里。”一位北京的上班族告诉记者,“我还想找个不错的基金,给娃做定投。”

“资产荒”下的配置焦虑,正是公募基金日益火爆的原因之一。“近两年真的不知道把钱放哪儿好。买理财、买货基收益都很低;买信托吧,收益也比以前低了一大截,而且还很难买到,几百万元以上的‘大号’才能买到。目前好的基金收益还可以,万一市场震荡也随时可以转换成债券基金。”

一位基金人士也肯定了这个说法:“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银行理财现在也不保本了,最近由于债券市场调整,理财产品也出现了较大波动;非标类资产正处于规模缩减周期,且收益率处于下行趋势;以前比较火的P2P,甚至现在的信托,则时不时爆雷;而当下房住不炒的政策取向,也使财富向房地产流入的趋势发生了改变。相比之下,股市具有比较明显的配置价值,而通过基金炒股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目前各类资产收益情况来看,一年期理财收益率在3%左右,一年期定期存款在1.75%左右,而主动股票基金2019年的回报中位数超过了40%,今年以来也有10%左右的收益。公募基金亮眼的业绩,成为其吸金的主要原因。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表示:“2019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在此背景下,部分主题和板块赚钱效应显著,如医药、电子等。这样的行情特别适合公募基金的风格,一些权益基金经理在这些领域比较擅长,且长期坚持自己的风格,因此业绩比较突出,显著优于普通投资者自己的投资业绩。由此,也就形成了‘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客观结果。”

某知名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近两年的市场环境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早前,投资者只要选对了某个行业,随便买哪只股票,大概率是能赚到钱的。但现在,市场很难有指数向上的趋势,必须通过挖掘结构性的机会才能赚钱,这就需要投资者对行业和公司有深度的研究。”因此,普通投资者更倾向于将钱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来打理。

近两年,公募基金“抱团”优质白马股的现象愈演愈烈,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抱团”似乎与基金业绩形成了一种相互捆绑的“正循环”。

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2016年以前,市场喜欢追小票、追‘黑马’,但是之后大家发现,在存量经济里,‘黑马’能走出来的概率越来越小,所以大家就越来越聚焦行业龙头,聚焦细分赛道的‘独角兽’,策略相对统一,重仓更加集中。尤其是现在大家对于优质公司的挖掘已经比较充分,很难以非常低估的价格去买。”

北京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基金“抱团”白马股推高股价,股价上涨又提升基金业绩,而且会有新增资金认购这些业绩好的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拿到钱又继续买这些股票。股价和基金业绩之间的正循环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理论上这个循环可以无限延续。

在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总经理刘亦千看来,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正是其专业价值的体现。“从我们做的统计来看,2019年主动股票基金业绩加权平均上涨49.74%。而且不论是从过去三年、五年的维度来看,公募基金相对股票市场都实现了丰厚的超额收益,为投资人赚取了更稳定回报。投资人信心提升,就会有更多资金进入。”此外,刘亦千认为,老百姓投资意识的觉醒和对公募基金价值更充分的认识,是更多普通投资者愿意参与到公募基金中来的原因之一。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渠道的变化,正是让更多老百姓认识公募基金价值的背后推手。一方面,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宝上线余额宝等越来越多的基金产品,各类理财APP也不断接入买基金的端口,这拉近了杨姐这样不懂投资的人与基金之间的距离,“基金”不再作为一个高大上的存在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而是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银行渠道功不可没。银行作为居民理财的重要渠道,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在基金的销售和宣传方面,老百姓也更容易相信银行。此外,“赎旧买新”加剧了基金发行的盛况。据一位基金业人士透露,一些银行在基金销售完成后,会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持有人持有该只基金的收益达到1%,理财经理就会打电话让客户赎回,有些购买金额小的,1%的收益甚至连申购赎回费都无法覆盖。赎回后,理财经理就会向客户推荐一些新发基金,这也是一些基金发行规模很大,但很短时间内规模就会缩水的重要原因。

“跑步前进”存隐忧

当前,不仅买基金的人多了,基民们的投资行为也更加理性。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很多投资者买基金是认准了他们所看好的基金经理,和市场向上还是向下关系并不是很大,今年基金销售的火爆其实是优秀权益品牌的兑现。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基民现在也不会一味地追涨杀跌,很多基民也会逆势布局。今年大盘一直在3000点以下震荡,大家认为这是布局的好时机。”

基金销售的火爆无论对投资者、基金公司还是银行来说都是好事,而基民的素质也在日益提高。看起来,公募基金行业正在“跑步前进”。

然而,南方某基金经理却隐约感觉到其中的风险。“今年市场集中发行了很多爆款基金,有的规模达到几百亿。市场风格总在不断变化,而基金经理本身的能力圈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过大,对持有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当市场转向时,这些基金也会囿于规模过大而难以快速调整。”

基于此,这位基金经理对下半年的市场十分谨慎。“我现在会更多关注风险,也会把更多资源投到扩大自己能力圈和团队扩建方面。”他说。

前述北京基金经理也进一步表示,基金业绩和股价之间的正循环,理论上可以无限延续,但实际上很难,因为制约因素很多。“一方面,股价太高之后,大股东会倾向于减持,新增资金流入也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股价过高,‘抱团’会有所松动,对于利空也会更加敏感,只要有能够取代高位资金的行业或其他个股,资金就会分流。总之,这种纯靠资金推动的趋势是不稳定的结构,但是这种局面到底能持续多久很难判断。”

贾志也认为,接下来基金发行市场会有所降温。他表示:“相关统计显示,爆款基金频现的时候,市场热度也就相对比较高了。市场是周期性的,没有哪种状态会持续存在,因此要警惕随时可能到来的风险。此外,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客观存在,国外疫情也没有完全得到控制,后续可能会给下半年基金发行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贾志进一步提醒投资者,在认购新基金时,要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不要受情绪影响,跟风认购爆款基金。

新华财经北京5月30日电(翟卓 王虎云) 近来监管政策密集落地,推动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养老目标基金等同台竞技,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线”,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分析人士表示,上述都是优秀的金融产品,适合不同偏好、不同年龄进行不同选择。按照惯例,在工作期间及快退休的之前几年,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配置跟多基金及银行理财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而临近退休及退休后风险承受能力有所下降,更适合配置储蓄存款或低风险类型的银行理财等。此外,商业养老保险承诺保本且终身确定收益,可有效对冲长寿风险。

养老储蓄“安全性高” 养老保险“承诺保本”

具体来看,首先,在养老储蓄业务方面,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银保监会正会同人民银行研究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初步拟由工、农、中、建四家大行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

当前银行定期存款的期限最长为5年,而养老储蓄产品为5年“起步”,最长可达20年,在更好体现养老属性的同时,也让定价问题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凭证式储蓄国债以及定期存款利率或可为产品定价提供一定参考,“相比上述产品,养老储蓄定价不会明显偏离”。当前,5年期凭证式储蓄国债利率为3.52%,四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为2.75%(整存整取)及1.55%(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

另还有业内人士提到,养老储蓄产品也可能参照5年期国债收益率和5年期LPR进行定价。截至5月7日,二者分别报2.48%及4.45%,或可视为养老储蓄产品的下限及上限。

结合产品特征来看,养老储蓄产品收益稳定,本息均能获得保障,更适合低风险偏好客群的养老需求。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风险往往与收益对等。“储蓄存款安全性最高,但收益太低,容易出现收益率跑不过通胀的情况,导致投资者养老生活质量水平偏低,心理落差高。不过储蓄存款有多年居民教育的群众基础,比较好推广。” 海南瑞融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研究员梁晓曼说。

其次,在保险方面,当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可谓备受瞩目。此类产品诞生于去年6月,初始仅在浙江省及重庆市进行试点,随后在今年3月扩大至全国,试点机构也在6家头部寿险公司的基础上新增了养老保险公司。

与“普遍打破刚兑”其他资管产品相比,此类产品的一大优势就是有保底收益,即采取"保证+浮动"的账户收益模式。其中,稳健型账户提供2%-3%的保底利率,进取型账户提供0%-1%的保底利率,个人账户资金可在两个账户之间进行调配。

中国CFO百人论坛理事邓之东表示,“个人最看好商业养老保险,只有商业养老保险是真正保本且承诺终身确定收益的养老金融产品,也是唯一一类可以和长寿风险相对冲的养老金融产品,越长寿养老金领的越多,还可以享受额外的分红收益对抗通胀。”

而从产品收益情况看,依照规定,保险公司按年度结算投资组合收益。根据6家试点公司披露的2021年首批产品收益情况,稳健型账户去年(实际上约半年)年化结算利率在4%至6%之间,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则在5%至6.1%之间。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按年度结算”也意味着信息披露少、披露频率低。“与养老理财及养老目标基金相比,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有种‘开盲盒’的感觉。”有分析人士如是说。

具体来看,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此类产品也在流动性及选择性上做出了一定“牺牲”。 “一旦确认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后,就是一条至少几十年的必走之路。”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说。相比之下,养老目标基金及养老理财在3-5年后可开放赎回,更为灵活。

而与普通商业养老保险相比,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则通常要求必须到60岁以后方可领取,与法定退休年龄相衔接,更能专款专用。此外,后者的缴费方式也更为灵活,可一次性缴费、按月缴费或按年缴费,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更为适合。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4月末,试点机构承保保单合计12万件,累计保费近9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5万人。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老年人购买产品主要是为了退休之后有一个保障,而不是为了追求投资收益。基金、银行理财对于老年人来说风险相对较高,更适合中年人投资;相比之下储蓄存款安全性最高,保险则是在出现意外时可提供一定保障。

养老理财“兼顾平衡” 养老基金“收益可观”

而在养老理财方面,去年9月,银保监会选择“四地四机构”开启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并在今年3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十地十机构”。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29日,共有19款养老理财产品存续,其中建信理财及光大理财数量最多,分别为7款、6款,合计占比68.4%。此外,目前还有3款产品正处于募集期。

而从产品收益情况看,截至29日,已公布净值数据的16款产品均无“破净”情况(净值均在1上方)。其中,工银理财发行的“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21GS5688)”净值最高,截至25日报1.0194。据测算,其近一个月及自成立以来(2021年12月23日)的年化收益分别达8.29%、4.63%。

在此前银行理财频频“破净”的大背景下,上述表现实属不易。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进行统计,截至29日,在披露了最新净值的28645款理财产品中,有1343款(占比4.69%)净值在1下方,即处于“破净”状态,且该数据相比3月下旬的8.13%破净“峰值”时相比已有明显缓和。

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21GS5688)净值数据

来源:中国理财网

养老理财产品净值数据(截至5月29日)

来源:中国理财网

而结合产品特征来看,针对养老类产品的特殊属性,养老理财产品普遍期限较长(多为5年及以上)、风险较低(多为二级/中低);此外还普遍采用“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即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以及减值准备及附加风险资本计提等。“上述安排让养老理财产品更具保障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最后,在基金方面,养老目标基金可谓是“为养老而生”的一类公募基金,自2018年8月首批产品获批以来,公募养老FOF的规模已经突破千亿。

具体来看,养老目标基金采用FOF形式运作,主要分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以及养老风险基金两类。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5月27日,共有养老目标基金190只,规模合计1062.74亿元。其中目标风险基金在数量和规模上均更胜一筹,分别为105只、902.84亿元(占比85%),目标日期基金为85只、159.9亿元(占比15%)。

而在收益方面,截至25日,共118只基金净值在1(含)上方,占比62.1%。其中,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A净值最高,为1.6025;结合天天基金网数据,其近1月、1年、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3.95%、-6.05%以及60.25%。

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A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另据中欧基金统计,截至今年3月31日,在去年9月31日前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合计134只,成立以来平均累计收益达13.54%;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平均年度收益率分别为11.21%、24.12%、4.79%,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36.07%、3.08%、-5.2%;后两年存在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

“公募养老基金产品类型丰富、投资灵活、运作透明,且收益率高可有效抵消通胀;但同时风险也较高,不承诺保本,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灵活设置权益类资产比例。” 邓之东说。

总体来看,梁晓曼表示,比较看好基金和银行理财的发展前景,这两类产品提供了从高风险到低风险各类风险等级及匹配收益率的产品,适合个人养老不同年龄阶段的配置需求,且现在年轻人都能接受理财和基金产品,投资者教育工作已经比较成熟,公众认可度也很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对冲机制是指多选(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下一篇:保险股票有哪些601628(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