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飞车同越野飞车小游戏

2024-01-05 18:04:58
手机app游戏网 > 游戏攻略 > 越野飞车同越野飞车小游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越野飞车,以及越野飞车小游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青海汽车越野巡回赛激情“飞车”

4月7日,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2018赛季青海公开赛在该省化隆县展开越野场地赛,专业组、公开组、量产组、女子组和UTV组的赛车手们,在赛道上或风驰电挚,或闪转腾挪,上演精彩刺激的激情飞车场面。

图为赛车穿过泥浆赛段。

图为车辆腾空而起。

比赛为封闭式多车竞速,按车手驾车通过规定赛道的时间累计加罚时间。

图为赛道内角逐的赛车。

图为赛车冲入泥浆路段。

图为赛车比赛。

图为越野比赛。 (李兴发 摄)

首日票房5600万,看完《碟中谍7》,我想说:这一局,阿汤哥输了

61岁的阿汤哥最终没能挽回好莱坞大片的内娱败局。

观众早就知道,好莱坞大片,不灵了。

但谁也没想到曾所向披靡的好莱坞大片,在内地市场竟然破10亿票房都这么难。

曾几何时,在那个《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横扫内地票房的时代,还曾有所谓的暑期档国产保护月一说。

但如今的国产片,哪还用得着保护?

今年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好莱坞大片票房破10亿,暑期档已经上了《变形金刚7》《蜘蛛侠:纵横宇宙》《闪电侠》《疯狂元素城》《夺宝奇兵5》五部好莱坞大片。

票房表现最好的《变7》6.46亿,最差的《夺宝奇兵5》只有2348万。

而国产片光是一部《消失的她》票房已经冲到了32.61亿,王宝强的《八角笼中》已经达到了12亿。

很有可能,整个暑期档所有好莱坞影片总票房,都敌不过一个陈思诚。

当然,有人会吐槽当下的好莱坞电影,质量过硬的没几部。

越来越多人对好莱坞大片审美疲劳不说,还大搞黑美人鱼的魔法。

但,如果影片口碑能打又怎样?比如阿汤哥的《碟中谍7》。

不卖情怀,卖搏命。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动作场面设计复古又精彩,164分钟从头打到尾。

阿汤哥更不用说,年过60,跟当年的成龙一样玩命。

烂番茄新鲜度97%,爆米花指数93%,均为系列最佳。

北美周二提前场报收700万美元,在非周末开映情况下创造了系列最好提前场成绩。

豆瓣开分8.4,小幅下降到8.3,仍是暑期档第一。

总之,影片口碑很能打。

然而,影片内地首日票房仅为5600万,单日票房不敌王宝强的《八角笼中》,上座率又输给了《长安三万里》,猫眼票房预测仅为6亿。

在口碑坚挺的情况下,这部总投资2.9亿美元(20亿人民币左右),需要9亿美元才能确保回本的复古动作大片,相比4年前上映的《碟中谍6》的12.45亿内地票房,票房面临腰斩。

只能说,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作为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标杆,《碟中谍》系列曾经陪伴80后一代度过了美好的动作电影时光。

但如今,哪怕是阿汤哥,在内地市场也敌不过岁月变迁。

看完《碟中谍7》,我只想说:

这一局,阿汤哥输了。

01 故事

一句话概括《碟中谍7》故事:伊森小队决战AI。

从风格上看,《碟中谍7》是一部标准的复古谍战动作片,但故事主题却是当下最新鲜的热门话题:AI。

影片开场,一艘潜艇在深海遇袭,指挥官下令发射鱼雷反击。

几秒钟之后,敌方潜艇及其发射出的鱼雷都从雷达上消失不见,而己方的鱼雷却调头轰向自己……

这起诡异事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The Entity,它自我意识觉醒,不再受控制,而这艘被自己击沉的潜艇上装载着关乎这个超级人工智能存亡的两把钥匙。

现在一把钥匙落到了与伊森亨特关系暧昧的前军情六处女特工伊尔莎手上。

伊森受命找伊尔莎拿钥匙,并顺利与伊尔莎接上了头,但敌人也发现了他,一场沙尘暴大战后,当伊森赶到,伊尔莎已经倒在了地上。

伊森决心让人工智体不被任何力量掌握,他要找到另一把钥匙,消灭这个人工智体。

当他对着特工老大当面撂完狠话以后,带着新鲜出炉的人皮面具,伴随着系列主题曲大摇大摆地离开,一场IMF小组和全世界特工通过组织的对决就已经展开。

因为以前伊森对付的是具体的敌人。

这次,却要对付所有想要和反派合作,争夺智体的各国政府,或者说,这次的反派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只人工智能时代的“魔戒”。“谁控制了智体,谁就掌握了未来。”

由于智体的存在,IMF小组无法使用最新高科技与加密通讯,只能回归传统谍战。

这也标志着影片在风格上全面复古,甚至会致敬回帕尔玛导演的那部系列开山之作:《碟中谍1》。

02 搏命

《碟中谍7》的动作戏,浓度非常高。

阿布扎比的沙漠狙击战,燃。

伊森沙尘暴中策马奔腾,女狙击手远程支援。

威尼斯暗夜窄巷暗战,险。

窄巷近身肉搏,四周危机四伏,伊森暗夜狂奔,桥上的生命陨落,《碟中谍1》气氛复刻到位。

除了阿汤哥搏命演出之外,本片的拍摄手法也有些新意。

没有堆砌感满满的特效,也没有动辄千百人对攻的大场面。

相反,主打的是把动作场面拍得惊心动魄又妙趣横生。

比如那场罗马街头追逐战。

阿汤哥化身驾校教练,与新女主在罗马街头上演学车惊魂,有人说论规模比不上《速10》,那是因为这场戏的重点就不是大场面。

而是经典动作电影才有的那种老派的气质与调性。

比起惊险,喜感才是关键。

当阿汤哥驾驶黄色菲亚特500在罗马市中心一路狂飙,罗马街巷错综复杂,令追逐的过程险象环生。

影片镜头掌控和动作设计十分巧妙,当螳螂女的车熄火,而女主的小黄车围着她打转,那场景直接与《间谍过家家》和《鲁邦三世》完成跨次元联动。

当伊森从车站走上地面,亮出手上铐着的方向盘,观众自会会心一笑。

当然不能不提那场“影史最庞大特技”。

正式拍摄之前,阿汤哥经受了一年的定点跳伞训练,以及越野摩托飞车训练,大量的自由落体练习。

这一切其实完全可以用特效解决,但影片追求的就是沉浸式的实拍风格、阿汤哥的实拍特技。

在CG数字特效泛滥、动作电影“实感”越来越弱的当下,阿汤哥大概是好莱坞最后一个还坚持以传统、古典的方式,用肉身对抗好莱坞数字浪潮的巨星。

最惊险的机车跳崖、高空跳伞戏,是在挪威的海勒瑟科朋雪山完成。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拍摄当天阿汤哥跳了六次3000多米的悬崖。

虽然之前已经看了很多遍拍摄花絮,甚至有观众看过拍摄纪录片,但导演还是用技法娴熟的剪辑和调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临场感,我甚至听到了全场观众屏息的声音……

片尾那场同样是实拍的火车车厢倒挂悬崖逃难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倒挂悬崖之上的火车不断滑落,伊森只能带着女主从倒挂的列车箱,一节一节,爬上去。

整场戏犹如一场游戏闯关,不断下坠的车厢就是游戏的几个关卡,观众看的是阿汤哥在不断收窄的极限环境里绝地求生。

比如路过厨房关要小心地上的油,经过钢琴要注意跳跃的时机,当阿汤哥不断把自己置于生命危险之中,也让所有观众屏息凝神,相信荧幕上所发生的一切是真的,而非数字AI营造出的虚假影像。

《碟中谍7》的动作魅力,也源自于此——只有阿汤哥搏命演出,才能打破特效大片的虚拟感。

当伊森最后终于有惊无险地上了卡车,阿汤哥已经憋得满脸通红,青筋暴起。

我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优秀的镜头设计让观影情绪一气呵成,紧张感营造堪称年度动作戏之最。

虽说炫技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但是这次阿汤哥的搏命炫技,却让人直呼「炫得好」。

阿汤哥真拼真跳崖真爬火车感,这也是碟中谍系列的立命之本。

03 败笔

虽然阿汤哥依然如此拼命,但《碟中谍7》的内地票房,却输了。

某种意义上,《碟中谍7》票房的败北,也标志着传统经典好莱坞动作片,在内地市场彻底过气的命运。

想当年,伊森亨特用一张人皮面具,为90年代的观众打开了好莱坞谍战动作电影新世界的大门。

帅哥变硬汉,谁都挡不住。

2012年《碟中谍4》成为该系列首部引进内地的作品,拿下了6.72亿票房,高居年度票房第四。

系列第五部内地票房增长到了8.68亿,第六部更是达到了12.46亿。

《碟中谍6》全球票房是7.94亿美元,北美市场票房为2.2亿美元,中国内地就达到了1.73亿美元,可见内地观众对《碟中谍》系列的青睐。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不少专业票房预测机构,预测《碟中谍7》内地票房破10亿是小菜一碟。

然而现实与预期形成了鲜明反差。

是因为电影拍得太烂吗?

与一众好莱坞特效大片浮夸到死的画风相比,本片真实的画面质感已经是一股清流。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是阿汤哥继续搏命的同时,却并没有寻找到让这个IP继续常青的新出路。

如果说《碟中谍4》阿汤哥的迪拜塔玩命演出,带来了系列的重生。

那么当系列进入第七部,却陷入了不断拔高观众审美阈值,又无法进一步满足大家猎奇心态的死循环里。

哪怕观众知道阿汤哥是真拼真敢上,也不可控制地为他担心,对银幕上的情节产生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会担心他受伤,会为他屏住呼吸。

这是超英大片无论做得多逼真,都达不到的感染力。

但仔细和用心并不能弥补创意的匮乏和搏命演出带来的审美疲劳。

第一大败笔,文戏对白太多,导致整体显得冗长。

虽然阿汤哥亲身上阵的动作戏够燃够拼,但新鲜度不足。

罗马街头大战拍得再妙,观众在《速10》已经看过了,效果就减半。

第二大败笔,惊险场面不及预期。

备受期待的“阿汤哥骑车跳崖”,虽然观众知道很危险,但实际镜头带来的冲击力,震撼感和刺激度,确实不如《碟2》开场的徒手爬悬崖和《碟4》 徒手爬迪拜塔。

动作戏缺乏惊喜的同时,影片最近几部的亮点,女角塑造也不如前。

第三大,也是最大的败笔,旧女主下线过于草率。

伊尔莎在《碟6》中的超强战力荡然无存,莫名其妙领了盒饭。

人气最高的“白寡妇”,洗白变成了“好妈妈喜剧人”,

新女主上线太快,无论角色魅力还是演员颜值都不及旧女主,这个安排显然是败笔。

一句话,碟中谍系列,曾是好莱坞动作片新潮流的开创者。是类型片质感的标杆。

但如今伊森和琼斯博士一样,已经很难再满足审美急速提升的中国观众了。

毕竟,我们自己已经有了《流浪地球2》这样的科幻动作大片。

在《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等国产电影的夹击下,《碟中谍7》在内地卖不动正是这个原因:它不再无可取代。

阿汤哥依旧拼命,但中国观众已经不爱看了。

04 最后的动作明星

结果就是,20亿成本的《碟中谍7》,还是迎来了一场内地市场的票房腰斩。

有人说,是因为阿汤哥老了。

已经61岁的阿汤哥,的确不年轻了。

但为何要让一个年届60的大叔玩命出演一部动作大片?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汤姆克鲁斯就是这个IP的灵魂人物,其重要地位无法取代。

某种意义上,观众是透过这个系列,见证了阿汤哥从一个颜值偶像变成好莱坞最后的动作明星的过程。

其实《碟1》的动作场面并不多。

但那个影史经典的动作镜头,依然能看出未来的雏形。

到了《碟2》,有了让导演吴宇森心惊胆战的纵身一跃。5.45亿美元,恐怕很大程度是这个开场镜头的功劳。

《碟4》开始,年近50的阿汤哥,开始把这个系列拍成了自己的玩命真人秀。

《碟4》在迪拜塔500多米处攀爬,拿下6.94亿美元全球票房。

《碟5》在1500米的高空扒飞机。

《碟6》克什米尔悬崖攀岩。

都是真拍。

年过半百的阿汤哥终于重回巅峰。

《碟中谍》系列,也成为与007系列并列的,好莱坞最后两个常青的经典动作系列。

相比之下,阿诺·施瓦辛格的《终结者》系列,福伯的《夺宝奇兵》系列,都已经在岁月中日薄西山。

这个系列的核心魅力究竟是什么?

看看好莱坞如今的卖座大片系列就知道了。

漫威系列,上天入地。

《速8》,核潜艇大战。《速9》飞上太空……

好莱坞大片的大场面,逐渐神剧化。

唯有《碟中谍》的阿汤哥,在27年的岁月流转中,渐渐与特工伊森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好莱坞经典动作时代的符号。

当好莱坞特效大片变得流水线、千篇一律、过目即忘。

《碟中谍》的每一部续集都还在试图突破观众的想象,阿汤哥依然在挑战极限。

可以说,《碟7》已经是61岁阿汤哥竭尽所能拿出的最好作品,但已经很难吸引中国年轻观众的注意。

我甚至觉得,或许我们80后一代人喜爱的动作电影,正渐渐被这个时代抛弃。

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自有他们新的热爱。

或许从《碟4》重获新生时,如今的一切已成必然。

这也是每一位动作明星的宿命,无论是好莱坞的阿汤哥,还是中国电影的成龙、李连杰。

它们只会陪伴过我们走过一段人生旅程。

而动作英雄们终究会随岁月老去。

《碟中谍》已经第七部了,据说第八部,就是结局。

而影片努力回归的传统谍战和实感动作风格,这届年轻观众,已经不想看了。

你我都知道,我们和阿汤哥,以及他身后那个经典动作电影时代说再见的那一天,已经并不遥远。

成龙大哥渐渐老去,华语动作电影无新人接班,好莱坞更不会有人像阿汤哥一样,以肉身搏命,令动作电影达到永恒。

那就把记忆停留在他们最高光的时刻里。

在一个人工智能逐渐接管一切,电影特效包办一切动作电影的时代,至少我们还能回忆,一个不怕死的老家伙,驾驶摩托车,从挪威的海勒瑟科朋雪山上飞身而下。

即使,这部拼命拍出来的动作电影,已被新一代的观众,暗暗抛弃。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1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