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总结感悟 2020年总结感悟人生

2024-02-05 05:11:48
好玩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2020年总结感悟 2020年总结感悟人生

我,一个普通的85后,结婚十年以来,活的很累,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自己一次一次做出的错误选择。我深刻的体会到,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哪怕是一次错误的选择都可能会影响他多年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影响他整个家庭。

2008年毕业后我便去上海谋生了,一无所长,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求职碰壁多次以后我只好选择了做销售,尽管自己性格不够外向,但工作努力,期间有一年还是杨浦区年度销售冠军,这第一份工作我干了三年,扫楼、摆摊宣传晒得漆黑,好不容易存到了5万7千元钱。

市场宣传

入职三年零一个月的时候,也就是2011年3月份,我辞职了,拿着这五万多元钱去参加了IT技能培训。大区经理让我去虹口市场部当经理我拒绝了。整个培训周期一年一个月时间,光学费就需要三万多元钱,我完全不需要课程顾问关单,眼睛眨都不眨就主动缴费了,尽管这是血汗钱,但参加培训完全是我的主动行为。因为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下定决心要提升自己来转行。

一年多的时间,我省吃俭用,住最便宜的上下铺群租房,四百多元一个月;吃最廉价的外卖,一顿外卖吃两餐,好在这点钱勉强够用。我努力学习着,费力的理解着一行行代码,可是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编程谈何容易,我的编程之路是从一指禅开始的,没错,一开始我连打字都费劲。

尽管我很努力,但是毕竟天赋不高,基础又差。除了HTML+CSS、JS网页学的相对还行,能对照着模仿出一些网站页面,因为不需要太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他技能的学习结果差了很多,就连SQL sever数据库学的都很费劲,java后端开发技能掌握的更不扎实。当然,也有学校一部分原因,期间,学校换老板,频繁换老师,课程还给我们遗漏了,对于我来说,学的就更不扎实了。

学编程

即便如此,最终我还是找到了一份Android应用开发工作。个把月的求职时间,差不多经历了起码四五十次面试失败的经历吧,这倒是给我积累了丰富的面试经验,为我后续的新工作新岗位提供了支撑。

那是2012年4月份,我终于面试成功了。新公司新行业新职业新起点,一切都是新的。技术总监说:我看中的不是你的技术能力,而是你的沟通能力,你之前的工作经历是我目前这个项目团队成员缺少的。真没想到,过往的销售经历居然成了我这个岗位面试成功的关键!我其实有考虑过在简历中把无关的工作经历抹去。这份工作给了我5000元的基本工资,每月饭卡充500元。

由于我从未真正的接触过真实的项目开发环境,不懂完整的流程,技术又极其不扎实,工作起来如坐针毡。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并不适合编程工作,我打起了退堂鼓,入职不到2个月,我便选择了辞职。技术总监曾劝我,说可以把我调到北京项目部,有个技术很好的师傅可以带我,被我用女朋友在上海的借口回绝了。

Android开发

无巧不成书,恰好这时候我看到培训机构校长的QQ签名更新了,他们要招咨询师。我认为自己太适合这个岗位了,说是量身定做也不过分。首先,我有三年的销售经验,其次我有一年多本机构课程的系统学习经历,第三我有丰富的技术岗位面试经验,最后,我有实际的项目开发经验。

于是,我主动通过QQ联系了校长,校长立马给出回应,欢迎我尽快去她办公室详谈。落座后校长的第一句话我还记得:像你这么努力的学生都没坚持从事开发岗位是我们培训工作的失败。

很快,我就入职了,结果跟我预想的一致,这咨询工作跟我预想的一致,难度远低于我第一份销售工作,无非就是在线沟通+电话预约+当面咨询,很多人学习主观意愿比较强,无非是选择在哪家学的问题。由于我的经历和经验,我第一个月的业绩就超过了当时的销售主管。

之后,我又负责网站优化引流,主要就是SEO优化及社会化媒体整合营销,我之前所学的网站搭建和网页编程起到了作用,所负责的三个网站核心关键词在百度、360、搜狗等主要搜索引擎中的排名都十分靠前。很快,我就成为了市场部主管。

咨询师

这里我穿插下工作之外的事情。上文我有说到,2012年4月份我培训结束,找到了新工作。在这年3月份的时候,家父在老家城区首付了一套房子,一个月房贷4400元,刚开始由他自己偿还。2013年5月份,我结婚了,父亲把房贷任务不由分说的交给了我。我那时候月工资也就五六千元,于是乎,又过起了苦日子,本想改善下住宿环境,可面对现实,又不得不延长了一年的群租房生活。

再往后,我所在机构换了投资人,我熬走了校长,我成为了执行校长,月均收入8千以上。2016年的时候,我被同行的其他校区挖走了,老板亲自开车来接我,先去校区参观,紧接着去他家里详谈。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掌握了择业主动权。对于我开出的工资,老板一口答应,以至于事后我有些后悔自己胆子太小了,工资开的不够高。这份副校长的工作,基本工资12000元,3000元的岗位补贴,业绩提成根据校区运营情况。

管理岗位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能明显的存钱了。每个月4000多元的房贷已经构不成太大压力,但俗话说“无债一身轻”,总归是个债务,让人烦恼。于是,2018年6月份,我决定一次性把剩余的36万元的房贷还清,记得还交了一个月的违约金。

还了五年多的房贷,这一刻终于清了,当时感觉神清气爽,尽管银行卡存款几乎掏空。2014年6月份,我们迎来了爱的结晶,我们有了女儿。从妻子发现有了身孕之后,我就让她回老家专心养胎了,之后我们聚少离多,孩子出生之后,大多时间也都在老家。因为我一直觉得,上海租房的环境不利于她们生活。但长期分局,无论是对于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是挑战,多次离别让我我萌发了回家的想法。

2019年的时候,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四月份我辞职了,离开了这座我生活了近11年的城市,回到家乡,回到家人身边,社保停了,公积金停了,我成了一名待业人员。

失业

我靠着之前的工作积累的人脉做着招生副业,刚开始的确还行,我过高的估计了这份副业的稳定性。2019年年底,我在所在城市最好的地段按揭了一套房子,由于没有公积金,只能商贷,5.86的利率,等额本金,刚开始每月还款达到6700多元。

很快,一场疫情席卷而来,伴随着疫情的是这座城市楼市的迅速萧条,哪怕是所谓的滨江CBD优质板块,我所买的房子价格遭遇了断崖式下跌,跌幅达30%。另外,我所做的副业受到严重冲击,副业收入锐减,但房贷依旧。

我不得不另谋职业,可小城市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实属不易,这时候,我又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考编。2020年,我已经32岁,如此年纪考编,不过是图一个稳定的工作收入。

求职

考编不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在考试大军中充当的角色基本都是炮灰。经历了几十次大大小小考试的失败,考了个离家不远的机关编外岗,干了一年半,年综合收入5万元,这点收入,我不得不瞒着家里人。之后,考上了离家不远的国企,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仍然不够房贷支出,不过相差不多,好在房贷也在下降,从开始的6700多到现在5900元。如今年纪到了,基本上已经无考编资格。

想想30年的房贷,目前只还了3年多,顿觉心累。从2013年到现在,10年的时间,我只有一年五个月的时间没还房贷,其他时间一直背负着房贷,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太难了。

我认为自己自从工作以来,也算是努力了,但之所以没让家人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本质原因是因为我多次做出错误的选择。复盘总结如下。

考编

一是我被动接受了父亲转嫁给我的还贷压力。如果我不接受,我大概率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上海周边,比如昆山购买一套房子,之后必然增值。

二是我不了解家乡房产行情,在高位接盘,不合适的时间节点买了房子,既没有公积金,又过高的预估了自己偿还贷款的能力。

三是我未能在一个行业坚持下去。第一份工作干了三年,花费五万多元以及一年多的时间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技能,之后短暂从事相关工作,未接受技术总监的建议。如果第一份工作坚持下去,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发展?如果第二份技术工作,我接收建议去北京,会不会成为资深技术人员,毕竟那时候移动开发还是很吃香的,同班级的学生有几个几年前年薪已经50多万,我的96年出生的小堂弟在上海从事前段开发,目前年薪也有30万。第三份工作所在行业我坚持最久,整整七年时间,如果我没离开上海,继续在这个行业深耕,如今会怎么样?最起码我不会在2019年底购买老家的房子,以至于碰到最差的行情,想卖也有价无市!

现在我已经35岁,一个普通的国企工作人员,对于未来我是迷茫的,此生,我大概率只能平凡下去。

这次来北京出差,猛然想起我今年已经 30 岁了。从北京西站出来,直奔中国移动西直门营业厅。6 年前,我在营业厅办了一张 138 号段并且未启用过的号卡,很清楚的记得当时营业厅选号系统北京移动 138 号段并且未启用的号卡只剩下 2 张,我那天下午选了其中一张。那天下午,北京城阳光明媚,我意气风发。

我在营业厅办完业务,坐在沙发上观察着这里的一切。灯光变得很明亮,完全没有 6 年前那班有历史感。这里的桌签、地板全部更新,也用上了更加先进的扫码叫号系统。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大多不记得。这个营业厅所有东西都变了,来这里办业务的我也变了。我离开北京已有 5 年。这 5 年,我发生了诸多变化。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身份的转变和对社会的理解。5 年里,我结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结婚生子成为丈夫和父亲,也在武汉有了稳定的住所。这 5 年里,我有新的焦虑,也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2008年第一次爬长城

2008年观看北京奥运会

先说说工作。

我这几年一直在生物医药行业。从事销售运营、市场运营相关的工作。这类型的岗位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会接触很多销售人员,不管是一线销售,还是省区经理、大区总监和全国销售总经理,都有机会频繁对接。有这样的工作交集,会迅速打开视野,摄取营销过程的营养。当然,专注这个岗位本身,销售运营和市场运营或者销售管理部,最大的难点就是这个岗位的价值量化。大部分情况是,公司业绩若增长,归功于公司营销高层的顶层营销策略和营销团队的内部管理。公司业绩若下滑或者停步不前,会有人跳出来说销售运营岗位并未推动业绩增长,甚至说这个团队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总之,公司业绩不管好坏,销售运营岗位都很难量化价值,这就意味着这个岗位收入会很普通。除非,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可以说服老板把营销提成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销售运营团队,但是往往很难实现。销售运营本质是一个运营岗位,并非销售,大部分是没有营销提成,而是每个月固定工资。按照分类,算是职能岗位。

但是就业市场,其他岗位薪酬真的高吗?其实是一样的。除了销售和技术这两个岗位,其他岗位薪酬都是社会平均水平。无非就是大公司利润可观的公司每年年底会多发一些奖金。在武汉,非销售岗位非技术岗位,固定薪酬达到 7000 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在武汉,很多人 30 岁工资都在 7000 左右徘徊。在武汉,年薪税前达到 90000 元是非常优秀了。年薪税前达到 120000 元已经是管理层了。如果是技术岗,在武汉月薪 13000 非常优秀,能够达到 15000 是极其优秀了。达到这个薪酬都有 30 岁了。非技术岗非销售岗,年薪 10 万是大部分人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都是公司管理层,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管理层?又有多少管理层的岗位?

高中课间戴着耳机听歌

2012年暑假学网球时光

这几年工作,我有如下思考。

重视工作交付物,特别是公开汇报的交付物。不管什么类型的工作,是一定能够产生交付物的。如果交付物不清晰,或者写不出来,那肯定是自己没有理解这个工作,因为你如果无法通过 word、PPT 或者其他格式的文档展示你的交付物,你的上级如何评估你的工作成果呢?你的工作成果如果复制或者转发给其他同事呢?对待交付物,一定要视如珍宝一样,多花心思打磨。有一次接到领导的工作安排,让我搜集下关于人工智能对医药行业的影响的相关信息。我很快做好框架,确定需要的内容以及交付物格式,以及如果获取这些内容。大概就是实现这个工作任务的小计划吧。我后来花了一周的时间,看了将近 10 份研究报告,并结合行业热点,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最终整理成一个 60 多页的 PPT,让领导满意了。

2014年大学期间班级组织团建

每次工作执行前,先详细对接需求。其实我们都会碰到自己花了很久做的工作,结果领导不满意或者其他需求方部门不满意。然后对方说我们没有听懂,我们抱怨对方没有说清楚。这类型的情形每天都在发生。但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我把这件事交给你了,中间发生任何意外都应该你负责,这就包括需求方没有讲清楚,需求方没有讲清楚本质也是你自己的责任,因为你是这个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方没有讲清楚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问清楚,追着问。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因为需求方轻描淡写,你头脑简单没有想到那些容易踩坑的细节点。针对这个时候,你就得养成闭环的工作思维了。比如一个工作下来,肯定是有工作目标的,有目标就会有目标分解,分解完目标之后就会有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之后就会有工作执行,工作执行之后就会有工作总结复盘。从工作目标到工作总结,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缺一不可。这 4 个步骤又可以细分为 100 多项子步骤。回到对接需求层面,比如老板让你组织一个营销会议。可能就是老板口头交代你一下,可能就两句话,老板和你交代这件事儿可能就 20 秒钟。这时候你应该迅速对接老板这个需求,比如你要问人家这个会主要讲什么?哪些领导参加?大概的什么时间段开会?这三个信息就是挖掘需求的过程。挖掘到这个需求后,你再开始对接后面详细的内容,比如对接参会人时间、会议通知的撰写、会议通知发布、开会形式、会议要准备的材料、会议要决策的事项、会议是否要订餐等等。你如果前面不提前挖掘老板的需求,你后面的事项根本没有办法展开。工作中有效对接需求,可以事半功倍。

2014年大学期间周末逛商场

遇到困难的工作指令要先答应下来然后迅速想办法寻求突破。当上级交待一个相当复杂感觉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任务,职场上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好难啊!为什么给我做?我八成做不出来的!我就算花很大精力去做好像这事儿也没有啥好处给到我!出现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第一点就是上级把这事儿交给你大概率是人家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其他同事要么没有时间要么能力不达标要么上级对其他同事不放心不信任。所以上级交给你做其实是已经经过上级大脑思考过了的。第二点就是这事儿到底难不难?难道真的难到难于上青天你不管多么努力都无法完成的程度吗?这事儿既然上级交给你去做,大体上难易程度上级是清楚的,这中间可能存在上级不在一线不太了解实际开展过程中的难度,但是这个不影响你承接这个工作任务?为什么?因为任何工作都会有工作目标,你觉得难是不是因为你对于工作目标即上级让你输出的交付物理解有偏差?比如上级突然让你本周内针对某款药品的做一个市场分析报告,你可能觉得这事儿本身有难度,加上时间好像也很敢,你脑袋就得出结论说这事儿太难了,你完不成。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他会这样思考:这事儿的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分析报告还是一个分析报告的框架?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分析报告一周时间肯定是不够的。那么保守估计需要多久交付?我需不需要向上级申请资源协助?这个报告用来做什么?所以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绝对不会当面直接拒绝上级。他会说:领导,这事儿我需要评估下看下难易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先回去研究大概 2 小时给您答复以及解方案。你回到工位后就开始评估各项困难,然后向上级提出针对这些困难的解决办法比如需要同事协助收集素材收集数据,需要加一周的时间等等,获得上级批准后你就可以重点推进了。第三点就是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执行力强的下属,能够为领导分担的下属。如果每次交待给你的工作指令你都拒绝或者发牢骚,那领导还如何给你机会让你升职加薪呢。领导既然把这事儿交给你,肯定是希望你能够把这事儿处理好的,你只要表达出你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先承接,然后评估难易程度和解决办法,最后找领导要资源。最后把这事儿漂漂亮亮地干完了,你还不忘说是因为领导给了资源协助是领导指导有方,这样能说能交付的下属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2014年大学期间和同学在武汉东湖

如果能够接触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就一定要抓住机会。每个公司都会把员工通过部门的形式来区分开,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推进更重要的是责任划分和绩效考核。以一个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为例,他会有很多部门,比如营销部、市场部、销售管理部、采购部、生产部、研发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商务内勤部、总经办等等部门,这些部门各司其责可能老板说每个部门都重要,每个小个体都很重要。但是你会发现一个很微妙的事情,就是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薪酬相差其实是很大的。在武汉这样的信息想城市,有的公司的研发负责人年薪可以突破 100 万,而财务部门负责人却很难突破 100 万,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就更难了。所以如果你能力达标并且老板愿意给你机会的情况下,你要尽一切努力抓住机会进入公司核心业务板块。那么公司什么业务板块最核心?这个其实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并且这中间有共性。一般情况下,销售部门肯定是第一重要的,他毕竟是给公司直接创收的人群。针对生产型企业,产品研发肯定是第二重要了他会有很大的话语权。类似财务、人力、市场等部门重要性没有那么高,重要性没有那么高就会导致薪酬相对要低很多,同时工作过程中不会有很大的话语权,也不会要到很多资源倾斜。如果有一天老板和你说有个部门缺一个负责人,让你去分管。这时候你直接答应吧。不要怕你不懂这个部门的业务,不要怕你会弄杂,不要怕你接了这个部门变忙了老板也不给你涨工资,这些都不重要。核心是老板让你负责底层原因是因为老板信任你,这事儿交给你他放心并且他可以控制。你会发现,随着工作年限的加长年龄的增长,这个工作你会不会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要不然你怎么会经常遇到那种明明对这个业务不懂行也不是这个专业的反而是你的领导并且坐的很稳呢。

2014年参加中国首届沙滩网球公开赛

工作里没有必要太压抑自己的脾气,除了你的上级,其他任何人不尊重你敷衍你你都可以反击回去。说实在的在一个公司里,除了老板,其他所有人都是打工的,靠发工资来养家糊口的,没有谁比谁高级。那些抢了你的功劳还喊冤的人你完全据理力争甚至骂回去。因为这次你如果忍了以后这个同事就会经常欺负你,甚至人家还和公司几个死党传播开了之后合起伙儿来欺负你,因为你第一次隐忍了人家就会以为你不敢怎样,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你。反而你回击后人家才会尊重你。当然也会有那种和老板走的很近的皇亲国戚,这些人如果惹到你了其实也没必要太在意,该回击就回击。还是那句话,没有谁比谁高级,但是面对这种老板身边的红人,要学会语言艺术,人家很吃那一套。退一万步讲,你们两万一真的闹掰了你也不要害怕人家以后会在背地里使坏。因为如果老板眼睛都是很明亮的,如果老板真的因为别人三两句话就对你开刀,那这种老板也没必要尊重不值得跟随。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付出有限的劳动,公司给你有限的报酬,这就是最本质的雇佣关系。如果每天患得患失怕这个怕那个的,那得多憋屈啊,工作能做好吗?

大学毕业后工作前几年的无聊自拍

大学毕业后工作前几年的无聊自拍

大学毕业后工作前几年的无聊自拍

大学毕业后工作前几年的无聊自拍

大学毕业后工作前几年的无聊自拍

跳槽的时候尽量不要跨行业。蛮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离职,又因为各种原因去了别的行业,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换来换去大概率是赚不到大钱的。有的人股票行情好的时候做证券经纪人,楼市好的时候去链家,汽车市场降价的时候去做汽车销售,表面上接触了很多行业懂得很多,也的确赚了一些钱可以买房付首付。但是把这个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这个人后劲不足,始终是公司基础员工,职位和薪酬很难有大突破。为什么会这样呢?底层逻辑就是每一段工作经历并未给下一个工作经历加分,对行业理解不够能达到经理级别就已经是天花板了。我曾经有幸结实一个行业前辈,他在医药厂家工作好几年,然后去了头部医药流通企业,虽然中间换了了公司但是这 20 年都是在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是很资深的医药人了。最后他自己开办了一家医疗器械经销商公司,做检测试剂的经销业务。每年可以赚 200 万左右。他之所以能够把经销商业务做起来,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有 20 年的医药厂家医药商业工作经历,这 20 年沉淀让他在行业小有名气了,很多业务很多招标打个电话就签下来了。你如果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你也可以仔细想想你目前公司处于行业哪个业务板块,捋清楚行业上下游。比如医药行业,以我们常见的疾病咽喉炎举例,上游做生产的有安徽桂龙药业,做医药商业流通的有国药华润九州通,药品最终流通到下游的医院和药店。那么围绕药厂、流通型医药商业公司和终端医院和药店,会产生类似于给药企医药研发数字化软件的企业,也会有专门提供医药数据库的数据类企业,也有把这些药企医院专家聚在一起进行行业交流的展会服务的公司。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果实在找不到完全垂直的工作,那就尽量在产业链条里吧。时间久了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未来如果有机会创业的话,也会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2018年周末在星巴克

要经常把自己目前掌握的能力和用人市场同岗位招聘需求做比较。其实大部分在 30 岁之前,都会经历 2-3 家工作经历,并且每个公司可能在规模、公司文化、上级管理风格、公司盈利模式等等情况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哪怕同一个岗位名称,最终干的活儿都不尽相同,相关的绩效考核也不同。如果你长期处于本公司本岗位的工作能力层面,哪怕你在公司这个岗位已经做得很优秀了,但是这仅仅代表你在这家公司这个岗位做得好,并不代表你在行业用人市场做得好。我见过不少人在某家公司做得非常出色,跳槽到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原先所谓的优势技能根本不够用。平常可以多看看公司的竞争对手同岗位招聘信息,看人家公司写的那些岗位要求自己符不符合?如果不符合自己有办法去弥补?甚至可以多研究下目前公司所处行业的头部企业同岗位和更高岗位的招聘信息,查漏补缺。如果能做到从目前公司视角上身到行业视角,不管去哪家公司都能够快速适应。

2020年公司开年会同事的抓拍

关于金钱,在我 30 岁的时候也有非常大的触动。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看过一本书叫《货币战争》,当时看完后我全身沸腾,一晚上都睡不着觉。我在想我以后也要干点啥,最好是金融。但是后来大学学了会计专业,再后来做了 3 年财务工作后就在没有从事财务工作了,也没有碰金融。但是当时心里埋下的种子依然在。现在我 30 岁了,想想我当初的小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我依然骄傲。有梦想总是好的。

我经常在想,30 岁普通家庭的后代会混成什么样?30 岁富人家的后代又是怎样的光景?想得多了,接触的自然也多了。

富人家庭的后代赚钱很容易。富人家庭的后代只要申请个名校,顺理成章进入大公司,努力做到经理级别,父辈给他介绍一些客户资源尤其金融公司,30 岁做到年薪 60 万是很容易的。特别富有的家庭,他们赚钱的手段就更加多元化。有的富人后代银行卡利息就比很多人工资都要高。

2020年过年和妻子在老家

说说普通家庭吧。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家庭。

普通人如果一直打工只能解决温饱。普通人家庭,假设 22 岁本科毕业,前五年一般也赚不到钱。等工作 5 年做到主管做到经理也至少 28 岁了。在武汉,经理级别一般工资在 7000-12000 元。大部分民营企业人力经理、财务经理、市场经理等非销售岗位非技术岗位工资也就 10000 元左右。如果有房贷每个月能攒下 3000 就非常了不起了。等到 30 岁,有 10 万元存款已经非常优秀了。等到结婚,这 10 万元存款很快就花掉,存款又得从零开始。这是大部分普通家庭 30 岁的状态。你可以问下你自己,你 30 岁的时候,你存款超过 10 万了吗?30岁到40岁是事业的黄金时期,但是也是成本最高的时候,这10年假设薪酬有涨幅,按照武汉的薪酬水平和年限,保守预计每两年能够涨薪2000元。那么这10年平均涨幅5次,32岁工资12000元,34岁工资14000元,36岁工资16000元,38岁工资18000元。30岁到40岁这10年平均年薪为16.8万元。这10年期间小孩儿的兴趣班以及父母逐渐老去身体越发不好伴随的医疗开支,其实这10年也是存不了多少钱的,假设夫妻双方这10年总收入平均年薪为25万,平均每年能存10万元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按照这个算法到40岁的时候,能存100万元已经是极其优秀的了。并且这个假设是基于夫妻双方一直打工不轻易跳槽并且中间没有空档期的情况下,而且工资也是基于能够做到经理级别并且是税前收入,但是哪个职场的求职者能够不请假不跳槽一直高强度工作呢,并且很多女性群体不是特别牛的技术人员,她们的工资能达到9000元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如果是9000元的工资那么这个岗位肯定也是非常忙肯定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有得必有失。大部分女性在武汉的工资7000元是非常常见的。所以普通人如果一直打工到40岁,家庭收入在100万存款的基础上还要打8折沈志华是6折。保守估计到40岁,能存到60万元存款。60万存款看着也貌似也不低,可是中国退休年龄男性是60岁,女性是50岁,再过几年还要延迟到65岁,那么从40岁到65岁这25年我们能创造收入吗?有多少企业能养你到65岁,很多企业老员工到40岁就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了这,这时候家庭收入水平会断崖式下降,而没多久自己的小孩也到了结婚买房的年龄,帮助后代付个房子首付几乎是花费了全部积蓄。存款又从零开始了。普通人一直打工只能解决温饱,大概率是不能致富的。当然那种工作狂并且机遇非常好的就另当别论了。这种人也是万里挑一了,你要想清楚你凭什么是这个人?

2021年儿子出生后在《心若菩提》留下的手掌印

普通人想在当地买房买车大部分还是需要父母帮助。买房买车基本是标配了,以在武汉为例,2023年武汉均价18000元左右,首付款需要50万元。按照上一段的测算,普通人家庭靠自己个人工资收入,到30岁存款10万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是很难支付首付款的。普通人家庭要想在武汉买房,大概率是需要靠全家人资金支持。甚至需要通过找亲戚熟人借款弥补首付款资金缺口。如果是程序员这种技术型岗位,到30岁,有可能存到30万,但是首付款依旧不够,如果不通过父母帮助买房依然很难。说到父母,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父母在后代买房能够提供帮助的,大部分普通人家庭的父母能提供的帮助也就是在30万元以内,30万元已经是天花板了,武汉很多父母是拿不出30万的现金支持的。更不要谈外地人想要在武汉买房,因为涉及到外地人在武汉没有公积金,在武汉工作的子女想要在武汉买房,公积金余额和缴纳时间都是很大的阻碍。你看你周围,有多少同学同龄人是靠自己买房的?是不是都得力于父母帮助下有资金支付首付款的?但是不管你是通脱自己的收入买房还是通过父母帮助买房,这两种情况都行,通过自己工作到30岁攒到的首付款自力更生买房很了不起,通过父母资金帮助买房也不丢人,父母和自己本身就是一家人,父母帮助后代买房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并且会长期存在。现在普通人也有越来越多元化的买房途径,比如不少人一毕业就去北上广深工作,工资相对要多,能存到更多的钱,然后到30岁的时候回到武汉或者二线三线城市支付首付款,这种方式越来越流行。加上现在不少地方出台异地公积金贷款政策,为普通人公积金贷款减少月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022年第一次带儿子去人流多的小米之家门店

普通人做什么样的工作更容易长期赚到钱?如果你的父辈不是中产,可能就是普通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那么你最能赚到钱的工作就是公务员和销售。提到体制内的公务员,你就会想这类型工作薪酬不是很低吗?这岗位也能赚到钱?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思考某个工作能不能赚到钱是基于工资水平和职业寿命两个指标来计算的,绝对不是某个单一指标。工资水平和职业寿命缺一不可,单独计算某个指标结果肯定是错的。以武汉公务员为例,假设22岁本科毕业就做公务员,到65岁退休,凑整数总共工作40年计算,工资可能刚进去工资4000元,到后面每年涨一点,假设这40年平均每月工资10000元计算,这40年收入就是480万元人民币。那么做销售的话,可能每月底薪3000元,前几年可能没有多少提成奖金,但是如果坚持勤奋到30岁或许可以攒点钱,再到40岁前可能有自己的销售圈子,在武汉可能在30岁到40岁这10年间,每年年薪30万元-50万元之间,统一按照40万元计算。从40岁到50岁因为积累了不少人脉,这10年薪酬不会下降多少,假设能维持40万元。但是从50岁到65岁,如果职位不是特别高的话,薪酬下降在所难免。但是因为做销售核心能力是人脉资源,所以保底20万元应该难度也不大。所以做销售的话从22岁到65岁可以赚1000万元左右。基于此计算,公务员工作这40年总收入是480万元,做销售工作这40年总收入是1000万元。看着公务员和销售差距很大,但是我们要想到公务员的公积金缴费比例很高,如果换算成收入的话,按照每个月多3000元计算,那么40年就是将近150万元收入。再按照平均寿命88岁来计算,那么公务员退休工资肯定是要比做销售高的,按照公务员退休工资3000-4000元计算,公务员从退休到死亡可以获得100万左右的收入。并且从工作到死亡这将近60年时间,公务员的医疗成本是极其低的,大部分费用国家会承担。所以公务员从工作到死亡总收入大概为48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医疗节约成本=约800万元收入。并且还有一个很微妙的情况,公务员一般都喜欢找公务员结婚组建家庭,所以你会看到有的公务员家庭,夫妻双方是公务员,他们的父母4位老人也是公务员,旁系亲戚也有不少公务员,这样计算的整个家族总收入非常高的。通过我们刚刚的测算,公务员赚800万元,做销售赚1000万元,这是基于都很优秀的情况下,假设职级普通,这个计算方法打8折,公务员也能赚600万,销售也能赚800万元。这个收入水平是不是看着也不高?抖音不是经常年薪百万吗?好多90后都能年入1000万?这600万800万也不高啊,但是且不说抖音上的案例真实性,就算是真的,那也是百万之一。普通人普通岗位年薪10万就很不错了。按照从毕业到65岁退休总共工作40年,也才400万总收入,普通岗位退休金可能也就1000元,65岁到88岁这期间退休金假设1000元这期间总收入约为30万。普通岗位总收入为430万元。普通岗位的480万元如何比得上公务员和销售岗位呢?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非公务员非销售岗位干到40岁就没有多少竞争力了,面临裁员、跳槽、父母逐渐衰老、医疗负担加重等等压力。可能后面20多年收入极限下滑。这类型岗位在430万元总收入基础上会大幅度缩水。其实普通人普通岗位能达到300万元已经是天花板了。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北京和上海的父母找女婿找儿媳,总是优先考虑公务员体制内,哪怕工资低于民营企业也要找公务员,为什么?大城市的父母思考问题比我们有深度多了,比我们会计算。底层逻辑他们计算的不仅仅是当前工资,而是工资水平和职业寿命综合计算的从毕业到死亡的总收入。

2022年第一次带儿子去人流多的小米之家门店

普通人创业越来越难,但是创业可能是普通人翻身的唯一机会。很多老一辈的父母已经总结出了经验,说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高考和结婚。普通人高考能考上名校吗?答案是肯定的,普通人肯定能考上名校。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普通人考上名校的几率是远远低于富人家庭的,不仅仅是初中高中教育资源的差异,还有父母的观念、时间分配、外界干扰因素这些都会拉大普通人和富人家庭考上名校的几率。网上经常能看到某某名校父母收入高的远远多于父母收入相对低的学生数量,并且这个差距每年都在拉大。那么普通人可以找到优质的另一半吗?答案和普通人考上名校一样,都是能做到但是几率小。结婚本来就是两个家庭的资产重组,谁都想找一个比自己家庭优越的,在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下,对男性的婚恋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普通人假设高考和婚姻都表现的平平,并没有通过高考和婚姻带来资源红利,那么普通人翻身的机会只有创业了。为什么说普通人创业很难?不仅仅是普通人没有很多本金,更多的是普通人没有多少创业试错的机会,很多企业家都是连续创业3.4次才成功的,普通人创业大概率也要经过3.4次的试错然后不断总结方法论提高创业能力才能盈利获得成功,普通人没有多少资金实力和家庭的支持,如何和富人家庭竞争?普通人创业真的非常难。富人创业为什么成功率要高很多?我见过蛮多的80后甚至90后的富人创业者,人家的故事就像看电影一样,创业过程有波折但是人家总有办法去解决。前几日见到一个许久未见的同事,他创办的生物公司已经获得2000万元B轮融资,产品和业务规模有非常稳定的增速。人家爸爸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妈妈是律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退休金都不低,家庭算是中规中矩的中产。人家本科是985名校,硕士是双一流名校。人家当时创业的启动资金在校友圈就已经消化掉了。而普通人家庭的创业启动资金想要获得父母帮助和外界投资圈投资多难啊,往年在展会结识一位朋友,他5年时间向投资人介绍项目以及公开融资路演总共80多次,最后终于成功融资500万元,我是做过融资路演的,非常累非常辛苦。80多次有多少创业者能够坚持?普通人创业非常难,但是的确也没有更好的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劲,如果想清楚了要创业,那就全力以赴,因为如果创业成功了,公司一直是自己的,经营得好的话,因为创业带来的财富和资源也可以继承给下一代。

我经常在思考普通人创业到底缺什么?很多年前一直觉得普通人创业缺的是资金。连很基本的水果店启动资金也需要20万吧,普通人30岁能拿出20万元来创业吗?后来我逐渐发现普通人创业最缺的不是资金,资金仅仅是创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并非是创业最重要的条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在针对小微企业很多金融机构已经放开贷款要求,普通人也能够轻松获得贷款了。我今年30岁,我找随便一家银行通过信用贷款就可以贷20万,我的花呗额度就有20多万了。

普通人创业最缺的是0到1的成功案例。我今天没有说最缺的是时间,最缺的是勇气胆子大,最缺的是人脉,这些因素都没有错,但是我认为非常宽泛很空,也没有多少可以量化的东西。我认为对于普通人创业最缺的是从0到1的成功案例。你不管做什么行业项目,你得先试点看能否赚到钱,如果的确赚到钱了,你才能组建团队创业。否则一腔热血最后都是苟延残喘很快亏本收场。创业前的试点过程就非常重要,你如果想在你小区开个水果店,你可以看看其他小区的水果店每天的客流量,你可以通过1个月时间去调研获得这个数据,比如你周一下班了后就去说过点蹲点看从下午7点到晚上10点这个水果店进去多少客人,出来的客人有多少人买了水果,大概没了多少钱的说果,通过同样的办法你获取这家水果店从周一到周日这7天的人流量和购买金额。调研获取数据之后你可以找到老板去验证你调研的数据准确度,或者找人打听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获得你想要的调研数据。做任何生意,创业前先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通过调研获得这这个位置这样的门店面积这样的人工情况下和一个月销售额,然后心里有底之后,就可以开始试点了。怎么试点?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你可以下班后和周末去地铁口摆地摊看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如果发现的确能赚到钱,你可以开始筹备下一步:轻资产试运营水果店。想办法通过微信社群来卖水果,暂时还不要开门店。可以把批发一部分说果放到家里安全储存,然后在群里销售。如果这样的轻资产运营能赚到钱,达到一定的金额后你就可以正式开门店创业了。这个实现路径就是从0到1的成功案例。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没有多少资金实力的人的实现路径,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资金,你可以直接开门店,道理依然是一样的,你开门店得赚到钱。你如果开了门店第一年就赚了30万元,那么这次算是创业成功了,可以定义为从0到1的成功案例,但是实际上从0到1比较保守的定义为周期稍微长点比如你水果店连续三年赚30万元。假如你有了从项目调研、轻资产运营、开店盈利、连续3年盈利,你有了这些后你就有了从0到1的成功案例,你后面的你3年赚了90万将近100万后,才会后面的搭建品牌和品牌升级、连锁经营等等。那个时候你不管是创业能力,还是创业心态,都会是合格的水平。如果没有这些从0到1的成功案例,你不管做什么项目,你会发现你总是赚不到钱,因为资金断裂,因为经营不善合伙人退出,因为行业政策影响,因为长期不盈利导致家庭无法正常运转,最终都是失败收场。你如果没有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就算再好的哥们儿、亲戚都不会给你借钱,更别说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谁会给一个看不到希望的项目和人借钱呢?银行给你贷款都需要抵押吧,看不到希望或者无法确定盈利就需要抵押品。

2023年6月第一次剪光头,发现别有一番风味

普通人创业实现从0到1的最佳方法是向前辈请教。其实任何项目任何生意,肯定都有人在做了。除非是那种特别新的比如ChatGPT大语言模型这种很新的产业,当然这种很新的产业项目普通人也做不了。既然你准备做的生意已经有人在做了,你要想做这个项目你不妨找到这些已经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的前辈,你找到他,虚心请教,人家会告诉你很多对你创业过程中有用的信息。你自己埋头苦干再怎么聪明也没有直接请教前辈来得快。你也不要怕人家可能不愿意告诉你有用的信息,毕竟未来可能是同行。其实如果做得比较成功的前辈是不会吝啬教你经验的,当然你自己要虚心要真诚才行。实在不愿意和你多聊的话,你就换人。行业前辈多的是。怎么找到这些人?你可以找到你这个行业的各种企业榜单,有榜单后想办法找到相应的联系方式,你甚至可以直接上门拜访。另外比较高效的办法就是去行业展会通过展会这个平台链接到更多更优质的前辈。你还可以通过猎头帮你触达到这些人。当然还有比较笨的办法就是你去天眼查企查查这些平台输入关键词找到你的目标公司。向前辈请教不仅仅可以让你系统化的梳理清楚这个项目可能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让你很快知道这个项目到底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甚至有的时候,你们会成为朋友或者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

最后说说家庭吧。以上关于工作关于金钱其实都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过年妻子给我买的齐天大圣,我给妻子买的招财猫

我今年30岁,刚从北京出差回武汉过的3周年结婚纪念日。结婚3年,儿子2岁。对家庭的理解较浅薄,但的确也是我这几年的感悟。

夫妻彼此重视对方的情绪是第一重要的。不管结婚前两人的脾气性格怎样,只要结婚了,双方就一定要非常重视对方的情绪,因为重视情绪是成本最低的,也是最能够做到的。重视情绪体现在家庭里的方方面面,妻子早上上班穿了吊带准备出门,丈夫说这衣服不好看或者太漏要求换一件,妻子如果重视丈夫的情绪那就不穿嘛,从丈夫表达想法到妻子换衣服可能也就10分钟,聪明有智慧的妻子会更快的完成换衣服的动作。不管怎么说,丈夫都明确表达了不支持穿这个衣服,妻子换件衣服没有任何损失,为什么妻子不愿意去做呢。同样的,妻子明确说不喜欢丈夫在外面加女性微信,丈夫可以不加,妻子说不欣赏丈夫的某个朋友,丈夫可以减少与这个朋友的往来。这本身是非常小的事情,只因为夫妻双方明确表达了想法,这时候如果双方重视对方的情绪反馈,这对两人的感情维系是非常有帮助的。前些年公司有个会计,他们夫妻两在北京有一套房子,双方的工作也非常稳定,收入也是中等水平,不少人羡慕,后来他们把北京的房子出租,双方一同去武汉发展了。我很不解问她为什么要去武汉,在北京有房子在北京发展不是很好吗?她很淡定说因为她丈夫想回武汉。一个很简单的对话但是让我很触动,她并没有说北京户口、北京生活压力等等原因,第一反应却说是因为掌丈夫,我觉得这位会计同事在家庭生活肯定是一位极其重视丈夫情绪的人。如果不重视会怎样?不重视对方的情绪,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大部分人会想着你不重视我的情绪,我也不重视你的情绪,会产生很多摩擦导致夫妻矛盾。我就有见过不重视对方情绪的傻白甜能把婚姻经营好的。

夫妻一方如果能帮助对方那就不遗余力帮助,如果实在无法帮助那就精神支持加鼓励。我之前就有一位男同事,他刚毕业的时候一直在准备考注册会计师,他妻子非常支持并且提供了很多帮助,帮助他查资料、找试题、编制复习计划、报名缴费等等,还会做经常营养餐,也会经常口头鼓励,这6门专业课和2门综合课终于5年内考过了,他也成为了注册会计师并且去了瑞华会计师事业所。他和我说那5年如果没有他妻子他可能就放弃了,根本坚持不下来,他说他妻子总是鼓励他,还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他说他找对了人。我还有一个同学,他刚毕业就一直在一家头部医药公司上班,很努力做到了总监级别。这几年他赚到了不少钱,他想30岁之后想自己做点项目,他准备组建团队经营公司。这期间有好几个项目的关系人都是他妻子通过同学圈子工作圈子找到的,在项目签约层面帮助他很多。他说创业过程中,他妻子几乎把她家的父辈、老师、同学都联系了一遍,让他挺感动的。这就是我身边很鲜活的例子,夫妻之间能帮助对方就不遗余力帮助,如果的确无法帮助的话,那就精神支持吧。而普通人家庭,其实夫妻能帮助的对方的大多也是精神支持和鼓励了,很少能够在资金层面提供帮助。这时候夫妻双方就相濡以沫,彼此鼓励,一起成长吧。我们在电影电视经常会看到妻子找爸妈借几千万帮助丈夫公司渡过难关,这种故事在生活里很少见,如果妻子的父辈能拿出来几千万,人家会找一个家庭普通生意平平的人结婚吗?这只会存在故事里。普通人的家庭生活,能够互相帮助的就是低成本的小事情,丈夫喜欢喝酒妻子时不时买点白酒回来,帮助丈夫接触各种酒类。丈夫出差计划爬山,妻子查好天气帮助丈夫准备爬山的防晒物品。妻子想要减肥,丈夫陪她打球运动制定减肥计划帮助妻子健康有规律的减肥。妻子想去三亚旅游,丈夫努力工作攒好资金看好时间做好旅游攻略计划调休启动三亚行程。这些就是家庭生活中很低成本的小帮助事件,而这些低成本的帮助,洽洽是普通人家庭生活最珍贵的点滴。他的底底层逻辑是夫妻一方想做成某件事儿,并且明确表达出来了,另一方重视他的情绪努力帮助让其实现。

家庭相处一定要有家庭成员排序,其中夫妻关系一定是最重要的。家庭生活的第一重要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第二是孩子,第三是和自己长时间居住的父母,第四才是不和自己居住的父母,第五是其他类型的亲戚。这就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不要相信那些什么妈妈只有一个,老婆可以再娶这些鸡汤。家庭生活最重要的夫妻关系,任何矛盾都应该围绕夫妻关系来解决。中国很常见的婆媳矛盾,很多人说作为丈夫要去协调去平衡,其实结了婚的人会逐渐感觉到,当婆媳矛盾发生时,作为丈夫想要从中调节是非常难的,想要让妻子和母亲都满意非常考验丈夫的智商和情商,大部分丈夫都是处理不好的。我现在是和我母亲一起生活,我母亲负责带娃和做饭,我母亲和我妻子也会因为生活中的小事儿出现分歧。这个情况下我都是支持我妻子的,我很清楚只有妻子高兴了,家庭生活才会和睦。但是这件事让母亲不高兴或者受委屈了怎么办?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耐心的去做安抚工作,一次不行那就多次去安抚,并且让妻子做出弥补方案,母亲在感受到我们夫妻对她的重视后心情会平复很多,而且我们做出了弥补方案。好在我的家庭里,我妻子是一位尊重长辈,愿意给长辈花钱并且花得恰到好处的人,这就大大降低了我处理婆媳矛盾的难度,给我减轻了不少工作量。甚至我妻子会经常把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提出做出了安排,有一次母亲需要外出参加亲戚子女的婚礼,我妻子会提前给母亲买带点喜庆的新衣服,并且款式样式颜色尺寸母亲都非常合适,一次性买了4件,这些事儿都是我疏忽了的并没有想到,而且就算让我买我都买不好。而这些看着很小的事儿,对于处理婆媳关系是非常有效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买衣服的简单行为,中间还有妻子对母亲的喜好的理解,这就很不容易。如果某件事儿会影响到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也是要优先支持和我们一起居住的一方父母,再考虑另外一方父母,这个排序规则也不能乱。和我们居住的父母,本身就付出了很多精力很多牺牲,本身就应该优先对待。出现极端情况下,只能满足夫妻需求再考虑其他人的需求。这个排序规则很多人到了30岁才明白。

对父母多一些关心和尊重,多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如果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每天会发生好多事儿自己其实是很少有时间关心父母的,父母的一些小需求比如网购的退换货不知道点哪里?复杂的互联网电视父母不知道如何点播等等,能帮助人家就好好帮助吧,因为人家除了你,已经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他了。可能人家的父母已经不在世了,没有人宠爱他了。家庭里对待父母,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帮助、多关心吧。能陪伴父母的人其实是很幸福的,很多人到晚年,都会感叹自己这辈子尽孝道不够。

夫妻之间一定要有一个主心骨,来推动整个家庭质量前进。普通人家庭,可能夫妻双方的收入水平相差不会很大,在武汉,可能就是丈夫比妻子工资高3000-5000元。他不像那种富裕家庭,可能丈夫承担家庭全部或者大部分收入来源,这个情况下基本都是收入高的丈夫做决策,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收入水平,还有婚前两个人的家庭对比,甚至婚后会出现丈夫父母的干预等等。普通人家庭的主心骨,既可以是丈夫,也可以是妻子。这个主心骨并不是简单的家庭事务的决策者,而是当夫妻一方情绪状态发生变化,主心骨能够及时察觉和协助调整。当家庭出现收入危机,主心骨能够正确判断目前的处境并给家庭成员打气鼓励并解决。当家庭出现矛盾,主心骨能够强势介入实现平衡。主心骨是一定能够带着家庭前进实现家庭目标的。大多数普通家庭的主心骨都会是丈夫,而主心骨是丈夫的家庭往往家庭经营得相对顺利。

最后就是关于30岁的焦虑。

2023年8月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出差

前几日见了许久未见的好友。他不仅仅是我同事,同时也是我的好友加行业前辈,我很尊敬他。我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出差,因为出差行程原因没有时间去找他,所以让他来机场酒店找我,我们两在木棉花酒店聊了2小时,各自分享了这几年的境况。他现在在一家半国企的政府单位做财务统筹工作,在北京好几套房产,在外地也有布置。他说他现在只求稳定。我们聊到晚上11点,说了很多我们之前共事的经历,我离开得早,后来听说当时就职的公司算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唯一见面的前同事也只有他。大家都各奔东西了。到了30岁,很多前同事都离开北京回了老家,有的依然在北京打拼,有的本身就是北京人就是跳槽到其他单位,我离开北京回到武汉安家。其实我挺羡慕的,他是老北京人,多处房产,做了很多年的财务总监,家庭和睦。重点是我们5年没见了,他坚持健身,家里不少健身器械,他的身体依然健朗,肌肉清晰可见,起色非常好。而我已经不锻炼很多年了,要开始筹备减肥了。

30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30岁后会产生很多焦虑,工作压力、家庭成本、父母逐渐衰老、孩子上学支出、下班后给孩子批改作业等等,会有很多焦虑和无奈。但是每一个财富层级的人的焦虑其实都是一样的,普通人有金钱的焦虑,A7的人有晋升的焦虑,A8的人有财富增长的焦虑,A9的人有财富继承的焦虑。每一个层级的人都有焦虑,不单单只有你。你30岁没有存到钱,难道别人30岁就能够存到钱吗?别人30岁存到的钱是他自己赚来的还是父母继承给他的?不要想着你身边有个人存款100万了,你就每天很焦虑也想存款100万,人和人的境遇都是不一样的,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焦虑的根源是自己的生活预期。然而生活可以高预期,但是更重要的是一步步去实现。

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你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3年8月19日,武汉

彭锦源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13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