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dvd中英双字)

2023-08-24 09:00:44
深圳市若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游戏攻略 > 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dvd中英双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以及妈妈再爱我一次dvd中英双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当年的催泪弹,今天还会让你哭吗

平生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的是《血战台儿庄》,镇里组织的,没花钱。

平生第二次走进电影院看的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学校组织的,没花钱,只留下了眼泪。

如果你还记得《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那咱们就有的聊了。

一、很普通的苦情伦理片

当年大陆电视台引进的各种港台电视剧总是风格迥异,来自香港的基本上就是打打杀杀、江湖恩仇,比方说《上海滩》《鳄鱼潭》《射雕英雄传》什么的。来自台湾省的则基本上以家庭伦理片为主,比如《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之类的。

当年台湾省影视剧可能受到琼瑶影响太深,伦理片特别多,在这种背景下《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显得很普通了。

这部电影的剧情确实相当简单且充满套路:

富家子林国荣和私生女身份的黄秋霞热恋,黄秋霞怀上了孩子,但林国荣母亲不能接受黄秋霞的身份,黄秀霞怀离开林国荣后隐居生下儿子林志强。

林志强慢慢长大,和母亲黄秋霞相依为命,生活简单而快乐。而林国荣的富家老婆却无法生育。林国荣母亲偶然得知林志强的存在,在恩威并施之下,黄秋霞被迫将儿子送回林国荣家。

林志强思念母亲两次逃跑,黄秋霞找到儿子后太过激动摔下台阶,之后黄秋霞患上精神分裂并失踪。

18年后,长大成才的林志强在一家精神病院找到了母亲,在儿子哼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歌声中,黄秋霞恢复记忆和儿子相认。

老实说,这个故事的套路在台湾省影坛几乎毫无新意,影片制作成本很低,也没请有票房号召力的影星加盟,几乎没有多大的卖点,因此该片在台湾省公映时票房惨淡,排片几天后就遭下架处理,正常情况下,这种电影就算发行录像带也很难有起色。

二、神奇的口碑

1990年,《妈妈再爱我一次》偶然被拿到大陆市场试映,先是在武汉,然后到上海,最后迅速在当年席卷全国。到年底的时候,该片在大陆一共发行了397个拷贝,观影人数达到两亿人之多,在票价只有一两块钱的前提下票房最终突破了一亿元。

如果你对这个数据没有感觉,那不妨将票价乘以20再换算一下试试,也就是说该片的票房换算到现在基本上会超过《捉妖记》。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当年还有大量的集体观影,很多学校从高中到小学几乎都是全校出动集体去看。

记得当年笔者所在学校是连续看了两部电影,第一部是《闪闪的的红星》,先看一遍潘冬子之后才开始看《妈妈再爱我一次》。

该片如此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口碑,其中传播最广的说法是“一块手绢不够用”,其次是“看完电影手绢都湿透了”。

可能现在的观众会觉得奇怪,不就是催泪弹式的悲情片吗?也不至于这么火爆吧。

那就得说该片火爆的第二个因素,市场氛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的电影市场受到香港电影影响,喜欢拍摄功夫片、武侠片和动作片。电影院里和录像厅差不多,整天都是打打杀杀的。

就像肉吃多了想吃青菜一样,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部催泪弹一样的亲情伦理片,自然容易受到关注。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年,同样眼泪汪汪的陶慧敏版《杨乃武和小白菜》也是热播剧。

三、当年的观感

先说一下当年观影时念念不忘的几个细节:

影片开头交代剧情是精神病人黄秋霞失踪了,这画面差点把一帮小孩吓尿了好不好,当时同学们还以为电影放错了,这妥妥的鬼片氛围啊,都做好被感动哭的准备了,结果差点先被吓哭。

然后该片居然还有床戏桥段(林国荣和黄秋霞制造林志强的过程),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似乎也不算太过分,但在当年台下全是小学生的情况下,很尴尬的有没有。笔者记得当年班主任看到这段时有点儿生气“这能给小孩看吗!”

不过,据说不是全国的拷贝都有这一段,有的地方就没有。

黄秋霞给志强拍照片,用的是仰拍,笔者就是从这部电影里学到了这招。有点儿小尴尬的是,人家说孩子“你好像泰山耶”,笔者当年以为说的就是咱们的泰山,后来才知道感情人家说的是人猿泰山。

黄秋霞告诉林国荣的父亲,自己住的房子是租的,一个月三千。我滴乖乖,笔者的老父亲当年拼死拼活一年才挣三千啊。后来才知道那是新台币,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千儿八百,十年后的北上广深房租价格也达到了这个水平。

当年看林国荣的父亲很通情达理,这个气管炎居然敢训斥林国荣母亲,还让律师撤诉,当时就觉得这老头人不错。

现在就看明白了,这老小子才是棋高一着呢,这明显是和老太婆一唱一和,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嘛,老东西,骗了一帮小学生。

再说一下当年曾让笔者飙泪的桥段:

可能笔者心肠比较硬吧,当年看电影时只有两个地方流泪了,一个是志强第一次回家看妈妈,然后妈妈将她送回去。

当妈妈离去时,志强突然爆发了,跪在地上求爷爷奶奶,然后又追出去,而妈妈只能狠心离开,志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人心疼。

另一个则是影片结尾,当妈妈被儿子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唤起记忆,母亲相认之时。

当过了三十年,笔者再看此片时,发现能让笔者飙泪的地方还是这两个地方,难道笔者这三十年的心智没成长起来吗?

四、如今的观感

当年就记得林国荣的母亲忒坏,林国荣的父亲还不错,林国荣本人还可以,黄秋霞和林志强太可怜。那时候小嘛,看问题比较简单。

现在重新再看该片,笔者忽然发现该片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坏人。

上文说了,林国荣的父亲暗藏心机让黄秋霞主动送回孩子,他手里的牌是为了孩子未来的教育和前程考虑,这个说法可谓一击致命,一下子戳中黄秋霞的软肋,但从现实角度出发,林国荣的父亲似乎没说错什么。

林国荣太太,在片中也是老好人一个,扮猪吃老虎,可这里也确实没她什么错,她能真心对待林志强已经很难得了。

林国荣母亲呢,从一般意义上讲她是坏人,可等笔者自己有了儿子以后,观点就发生了一点儿“微妙”的变化。

如果儿子也领回家一个类似黄秋霞出身的女孩(私生女,母亲从事不良职业),额,说实在的,笔者也就能保证两点:

第一,说话肯定比那老太婆好听一些。

第二,咱拿不出那么多“运输大队长”给女孩,只能客客气气告诉人家:我儿子配不上你,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

说来说去,全片最渣的就是林国荣,没承担后果的勇气就不要瞎撩闲,没有和女孩私奔的魄力就不要和人家山盟海誓,什么东西,呸!

说到这里,如果你再看一遍《妈妈再爱我一次》,你还会被感动哭吗?

五、后续

《妈妈再爱我一次》本身是一部低成本影片,因此该片没有大明星,纵然电影在大陆火爆一时,但对参演的演员来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促进作用,这一点跟《恐龙特急克塞号》差不多。

饰演林志强的谢小鱼演技相当不错,不过后来她长大一些主要从事的是唱歌,拜了著名歌星谢雷当干爹,但也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歌曲问世。

饰演黄秋霞的杨贵媚星途不错,之后拿过多个电影奖项,而且在大陆影坛还能看到她,她曾在陈坤主演的《云水谣》中饰演陈秋水的母亲,在《太平轮》里也有出镜。

饰演林国荣妻子的陈琪其实非常漂亮,她后来倒没怎么出名,但她丈夫在大陆超火,饰演包拯的金超群。

由于《妈妈再爱我一次》火了,这个句式也成了日后影视行业“套娃”的目标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名字的影视剧,比如《奶奶再爱我一次》、《爸爸再爱我一次》、《新妈妈再爱我一次》、《老师再爱我一次》和《妈妈再多爱我一次》,唉,一言难尽呢。

当然,《妈妈再爱我一次》还带火了一首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从此之后在大陆流行起来至今未衰。

不过,这首歌并不是该片原创,其最早出自1960年胡蝶和萧芳芳主演的电影《苦儿流浪记》。

另外,咱们现在流行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是修改版的,原版更长一些,笔者文章的最后贴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原版歌词,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梦里也会笑!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梦里也会笑!

莎翁之子哈姆奈特,与《哈姆雷特》到底有没有关系?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剧作家、诗人。图为纪录片《揭秘莎士比亚》(Shakespeare Uncovered,2012)画面。

1596年8月11日,年仅11岁的哈姆奈特去世。四年后,莎士比亚写出了可能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Hamlet)。鉴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的相近,以及“Hamnet”(哈姆奈特)和“Hamlet”(哈姆雷特)两个名字之间的相似,无数人都曾经猜测过二者之间的联系,甚至怀疑《哈姆雷特》中的那个幽灵是否就代表着不幸夭折的哈姆奈特。

1585年,哈姆奈特·莎士比亚的洗礼记录。

英国作家玛姬·欧法洛也长期思考着这个问题,当她第一次知道二者的相似处后,她就在脑中迫切地试图还原出当时的场景。在搜索了一些资料后,她以莎士比亚之子为主人公,写出了小说《哈姆奈特》。小说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鲜的想象,以及,通过跟踪小说里还原的部分场景,我们可以找到当时遗留不多的蛛丝马迹。

最近《哈姆奈特》中译本出版,本文就从这本小说开始说起,聊一聊“哈姆奈特”与《哈姆雷特》是否真有关系。

《哈姆奈特》所还原的故事:

剧中幽灵被确定为哈姆奈特化身

作为一部以莎翁之子哈姆奈特为主人公的小说,《哈姆奈特》这个故事吸引人的核心便在于向读者揭示16世纪时期已经模糊的文学历史。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家庭生活状态以及家庭关系,哈姆奈特童年的成长环境,哈姆奈特的死亡之谜,以及莎士比亚对此的反应。

这是人们讨论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

玛姬·欧法洛(Maggie O’Farrell),英国作家,生于北爱尔兰。著有《就在此地》《哈姆奈特》《婚姻肖像》《雪天使的守护》等。现居爱丁堡。

玛姬·欧法洛对生活场景做了很多处理。首先是哈姆奈特的成长环境。莎士比亚和妻子安妮·海瑟薇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苏珊娜以及双胞胎兄妹哈姆奈特与朱迪斯。小说里其他人物基本都使用了历史真名,唯有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海瑟薇,在小说中使用的名字是艾格尼丝——这个名字来自于安妮·海瑟薇父亲的遗嘱。

在小说中,我们能很明显感受到,哈姆奈特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多少来自父母的爱意。他的父亲——莎士比亚——基本都呆在伦敦而不是在家中,每天忙碌着他的戏剧和诗歌创作,脑子里想的都是下一部戏剧要取得怎样的成功。他的母亲艾格尼丝在一个离家一英里左右的养蜂场工作,当哈姆奈特的妹妹朱迪斯生病的时候,母亲也并不在他们身边:

他愈发急切地说,“我这就去叫大夫。一会儿就回来。”

妹妹又说了些什么。

“妈妈?”他重复了一句,“她,她就回来。没走远的。”

1969年改编版《哈姆雷特》(Hamlet,1969)剧照。

而与他们一起生活在居所里的家长是哈姆奈特的祖父,他在小说中被描述为一个性格暴烈的老男人。小哈姆奈特偷偷摸摸跳出来开玩笑的时候,祖父会生气地把烈酒灌到哈姆奈特的嘴里,作为惩戒。小说里其他部分的描述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哈姆奈特成长于一个非常紧张的家庭环境中:

他有些害怕,父亲的话在脑子里直转:祖父发脾气的时候躲他远点。别让他够到你。离得远远的,听见没?

父亲上次回来时就是这么嘱咐他的。当时皮革厂来了一辆马车,他们正帮忙卸货。约翰,他的祖父,把一捆皮子掉进了泥里,他一时火冒三丈,嗖一下把一把去皮刀扔到院墙上。父亲一把拽过哈姆奈特,护到身后,远远躲开。

19世纪一幅描绘莎士比亚家庭生活的版画。站在莎士比亚左边的男孩便是哈姆奈特。画面最左侧坐在椅子上的则是小说中所写的哈姆奈特的祖父。

所以,对哈姆奈特来说,家中唯一的温情联系,便是他与双胞胎妹妹朱迪斯之间的感情。而在小说开始的时间段中,恰好是这一天,妹妹朱迪斯染病发烧。他不得不自己跑到镇上去寻找大夫。

对于接下来哈姆奈特的死亡之谜,小说作者玛姬·欧法洛做了一个浪漫化的处理。历史上由于资料的稀缺,并不知道哈姆奈特的死亡真相(目前大部分推测为死于当时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小说则使用了一个交换命运式的处理方式。

在妹妹病重不醒的时刻,善良的小哈姆奈特做了一个自我献祭式的仪式:

突然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他不知道为什么没早一点想到。他蹲在妹妹身旁,忽然想起他们可以跟死神玩个他们从小就玩熟了的一个把戏:换穿衣服,交换位置,让人们把妹妹当成哥哥,或者把哥哥看成妹妹。

在和妹妹交换完身份后,他们也向死神交换了命运。等到哈姆奈特的母亲艾格尼丝回到家之后,看到床上躺着的孩子,一时间分不清谁是谁,而后认为像信件中所写的那样,女儿朱迪斯已经病危。但没想到,在揭开被子和衣服后,她发现小女儿朱迪斯已经痊愈,而被病魔夺去生命的,则是儿子哈姆奈特。

这个情节完全属于作者的戏剧化虚构,但是让哈姆奈特的形象变得光辉且丰满起来,几乎完全可以视为一个莎士比亚戏剧中带有自我牺牲色彩的人物。

那么,作为他们的父亲,文学史上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对于儿子逝世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青年莎士比亚》(Will,2017)剧照。

小说并没有完全将莎士比亚描写成一个不顾家庭生活、只在乎自我创造的艺术家。虽然他大部分时间并不呆在家里而是位于伦敦的剧院中,给家中写信的时候所谈的也大部分是观众对台词的反应、演员的失误、在旅馆里省了多少钱、下一部戏剧和剧院签了什么合同之类的事务,以至于家里的女儿甚至期盼着瘟疫(即黑死病)赶紧到来,这样伦敦的剧场就不得不关门,父亲就可以在家里多呆一段时间。(历史上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减少,十四行诗写作激增的时间段,也正是伦敦剧场因黑死病而关闭的那段时期)但莎士比亚在听闻孩子生病后,立刻从伦敦的剧院快马赶回,连坐骑都几乎累死。

而后,小说关于最后一个核心问题的高潮部分,即《哈姆雷特》的创作,做了更加戏剧化的处理。尽管《哈姆雷特》和哈姆奈特之死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作者玛姬·欧法洛本人坚信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小说的最后部分,《哈姆雷特》在四年之后上演的时刻,剧本中的幽灵被确定为哈姆奈特的化身。并且由此,通过其他人的不理解来凸显了艺术创作和生活经历之间的矛盾与界限。

以下是小说最后段落,哈姆奈特的母亲艾格尼丝在观看《哈姆雷特》时的心理活动:

她的丈夫干吗要这么做?为什么假装这个名字不过是一些字母的组合,和他并无关联?他怎么能盗用这个名字,又把它所象征的一切都与之剥离,从而抛弃它所曾经蕴含的小生命?他怎么能拿起笔,把它写在一张纸上,从而切断这个名字和他们的爱子的关联?这讲不通啊。这种做法刺痛了她的心,掏空了她的内脏。

台上的哈姆雷特实际是两个人,活着的年轻人和死去的父王。他即生亦死。丈夫让儿子复活了,这是他能实现心愿的唯一方式。她看到,丈夫为鬼魂写台词,扮演鬼魂的角色,是在和儿子交换位置。

《哈姆奈特》,[英]玛姬·欧法洛 著,李运兴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

目前,《哈姆奈特》这部小说已经确定将由赵婷导演,并于2025年上映。可以预见,届时这部电影将会成为很多人讨论的文化事件,同时本身故事情节就具有现代色彩的《哈姆奈特》原著,很可能会向更贴切现代观众的主题进行改编,例如艺术家的自我实现和对家庭生活的忽视(尽管大多数艺术家在为人父母方面似乎都不太合格),将伤痛记忆转化为艺术素材所涉及的道德问题等等。

1996年改编版《哈姆雷特》(Hamlet,1996)剧照。

但是,我们从小说的故事里跳出来,从一些零散的历史资料和已有的研究分析中推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哈姆奈特之死到底是否存在关联呢?

关于哈姆奈特的衍生创作与研究:

一场无尽的联想

由于年代久远和莎士比亚自身的神秘性,哈姆奈特在现代一直是被流行文化想象的话题。

例如,美国奇幻小说大师尼尔·盖曼,也曾经在漫画《睡魔》中创作过哈姆奈特的形象。

在《睡魔》中,哈姆奈特吐槽了自己的父亲。哈姆奈特认为自己的父亲非常遥远且不真实,很少回家,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对他来说不过是写作的素材,自己在他眼里或许还没有戏剧中的人物真实。“我的妹妹——朱迪斯——曾经开玩笑说,假如有一天我死了,他也只不过是会写一部关于我的戏剧:‘哈姆奈特’。”

在2018年的电影《都是真的》中,也出现了哈姆奈特的故事。这部电影中哈姆奈特的死亡导致了莎士比亚婚姻的破裂,而且在最后莎士比亚才发现,自己一直被告知儿子死于瘟疫,但其实哈姆奈特是在池塘里溺亡,大概率是自杀。

关于哈姆奈特和《哈姆雷特》的想象有很多,而且在现代的艺术创作中看似是个非常有研究空间的新问题。但其实,对莎士比亚研究来说,哈姆奈特之死和《哈姆雷特》的关联是一个已经被研究了几百年,已经完全有定论的问题。

那就是,哈姆奈特和《哈姆雷特》之间,其实完全没有关联。

1897年,一位名叫伊莫金·克拉克的美国小说家也创作了一部以哈姆奈特为主人公的小说。

首先最为关键的就是两个名字之间的相似度问题。诚然,莎士比亚会经常在戏剧中使用变体的方式来命名。Hamnet和Hamlet两个英文名字看起来也很相似。但其实,在16世纪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地区,“哈姆奈特”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名字。换成中文语境的话,大概就类似于——我有一个孩子名叫“张三”,在他夭折四年后,我写了一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张山”这样。

而《哈姆雷特》的来源,目前有两种理论。其一是《哈姆雷特》的故事是根据北欧或古罗马的传奇故事改造的,在丹麦和古罗马的传奇故事中,都有广泛流传的关于王子为被谋杀的国王复仇的传说。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哈姆雷特》的源头,极有可能是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阿姆莱斯传奇。而且阿姆莱斯(Amleth)的冰岛语写法“Amlóði”代表着“傻瓜”及“愚人”的含义,比较贴合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在后来被阐释的意味。而阿姆莱斯这个人物的名字,在被纳入爱尔兰语的时候成为了“Amlodhe”,又在纳入英文翻译的时候变成了“Hamblet”。这些名字被视为哈姆雷特(Hamlet)这一人名的来源。

中世纪丹麦传奇故事《Gesta Danorum》中的阿姆莱斯。

而另一个理论则是,《哈姆雷特》来源于一个更早剧本的改编,这个目前已没有副本保存的剧本名叫《乌尔-哈姆雷特》(Ur-Hamlet,其中前缀“Ur-”为德语词“原始”的意思)。这个剧本的作者有两种推测,一为一位名叫托马斯·基德的伊丽莎白时代剧作家,一为莎士比亚本人。而根据莎士比亚留下的《哈姆雷特》不同版本的文本推测,在创作《哈姆雷特》的时候,莎士比亚本人不断对剧本进行了修改,而《乌尔-哈姆雷特》极有可能是莎士比亚所最初创作的草稿。根据一些当时作家和评论家留下的回忆录显示,这部剧最早演出的时间为1587年——假如确实如此的话,那么,那个时候莎士比亚的儿子哈姆奈特还活着,年仅两岁。

托马斯·基德的剧作《西班牙悲剧》。也有研究者认为基德的这部作品才是《哈姆雷特》的创作原型。

1605年版《哈姆雷特》书封。

在词源学研究之外,我们可以再探讨一些小说中描述的其他场景。

其中之一便是莎士比亚和妻子艾格尼丝在家庭方面看起来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职责。如果我们将哈姆奈特的死亡和父母的反应与我们现在所对应的现代生活联系的话,那么它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如果我们努力将自己置入16世纪的生活环境中,便会发现当时的生活情境与现代完全不同。

这张油画中的人物被确认为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海瑟薇。

在英国历史学家伊恩·莫蒂默所撰写的资料中,提及了莎士比亚当时生活地区的一些记录,其中之一就包括婴儿的夭折率。当时,由于欧洲的黑死病流行和并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婴儿的夭折率很高。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地区,“1560年代的斯特拉特福,平均每年有63名儿童受洗,有43名儿童被埋葬”。

如此高的婴儿夭折率,使得当时甚至流行着一种建议——父母最好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在情感上过于依赖孩子。因为每个父母都知道,他们的孩子极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在这种条件之下,莎士比亚夫妻很可能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们无法将三个孩子都健康地抚养成人。孩子夭折几乎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事件。因此,丧子之痛对当时的人来说,虽然必然是一种痛苦,但由于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会将此视为命运的必然。

斯特拉特福镇留下的1596年殡葬记录。可以看到在8月11日这天记录了哈姆奈特·莎士比亚的死亡。在这条记录的前后,还能看到其他10岁-13岁孩子的死亡记录。

而关于莎士比亚讨论的最后一点,则是我们所理解的生活现实与艺术形式的对应关系。虽然《哈姆雷特》并非与哈姆奈特有关,但儿子的夭折肯定会给身为父亲的莎士比亚带去悲痛。关键在于,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他要将这一事件变成文字,他所选择的将会是什么形式。亲人去世,那么所对应的文字形式就必然是悲剧或悼亡诗吗?

哈姆奈特于1596年去世,而在1590年代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基本都是浪漫主义的喜剧,例如1596年的《仲夏夜之梦》、1597年的《威尼斯商人》、1599年的《皆大欢喜》、1600年的《无事生非》和《第十二夜》。

在儿子去世后的几年里首先写出了好几部喜剧,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完全忽略或者漠视了这个事情。事实上,目前更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儿子哈姆奈特的去世给作家带来的忧伤,更多的是在这些喜剧中所体现的。比较公认有直接联系的是《第十二夜》,在这部喜剧中,莎士比亚写了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薇奥拉一直认为自己的哥哥已经在海难中丧生,但最后发现自己的哥哥还活着,最后兄妹团圆。这个剧本更被学者们认为是莎士比亚在以喜剧浪漫化想象的方式,弥补人生的这一遗憾。

另外也有研究认为,莎士比亚对儿子去世的悲痛,更多地分布于他的十四行诗以及其他剧作的台词中,例如《约翰王》中第四幕第三场的独白:

康斯丹丝:悲哀代替了不在我眼前的我的孩子的地位;它躺在他的床上,陪着我到东到西,装扮出他的美妙的神情,复述他的言语,提醒我他一切可爱的点,使我看见他的遗蜕的衣服,就像看见他的形体一样,所以我是有理由喜欢悲哀的。再会吧;要是你们也遭到像我这样的损失,我可以用更动听的言语安慰你们。我不愿梳理我头上的乱发,因为我的脑海里是这样紊乱混杂。主啊!我的孩子,我的亚瑟,我的可爱的儿!我的生命,我的欢乐,我的粮食,我的整个的世界!我的寡居的安慰,我的消愁的药饵!(朱生豪译)

19世纪末短片《约翰王》(King John,1899)海报。

以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33首里的片段:

有一天早晨我的太阳也是这样

光芒四射的照耀着我的脸;

但是,哎呀,他属于我不过是片刻时光,

现在乌云蔽空已经把他遮掩。

我的爱却不因此而对他冷淡;

天上太阳都会变色,地上的何尝不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谜》(A Waste of Shame,2005)剧照。

也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中的太阳(Sun)是儿子(Son)一词的双关语,而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有很多都与哈姆奈特之死有所关联。相比于名字相似的《哈姆雷特》,这些零散分布的片段和独白,与哈姆奈特之死的关系要更加密切,也更能反映出莎士比亚对于儿子去世一事的痛苦。

当然,我们永远无法真实了解一个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具体心境,一切都只能根据语言、词源、背景、资料来进行相应的推测。更何况,莎士比亚本身就是一个谜团重重的作家,今日仍有不少人相信莎士比亚其实就是克里斯托弗·马洛的剽窃者(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以上所研究的一切就全不成立)。对于哈姆奈特的研究也好,现代文化对莎士比亚亲子关系的虚构创作也好,无论是严肃研究还是流行式想象,都是为理解一个作家提供更多维度与视角。人在面对苦难时的反应本就是复杂且多样的,而读者在面对这些反应时所产生的联想,也自然会更加丰富。

作者/宫子

编辑/张婷

校对/付春愔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3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