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游记代码跟异世界游记物品掉落

“唉!晚饭还是没有着落。”

一个邋里邋遢的青年坐在桥洞下,手里拿着一根简陋的竹制鱼竿。他两眼无神,呆呆发愣,灵魂仿佛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

吴昊本来已经是而立之年,是一位高级游戏工程师。

可就在三天前,吴昊加班加点完成了自己负责的游戏代码后,就在自己的工位上小睡了一下。

可是当吴昊醒来时,就来到了这个世界。

吴昊的身体也变回了自己中学时代的模样。

而现在这世界的世界观就他参与设计的游戏《不可思议的异世界游记》一模一样。

吴昊现在待的地方叫做圣诺阿大陆,这里的文明程度与地球的中世纪相似,是游戏世界观里面的主位面。

只不过按照游戏设定,这里文明的进步没有往科技发展。

而是每个人都具有属于自己的技能。

根据技能的相性,可以学习相应的武技、魔法。

通过技能的力量,可以掌握各种千奇百怪的能力。

在游戏的设定中除了人类外,还有龙族、精灵族、巨人族、矮人族、魔族···各式各样的亚人们。

吴昊虽然是游戏的设计者,可他负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对这个世界的框架虽然大致上了解。

吴昊也无法确定这个世界就与游戏设定是百分之百的一样。

吴昊足足是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接受这个事实,自己遇到了狗血的穿越剧情,他现在已经来到了自己设计的游戏世界。

开局是个小乞丐,口袋空空什么都没有!

“这不科学啊!就算是人族按道理来说,开局一个是有新手福利的啊!”

吴昊清楚记得游戏开局可以获得新手礼包的,会有少量的钱币和新手装备。

可现在吴昊什么都没有!

突然,竿头一震,吴昊立刻回过神来,用力拉起鱼竿,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鱼被带到了岸上。

“晚饭,终于有着落了!”

看到大鱼上钩,吴昊激动的泪牛满面。

当运气来时,挡也挡不住,吴昊一连钓上来三条大鱼,就连明天的饭也有着落了。

吃了一顿原味烤鱼,总算是填饱了肚子。

晚上,吴昊就在地上铺好稻草,睡在桥洞下面。

这三天来吴昊都住在这里。

好在现在是夏天,晚上并不冷。

虽然闭着眼睛,吴昊的大脑还是在思考着。

“属性页面展开。”

吴昊这样想着,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道光幕。

上面详细记录了吴昊的现状。

-------------------------------------

姓名:吴昊

种族:人族

种族等级:LV1

职业:无

职业等级:无

能力值

HP(气血):50/50

MP(魔力):150/150

SP(气力):100/100

力量:10

体质:15

敏捷:10

智力:15

精神:10

物理攻击力:20(平均值)

物理防御能力:20(平均值)

魔法攻击力:30(平均值)

魔法防御力:20(平均值)

平均抵抗能力:30(平均值)

平均速度能力:20(平均值)

天赋技能:(未觉醒)

技能:无

-------------------------------------

吴昊看着自己的属性面板,显得十分的无奈。

这样的属性在游戏设定中算是很平庸的了。

在游戏的设定中,玩家在创建角色时,会随机生成角色的基础属性。

吴昊算是摇到了比较一般的属性。

要是在玩游戏,吴昊可能就删除角色,重新创号,直到出现自己满意的基础属性为止。

而且在游戏中玩家是可以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种族。

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人族、矮人族、妖精族、下等兽人···都是免费可以选择的种族,基础属性会相对差一点。

龙族、天使族、巨人族、恶魔族、精灵族···则是需要氪金才能够选择,一出生就有强大的实力。

人族的基础能力是所以种族中最弱的,不过人族却极具成长性。

人族有多种职业选择,能够学会绝大多数的魔法和武技。

只要搭配好职业技能,有足够好的武器装备,也是能够击败那些强大种族的。

而龙族一出生就会拥有极为逆天的基础属性。

虽然能够选择的职业和进化路线相对较少,可那种无与伦比的强大是无可比拟的。

吴昊也想转生成为那些强大的种族。

可也只能想想!

吴昊总不能自杀,去尝试转生吧!

死翘翘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吴昊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吴昊现在的想法是去到离这里最近的新手村‘西斯领’,在那里可以使用觉醒石,觉醒出自己的天赋技能。

在这个世界决定自己的成长方向,还是要看自己具有的天赋技能在做决定。

第二天一早,吴昊醒来,带上处理好的两条鱼干,朝着西斯领的方向继续前进。

酷暑高温的来临,让每天都要挤地铁、坐公交的上班族痛苦不堪。不过,大中小学生们却要迎来他们期待了一年的好日子——暑假。这帮年轻人在未来的两个月里将会放浪形骸,四处玩耍,吃吃喝喝,真不知要羡慕死多少坐在格子间里的拼命工作大人们。

有些家长会在下班之后回到家,扳起一副严肃的面孔,谆谆告诫自己的孩子:“暑假作业做了么?不要老是看电视,打游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些话或许会让很多孩子懊恼不已,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有没有什么事既能愉快的玩耍又能增长见识,学到知识呢?书评君觉得,非旅行莫属了!

见识见识大好河山,或者走出国门接受一下异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洗礼,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影响青少年们还未完全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何乐而不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虽然很俗,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旅行也不能说走就走,要想深入了解一个地方,功课还是要做足,否则,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之后什么都不知道,既浪费钱财,又没获得新知,实在就有些不划算了。暑假虽好,却也短暂,不如来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让暑假的快乐感觉延续到你的生命体验中。

今天,书评君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口碑较好的游记,通过几本书去领略一下世界的万千百态,希望可以激发起读者们出门远行的兴趣!顺便说一句,下面所介绍的书大多是系列性游记中的一本,读者也可以根据作者按图索骥,发现他们写的其它精彩见闻。

撰文 | 宋晨希

国外篇

1

《旅行与读书》

作者: 詹宏志

版本: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9月

媒体人詹宏志可以算是台湾文化界的一个传奇人物,或许这个名字你会有些陌生,但你应该知道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没错,詹宏志就是这两部电影的监制。后来,他还担任过过滚石唱片的总经理,创办过台湾影响力最大的出版品牌“城邦文化”。很多人都将詹宏志称为“书痴”,据说他什么种类的书都读,且手不释卷,就连走路都会看书。

旅行看的是风景,品的是文化,除此之外,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外出旅游,吃也是一门学问。怎么吃,如何能够品尝到当地美味,好吃又不贵,这是需要仔细考量的。有人说这本书“名不副实”,因为书里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他在世界各地所吃到的美食。

对许多文人来说,阅读和美味似乎都是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于作者来说,这两种精神享受竟然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矛盾,或许这也是让他特别关注各地美食的重要因素。书中开篇就写了他去托斯卡那旅行之前,读了一本名叫《佛罗伦萨贪吃鬼指南:兼含托斯卡尼的美食周游》的书,书里有种美食馋得他直流口水。可当他咬着满大街都有的“牛肚三明治”时,他总算明白了世界上就没有书里写的那种“牛肠面包”!他自嘲地写道:我被我的书给骗了!

这本游记里面,詹宏志的文笔真是美妙无比,他在诉说自己的经历时,会用细腻的手法,注重将那些场景活灵活现的描写出来,让你有身临其境,沁润在当下之感。

在《吟诵奥玛·开俨的地毯商人》这一篇里,作者先声夺人,从讨价还价的对话开始,把读者拉入那个场景,然后重回旅行的开始,讲述一路经过,最后再次进入那个地毯时刻,把地毯的美,老商人的传奇,旅行的趣味都写得历历在目,引得读者一路看下去,不肯放手。

《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则更神奇,文章写的是作者前往小野二郎寿司店用餐的经过,整个过程只有三十分钟,但是作者像奏曲一样,从第一颗寿司写到第十四颗(最后一颗),每一粒寿司的感觉都被细细写出,而又能有高低音和节奏感,好像我们果真也侧立在旁,跟着享受了一番似的。

詹宏志不愧是一个读过万卷书的人,他对于旅行的感受的意义说得颇为透彻。在序言里,他说: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读书时,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为有了另种人生的感受;旅行时,我们要也要想尽办法纠缠地,假装另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短暂化身……没有接触异世界,也就没有短暂的另一个人生……

2

《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者: 林达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11月

旅行,就是要缩短你经历的空间和时间。所谓缩短空间,就是跑到遥远的地方,跨越万里江河,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环境。缩短时间,则是站在有着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古迹或者风景名胜面前,近距离接触那些逝去的历史风华。

林达这本畅销了十多年的书则是这方面最佳代表作。林达其实是一对夫妇的合用名,他们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移居美国,曾写过脍炙人口的《近距离看美国》丛书。他们喜爱旅行,出版过好几本游记,他们的书里面既有他们来到某地的见闻,更多的则是介绍这些地方背后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或许是因为他们切身看到了那些古迹,历史在他们的笔下变得生动无比。

一提起巴黎,很多人都会说,那是个浪漫的城市。不过,现在的浪漫之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异常血腥的暴力事件——法国大革命。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并不陌生,它推翻了君主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但这场革命究竟有多恐怖,知道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了。

林达夫妇带着雨果的《九三年》来到巴黎,遍访了与法国大革命有关的历史遗迹,他们去了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巴士底狱、安布瓦斯的古堡、卢瓦河的地牢等等。林达书中揭示了很多国人错误认知的细节,如众所周知的法国群众攻打过巴士底狱,一般书里都会说,这是因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进行暴政,关押了很多要求改革的民众。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在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法国革命者从巴士底狱救出来的犯人只有7名,让人大跌眼镜。法国的革命者在攻占巴士底狱之后,还将俘虏的巴士底狱守卫——洛耐侯爵殴打致死,并割下了它的头颅,挑在枪尖上游行。

类似的这种残暴的故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比比皆是,甚至让人不得不反思激进革命的某些负面影响。看了这本书之后,会让人对法国那些美丽的名胜增加了一层厚重和悲凉的感觉,但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或许也是去法国旅行真正的收获所在。

3

《驰想日: <尤利西斯>地理阅读》

作者: 陈丹燕

版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8月

女作家陈丹燕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也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从1990年至今,她走过了世界上诸多的地方,也写下了数本有关旅行见闻的书籍。

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她选择去爱尔兰旅行是因为乔伊斯这部被全世界奉为天书的小说《尤利西斯》,她曾经多次阅读这本“意识流”小说,但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读懂。陈丹燕觉得,除了乔伊斯的笔法与众不同之外,可能还有文化的隔膜。于是,她决定在2013年夏来到爱尔兰,亲身感受一下乔伊斯写作的地方。

在这里,陈丹燕跑到乔伊斯曾经去过的地方,听当地人说英语,品尝乔伊斯吃过的美食,甚至感受乔伊斯在书中描写的爱尔兰的光线。当然,书中最有意思的则是陈丹燕描写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的“布鲁姆日”。布鲁姆是《尤利西斯》里面的主人公,每年6月16日,当地人为了纪念乔伊斯,都会举行盛大的聚会,他们穿上20世纪初乔伊斯生活时代的服饰,乔伊斯生活过的地方被还原成当时的样子,参加者一边讨论书籍,一边吃着“乔伊斯开心套餐”。

陈丹燕结合《尤利西斯》里面的情节,将书中的一个个人物变成了街道上鲜活的人,那些人物仿佛正在与她并肩而行。陈丹燕跟随《尤利西斯》小说中的情节,漫步都柏林,拜访国立图书馆,为我们带来了一份不一样的主题文化之旅。文章开篇就引用了《尤利西斯》的情节来引出作者的旅行路线,而随时出现的原著文字也让读者了解了这些地点对于原著小说以及爱尔兰都柏林的历史沉淀,让这些红墙砖瓦、街角店铺有了一份文化属性,作者所游历的其实是两个爱尔兰,一个现实中的,一个精神上的,而联系两者的,正是这本《尤利西斯》。

跟随陈丹燕的脚步,逛完爱尔兰之后,如果再去看《尤利西斯》,或许你将会对这本书更能加深理解,爱尔兰这个地方也将更会让你难忘。

国内篇

1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作者: 赖瑞和

版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

中国古人将读书称之为“卧游”,即躲在书斋里看书就能览尽天下的风景。因此,有人说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就不爱旅行,只喜欢自己闭门造车,这可实在冤枉我们的祖先了。

其实,不论众所周知的《徐霞客游记》还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以及近代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都是祖先旅行留下的有价值的记录。还有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许多都是诗人游览完大好河山之后抒发出的自己真实感情。所以,我们只能说现在的很多中国的作家学者,丢失了旅行的志趣,大家应该重新拾起旅行的传统。

学者赖瑞和生长在台湾,曾于1981年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唐史,师从著名学者,美国汉学家杜希德,并出版过《唐代基层文官》等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作者长期在海外研究唐史,从书本上研究唐代的疆域土地,对他而言,完全是隔靴搔痒,没有丝毫的切肤之感。

作者在书中自述,在普林斯顿念书的时候,一位研究宋史的著名学者告诉他,你应该去西安看看。西安南部都被整个终南山包围着。你去看了,你就知道为什么唐代要建都长安。

这句话触发了赖瑞和要来内地旅游的愿望。是啊,长年阅读唐诗,阅读杜甫,可是杜甫形容的“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些唐代的城池究竟隔了多远?作为一个研究者,他完全不知道。因此,上世纪80年代末,赖瑞和第一次来到内地,寻着杜甫一生的轨迹,开始了在内地的旅行。

对于这本书,有人认为写的太过琐碎,连作者到过哪里,遇见了什么人,住了什么样的宾馆,花了多少钱都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实在没有太多价值。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正如作者在自序里所说,这些记载在未来都是珍贵的史料。时隔将近30年,书里面的很多记载(比如当时西北城镇旅馆的简陋,服务员对带外宾和内地人态度的截然不同等)等都已成为历史,但就是这些细节也许将成为后人认识80年代末中国最真实的记录。

赖瑞和在这本书里记录下来他的真个西北之旅,到每个地方,他都会清楚的记录下他所见到的唐代遗存的古迹,并结合一些史料记载,让人读来有时空变换的感觉。比如,他去西安,登上唐太宗的昭陵所在的山登高望远,想起了杜甫当年站在山上所作的诗:“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仿佛那一刻,他就变成了杜甫,也让读者跟着他成为了杜甫。

或许这就是游记的魅力所在。

2

《寻路中国::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1月

或许是“灯下黑”的缘故,除了很多实用性的指南,有关当代中国的游记少之又少,反而让一个美国记者的几本游记见闻成为了畅销书。也许,中国人更希望了解外国人眼中不一样的自己,很多习焉不察,已经成为国人习惯性的事情,在外国人看来,也许就显得不可思议。这本书之所以拥有众多拥趸,恐怕就是因为它让我们发现,我们的身边竟然无时无刻发生着荒谬的事情,甚至自己也是某些荒谬行为的参与者。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的撰稿人。何伟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自己驾车到中国各地去旅游,并因此写下自己非同寻常的见闻。

《寻路中国》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之间的差距,描写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而《江城》的写作时间则早于《寻路中国》,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队员来四川涪陵支教,一个是体验生活,一个是学习汉文化。因此,这本书里的何伟对于异域文化的冲击感受更加真实,也更加激烈。

何伟介绍了涪陵的地理区位,考察了这个小城的人文古迹,记录下了在那里生活的中国人种种生存方式,揭示了工业文明与乡土传统激烈的冲击。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有趣的小人物,如会与他父亲用拉丁语吟咏《圣经》的李神甫、最幸福的涪陵人张小龙、"小姐"李佳丽和她的那些姊妹、纠缠不清的欧小姐、“学生食家”的老板黄小强和他的一家子、绩优生琳达(何伟学生的英文名字)、爱独立思考还会幽自己外教一默的莫•钱(何伟学生的英文名字)等等;也有着描写细腻的情文并茂的山水小品,他真心热爱和咏颂着世界上著名的扬子江和乌江两岸峻峭山光水色;更多是他细腻的观察和体验。

阅读这本书,时常会有让人敬佩何伟独到的观察,也经常会沉下心来,思考何伟所说的一些中国人的弊病是否也在自己身上有所体现。

如果你去某个地方深度游,不妨学一学何伟这本书里看待异域的眼光,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与现在,发现那个地方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如果通过旅游,对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都能够了解,那么,它也会带给体验不一样人生的契机。

直接点击 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