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买驴讽刺什么成语跟博士买驴的故事

2023-12-09 20:54:07
好玩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博士买驴讽刺什么成语跟博士买驴的故事

“令人喷饭”是个成语?对,没错。

“瘦羊博士”真的是博士?对,没错。

“蛤蟆夜哭”也是成语?对,没错。

……

那些看起来最不像成语的,原来都是成语,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诗词君整理了10个奇特的成语,一起来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吧!

01

博士买驴

这个看起来很有画面感的成语,出自《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在古代为官名。古时候,有个非常自负的读书人,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常常卖弄笔墨,炫耀文采,人们便嘲讽他为“博士”。

有天,“博士”到集市买驴,付钱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代写。“博士”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纸,满篇都是空话,甚至没有提到“驴”字。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一段话:“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买驴用来讽刺写文章长篇累牍,却说不到点子上。

02

瘦羊博士

这个成语很少见,却是一个好成语。

汉朝时,太学里的教师被称为博士。腊月十三,光武帝刘秀都会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某一年,羊赏赐下来,太学的人发现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不知道怎么分。

博士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甄宇径直走到羊群中,挑了一头最瘦的,牵走了。其他 的博士见状十分脸红。

甄宇的故事在长安传为美谈,后来,光武帝知道后,视察太学时,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呀?

“瘦羊博士”意为能克己让人的人。


03

蛤蟆夜哭

夜晚哭泣的蛤蟆?这是啥?

别急,这个成语还和大文豪苏东坡有关呢!

故事出自《艾子杂说》,相传这是苏东坡所著。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半夜听见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说话。就认真地听着。

其中一个人说:"昨天龙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斩首。我是鼍(tuó)呀,很害怕被杀头所以才哭。而你是只蛤蟆,又没有尾巴,为什么也哭个不停呢?"

又听见一个声音说:"我现在幸亏没有尾巴,但害怕龙王追究我当蝌蚪的事情啊!"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04

令人喷饭

这是去年因为《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语。“令人喷饭”最早出自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yún dāng)谷偃竹记》。

这篇文章中,苏轼写到自己和文与可相交的趣事。文与可是画家、诗人,和苏轼是表兄弟的关系。

文与可有天在山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苏轼写给他的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喷饭满案”自此成为苏轼相关的成语。

在后人的使用中,逐渐衍生“令人喷饭”,用来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05

药店飞龙

“药店飞龙”的确是个与中医、药店有关的成语,但意思却不如字面上那么雄浑。它出自南朝乐府《读曲歌》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道:“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诗中描写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因为终日思念夫君而为伊消得人憔悴,身子瘦得像是落入药店的飞龙,只剩一副骨架。

“药店飞龙”中的“飞龙”指的是中药龙骨,它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药店飞龙,如今用来比喻人瘦骨嶙峋。

06

读书种子

我以为:今年种下一颗种子,明年收获一筐读书人?

读书种子,跟读书有关。

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山谷,是黄庭坚的号。黄庭坚说:士大夫的子弟,千万不能让读书的种子断绝。读书的习惯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07

一龙一猪

“一龙一猪”也是成语?还真是!

故事和韩愈有关。

唐代文学家韩愈给儿子韩符写了一首诗勉励他用功读书,诗中写道: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到了12岁左右,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30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的猪,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韩愈问韩符:“你到底是想成为呼风唤雨的龙还是蠢笨无能的猪?”韩符听后用功读书,成了有用之人。

“一龙一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08

谈何容易

“谈何容易”如今已成为一句俗语,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成语。它作为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汉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国推荐人才。东方朔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自荐,被任命为常侍郎。自此以后,东方朔曾多次上书提出关于朝政的建议和看法,但不少意见和规谏都没被采纳。

有一次,东方朔又提出耕战强国之策,也未被采纳。

为了讽谏汉武帝,东方朔写了一篇《非有先生论》。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用“谈何容易”来表达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谈何容易用来比喻事情办起来,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09

吴牛喘月

吴地的牛对着月亮喘息,是,又不是。

战国时,吴地天气炎热,生活在吴地的水牛很怕热,甚至错把月亮当作太阳,一看到月亮就卧在地上喘粗气。

晋武帝时,有个叫满奋的人,非常怕吹冷风,寒风凛冽的冬天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

有一天风很大,他恰巧进宫朝见晋武帝,看到宫殿的窗户是用透明琉璃做的,好像不太坚固,就不禁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晋武帝察觉到他的异样,就询问其原因。满奋以实话对答。武帝听完哈哈大笑,说道:“琉璃窗是不透风的,你放心便是了。”满奋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说道:“我就像吴地的水牛一样,一看到月亮就吓得喘起气来了。”

“吴牛喘月”比喻一个人遇到事情后,过分疑心害怕,以致方寸大乱,有时也被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10

汤去三面

这里的“汤”,可不是指我们平时喝的汤,而是指商汤。

商朝初年,商汤外出,见野外有人张四面网网动物,他对天而祷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商汤笑着说:“可以了。”就命人去掉三面网,说:“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一切都入网。”诸侯们听说后称赞商汤德行很高能自动网罗一切。

汤去三面意为普施仁德。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讲了一个古代笑话:“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鲜明指出: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邺下有谚语说:“博士买驴,写满三张纸,不能有驴字。”假如让你把这个当作老师,那就非常令人担心和害怕。何必为了“仲尼居”,就要用两张纸作注解。把“居”解释为燕寝还是讲堂,争论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就是在这一点上取胜了,又有什么益处呢?

博士买驴,写了三张纸,竟不见驴字。或许在他自己心里好一比小猪吃玻璃——满嘴净瓷儿。可是,在他人眼里,则是行文啰嗦,废话连篇。因为他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买驴之书,目的在买驴,不在驴字上动笔墨,就好比一个“仲尼居”就要用两张纸的注解,不仅是在做没有意义的无用功,而且还在浪费他人的时间。即使“以此得胜,宁有益乎?”颜之推的这个发问,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一种本事;把简单表象的事物,想深刻作复杂分析,“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也是一个本事。问题在于,任何事物的把握都有度,都要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买驴需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写了三页纸不见驴字,自己累,观者烦,还耗时费力,与事无补。

能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和见解,用简单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说明白、讲清楚,是受思想水平所决定的。明洪武年间,有个叫茹太素的人,担任着类似现代公安部副部长的角色,他上了一份奏章,本来五百字就可说清楚的事儿,却洋洋洒洒写了万言。尽管最后有四条建议被皇上采纳,却因为写得太长,占用皇上听讼时间过多,惹皇上动怒,给了他一顿板子。

明史如实记录了这个故事:“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中言:‘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言多忤触。帝怒,召太素面诘,杖于朝。次夕,复于宫中令人诵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

看看,面对这样一份文字冗长的奏章,朱元璋听了一半就发怒了,胖揍了他一顿,第二天早上,老朱气消了又叫人继续读完,方才感觉有“可行者四事”。不禁感慨地说:“我当皇帝不容易,你们当臣子也不容易。我所以叫你们说话不要藏着掖着,有话直说。你个茹太素,五百字就能讲清楚的事,你却整了一万七,你说该不该打?!”

本来可以简单说的事儿,却硬要弄上洋洋万言,行文啰嗦,废话连篇,如果不是思想逻辑混乱、把握不住重点,那就是故意为了张扬文字、卖弄文采。其实,这叫画蛇添足。在文案工作上,这叫繁文缛节,无端地浪费时间,影响办事节奏和行政效率。

诚然,古代把文学家叫做文曲星,对文字写作上有“诗文贵曲”之说:不要平铺直叙,力求富于变化;不要情节简单、描写平淡,力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因为只有这样,写诗作文才可耐读,才能抓住读者的心。但这只是就写散文或者小说中而言的,属于选择了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倘若不加区分,在写报告、提建议上仍然这样教条,便成了文牍主义式和文字滑稽。

鲁迅先生有个名言:“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这个角度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概括说明能力,力去陈言冗句,不出“博士买驴”式笑话的需要,其实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1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