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吗)

2023-09-30 17:56:46
好玩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吗)

台湾名嘴、体育主播傅达仁因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选择在瑞士安乐死。从公开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出,家属在房间里陪同全程,傅达仁死亡过程平静安详。

有媒体称傅达仁是“中国第一个选择安乐死的人”。是不是真的第一个,其实无从查证,但其家属事后坦言:“我们家属很放心的是他走得平安,很喜乐。”

这样“安乐”死去,似乎是每个被病痛折磨,特别是求医无路的癌症晚期患者无比“羡慕”的选择 。但由于“安乐死”在我国并不合法,我们不禁思考,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有没有比“安乐死”更好的选择?

一、击垮癌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一个美国的癌症研究团队分析了1973年至2014年间800多万名癌症患者,发现患有癌症的人群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4倍。而促使癌症患者最终选择“自我了断”的原因,大体离不开下面3点:

1、脆弱心灵

许多患者确诊后,精神压力巨大,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致使病情不断恶化、加重。另外一部分患者也会担心自己的病情拖累亲人和家庭,出现愧疚心理,不良情绪如果没有得到疏泄,很容易郁积在患者心里,损耗他们的意志,最终“迫使”他们走上绝路。

2、疼痛

癌症产生的疼痛也是让患者痛不欲生的原因之一。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疼痛是首要的症状,包括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治疗引起的疼痛、与癌症和衰竭有关的疼痛等。

例如,结肠癌晚期大量腹水、肠梗阻引起肠绞痛;肺癌骨转移引起骨骼疼痛和病理性骨折;宫颈癌晚期合并直肠阴道瘘等。长期持续的慢性癌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沮丧、烦躁、内疚、绝望心理,这些情绪改变又会加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体验,最终导致患者对生活和预后失去信心,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解决”痛苦。

3、经济

癌症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但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治疗癌症的费用,就像一个“无底洞”,掏光患者家庭的积蓄,也容易“偷走”患者求生的意志。患者害怕拖累家人或加上癌症的复发、转移、治疗效果不佳,感觉自己成为家庭的沉重包袱,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法寻求解脱。

二、我国没有“安乐死”,患者何去何从?

癌症患者饱受折磨,痛不欲生,于是便有人想到了“安乐死”。但目前,我国尚未针对安乐死进行立法。

综合几个已实施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设立的标准,想要“安乐死”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病人患有确定的绝症;病人所承受的痛苦“无法忍受”;经过必要的程序,审查同意;病人需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经过慎重考虑;方法必须人道等。

我国对安乐死立法的时机尚未成熟,原因不仅涉及到“生命权利”与“生命尊严”不同立法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还有我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如果将安乐死合法化,可能会出现老人由于经济压力、不想给儿女造成负担,或者儿女以摆脱累赘为由,而申请安乐死的情况。

除此之外,“安乐死”也可能会成为一种“死亡诱惑”,死亡是个严肃且不能反悔的过程。人真的想死既简单又困难。其实很多癌症患者是想活的,但是痛苦、家人的经济负担让他们不得已选择“死亡”。而如果“安乐死”真的合法化,或许更容易让患者放弃自己的生命。

三、2个方法,或能让你“安乐活”

虽然“安乐死”或许能够让癌症患者得到解脱,但于情于理,都不是最好的选择。面对现实原因,我们更应该积极追求如何“安乐活”。以今天医疗的技术水准,凭器械设备延续生命不难,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当生命走到最后阶段,如何才能有尊严地走完这最后一段路。

1、镇痛

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止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1986年就提出了癌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用药原则:第一阶梯是轻度疼痛,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第二阶梯是中度疼痛,首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第三阶梯是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

此外,患者还可以选择手术止痛。例如,胰腺癌患者面对的疼痛远甚于其他患者。而胰腺、胆管、胃以及十二指肠等上腹部器官的感觉传导主要是由腹腔神经丛来支配。此时,抑制癌痛的方案可以通过腹腔神经丛毁损技术,使胰腺癌发出的的疼痛信号不向大脑传递。患者的疼痛就会得到良好控制,应用的阿片类药物剂量也会大大减少,甚至有时可以停用止痛药物,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也因此而大大减轻。

2、临终关怀

数据显示,93.75%的患者渴望生命的末期减少不必要的抢救和治疗,尽量避免过多的有创性的操作与治疗,期望舒适、体面的离世。于是,临终关怀应运而生。

临终关怀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型,它通过应用专业的护理手段及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病人及其家属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减轻病人及其家属消极情绪,不仅能有效维持终末期癌症病人最后的生命尊严,而且能让病人感到自我价值得到尊重,同时可让病人家属获得心理安慰,缓解其失去亲人的痛苦及消极的生活态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除了上述的镇痛护理之外,还包括营养支持、日常护理、心理辅导等内容。

首先是营养支持。晚期癌症患者大多食欲差,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饮食上护理人员会尽量挑选高蛋白、高热量、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食物,保证患者饮食多样化和少食多餐,同时询问患者想吃的食物,尽可能满足其饮食需求。

日常护理方面,晚期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且多伴有行为能力障碍。此时临终关怀服务中的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做口腔卫生,排泄卫生护理,经常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晚期癌症患者大多睡眠不好,病房需在保持干净整洁的基础上尽量将病房环境布置温馨,调节光线柔和,确保温湿度适宜,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此外,心理辅导也必不可少。晚期癌症患者因面对死亡的压力及病痛的折磨多会产生一些焦虑、抑郁情绪,此时要给予充分理解,用诚恳、充满关爱的态度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痛苦,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音乐疗法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帮助患者正视死亡;指导患者家属加强陪同与看护,使其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同时嘱咐家属尽可能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患者,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悲伤情绪,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曾有接受临终关怀的癌症晚期患者分享自己的感受:“疼痛缓解了,不适舒解了,情绪缓和了,心灵被抚慰。”他认为,正是有了临终关怀,自己在人间的最后一趟,过得才算“安乐”,即便难逃死神的降临,也算是有尊严的离开了。

死亡是人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避讳谈论死亡,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受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在患者即将结束人生的最后日子里,生理和心理上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临终关怀体现出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

参考资料:

[1]《荷兰、比利时安乐死合法化的成效与反思》.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8-25

[2]《缓和医疗与安乐死:差异或协同》.医学与哲学.2021-05-20

[3]《浅析安乐死在我国临终关怀领域实施的可能性》.法制与社会.2020-07-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人间常态,面对死亡有谁可以做到那么从容?对于死亡的看法,癌症患者最有发言权了吧,因为他们在确诊癌症时,就被告知最坏的结果就是死亡。虽然如此,可在经历癌痛的时候往往是生不如死,那种痛苦就像身体被千刀万剐,那么地痛彻心扉疼痛难忍。

每天都在剧痛中睡去又醒来,想睡而不得睡,因为实在太痛了,比起这样的疼痛感,其实是内心的绝望才是最痛苦的。因为这种疼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似乎没有结束的那一刻而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说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那么剧痛无比就是没有尽头的。

痛苦的活,还是安乐的死?

在临床医学上,专家把人类的疼痛感分为十级,孕妇生子是十级痛楚,而在七级这个疼痛已经很难受了,甚至痛到无法正常吃喝拉撒睡,然而癌痛是比十级更痛几十倍,直到死亡才能真正摆脱这种恐怖的疼痛感。如果癌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疼痛,就连治愈的希望都被疼痛所掩盖,那么继续活着有什么意义?

据医学专家说,大多数癌症病患想通过轻生结束癌痛,而真的尝试过轻生的患者也不少。“好痛苦啊,让我去死吧!”“癌痛让我太绝望了,让我申请安乐死吧!”在癌症的病房中,每天都会传出患者苦苦的哀嚎声。有的人会说,既然癌症患者觉得那么痛苦,为什么不给病人执行安乐死呢?

尤其是癌症晚期治愈的几率那么低,对于患者来说简直就是在痛苦的边缘继续折磨,好像也真的只有安乐死,才能够让癌症患者体面、安详、有尊严地结束痛苦,但说到安乐死,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加上在我国根本不支持安乐死。

安乐死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毕竟在这个依然存在很多陈旧观念的社会,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实行安乐死等同于犯罪。在这里小编想跟大家讲一位著名体育主持人人傅达仁的故事。傅达仁是著名的体育主持人,当傅达仁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时,他已经处于84岁的高龄。

面对癌痛的忍受度早已超过本身这个年龄的程度,加上已经因为癌症被切除了胆囊和胃部,让他整个身体的健康水平更是急剧下降,每天需要面对的除了化疗和疼痛,在傅达仁看来根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剩下的只是剧烈的癌痛和绝望。面对痛苦的活,还是安乐的死?最后傅达仁决定保留自身的尊严,想用安乐死来体面地结束自己的生活,向这种非人的疼痛生活说再见!

可是你要知道,在我国是不允许安乐死的,所以,傅达仁家人陪同着他去到允许安乐死的瑞士来进行安乐死。傅达仁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的这个决定,最后医生再三劝阻他也坚持自己的决定。其实作为旁观者是根本无法理解癌症病人的痛苦。

家人们甚至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患者能够多活几年,好让患者家人能够再相处多时,但是傅达仁的家属尊重他的决定,这也是家人对他最深的一份爱。最后傅达仁在家人的从容声中,被共同见证着他的离世。通过傅达仁进行安乐死的公开视频可见,他并没有过多的痛苦,反而一脸从容。

也许在这一刻他的心里认为是解脱了,不用继续遭受癌痛的折磨了,对于死者来说,也许是快乐的。不过对于安乐死,网友的声音大多是反对的,毕竟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事,如果可以帮助患者摆脱痛苦,何尝不去尊重患者实行安乐死这个决定呢。  

那么,安乐死到底是仁慈的杀戮,还是患者最后的尊严?

很多医学专家表示,安乐死虽然是给予癌症患者一种自行解脱痛苦的方式,但是面对痛苦不能说死就死。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仅是癌症患者,可能其他人一旦认为活着没意思,就会通过安乐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会被沦陷。

目前,支持安乐死的国家并不多,只有荷兰、比利时、美国瑞士、日本、法国、以及部分澳大利亚地区,才真正为安乐死立法,在荷兰和比利时更是直接提供安乐死的注射剂,让患者自己去进行安乐死的执行操作。虽然在这些国家安乐死是合法的,但是大众也不是完全支持,毕竟这是对死亡的一种另类表达。

尤其是在我国,安乐死根本不被人们认同,认为是一种犯罪的方式,无论你是谁,都不得给患者实行安乐死。因为真的将安乐死合法化,对于正处于病痛困扰的群体来说,或者是一种可以看到曙光和希望的方式,既可以帮助众多的家庭摆脱患病而带来的巨额负担,又可以让病患能够轻松地面对死亡不受太多的痛苦。

但是,如果只是一些对世界没有探索的欲望,对生存完全没有继续下去的勇气,这类人群来说他们也需要执行安乐死呢?这肯定就是最大的弊端,想要继续活着的人没有这个福分,但是有生存的身体姿态却不想生存,无疑对这个社会来说就会失去道德约束。

安乐死,源于一种希腊语,翻译过来就是“好的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终有一死只是时间上的差异,对于病患在最痛苦的时候想死不得死,因为他们最后的尊严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乎和关怀他们的亲人手中,为了不让亲属伤心,在道德上也好,情感上也好,病患都不能轻易言死。死亡不能自己说了算,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安乐死尚未合法化,那癌症晚期的病患是不是只能痛苦而死?该如何‍减少痛苦

其实在癌症病患身上看到,更多支撑他们能够面对痛苦的,不是自己的求生意志而是求死意愿不能合法达成,毕竟安乐死不一定在自己国家合法化。不管哪一种癌症,在确诊的那一刻开始,就预示着要面对的不是一次的痛苦,而是一次又一次无穷无尽的痛苦。

面对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病患更多时候真的没有求生的希望了,更多想快点结束这样被病魔折磨的痛苦。想让这种痛苦减轻下来,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1、家属多进行心理疏导

其实心魔比癌症可怕,一旦被确诊癌症,大多数人就会出现恐惧的心理,认为这是一个不治之症,正所谓“没打仗先怕输”,这种心理早已让自身的痛苦感加倍。对于病患来说,打赢病魔的信念很重要,不能开始就被病魔打败,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癌症。反正不开心也是要面对,为何不开心去面对呢?病患的家属应该多陪伴在身边,多给病患进行心理疏导,跟她们轻松了解病患的心理感受,给予他们战胜癌症的信心。

2、亲人陪伴胜于护工照顾

有的病患家属忙于工作,不可能时常陪伴在病患的身边,一般都会聘请医院的护工帮忙照顾,可是对于病患来说,无论护工照顾得多么周到都是不及自己的家人。本身在医院治疗病患就觉得有一种不安全感,再加上对癌症的恐惧和癌痛的困扰,更是让他们想要家人能够在身边,照顾他们的日常就等于一种莫大的鼓励,所以,病患家属尽可能抽时间陪伴在病患身边,对病患是一种可以缓解痛苦的鼓励方式。

3、用爱好来分散疼痛注意力

在癌痛发生的时候,确实是痛到无法自拔的,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病患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打游戏、看书、听歌,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从根本上减轻疼痛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抵抗痛苦的方式。如果在对抗癌症的时候,就连一种寄托都没有,那怎么可以有能量去继续治疗。当你沉浸在喜欢做的事情上,即便是身体上存在的痛苦,也是可以减轻的,就像催眠一样的疗效,让患者投入其中,将癌痛暂时忘记。

总结:

其实,癌症患者在晚期的时候,每一天在他们的眼里除了折磨就是煎熬,想要结束却不得已坚持下来。最后的时光不多了,病患家属多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可以轻松开心地度过。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