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参股券商一览表)

2023-04-19 10:30分类:财务分析 阅读:

财联社6月23日讯(记者 黄靖斯)历时近5个月,华融证券控股股东易主尘埃落定,国资委旗下国新资本109.33亿正式接手。

6月23日,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称,华融证券今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华融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批复,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华融证券主要股东;核准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华融证券实际控制人;对国新资本依法受让华融证券42.05亿股股份(占股份总数71.99%)无异议。

转让完成后,中国华融将不再拥有华融证券任何权益,华融证券也不再纳入中国华融合并财务报表,国新资本则正式成为华融证券的控股股东。对于近年持续“瘦身”的中国华融而言,本次股权转让回笼的百亿资金无疑有利于及时补充公司净资产,也有利于公司将资源、资金、资本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

自赖小民事件后,华融证券先后经历了人事动荡、年报难产、股权易主,公司近年发展难言乐观。随着国资接盘,2021年业绩大幅扭亏,华融证券动荡期是否告一段落也值得期待。

国资接盘,华融证券大股东易主

本次华融证券控股股东易主的大背景是中国华融按监管要求逐步退出非主业,转让金融牌照子公司,清仓华融证券股权也是既定动作之一。

自原董事长赖小民案发以来,中国华融按照监管的要求回归主业,正积极推进机构的“瘦身”,除华融证券外,被挂牌转让的金融资产还包括华融信托、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等。

早在2021年12月,中国华融正式启动华融证券股权转让计划,拟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出华融证券71.99%股权转让项目,标的股权价格为109.3亿元。1月27日,意向买家浮出水面,中国华融公告与国新资本签署国有产权交易合同,以109.3亿元转让华融证券股权。

本次转让完成后,中国华融将不再拥有华融证券任何股权,且后者不再纳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而国新资本将成为华融证券控股股东。根据华融证券2021年年报,中国华融之外,华融证券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广州产业控股集团(持股10.24%)、葛洲坝集团(持股4.07%)、禾元控股(持股2.54%)、湖南出版投资集团(持股1.71%)。

公开资料显示,国新资本成立于2014年8月20日,注册地北京,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国新资本为国新控股旗下的央企金融服务平台,是妥妥的国资背景;国新控股则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2016年被明确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

国新资本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目前,公司金融业务包含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保险经纪、产权经纪、金融科技五大板块,随着华融证券的纳入,无疑填补了国新资本券商牌照的空白,其金融版图无疑进一步壮大和丰富。

中国华融“瘦身”计划持续推进

对于中国华融而言,本次股权转让回笼的百亿资金无疑有利于及时补充公司净资产,也有利于公司将资源、资金、资本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

中国华融是上世纪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四大AMC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华融已从最初主要负责收购和处置大型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到集各类金融牌照于一身。对外提供不良资产经营、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投资、期货、消费金融等多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2015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经历2020年大幅亏损千亿后,中国华融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3.78亿元;而上年同期,中国华融亏损曾高达1029.03亿元。业绩会上,中国华融总裁梁强则将华融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归功于“加快主业转型,加大风险处置,盘活低效资产,业务结构优化。”

除华融证券股权转让取得实质性进展外,华融湘江银行等其余5家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正有序推进,其中华融交易中心已完成工商变更,华融消费金融已签署转让协议,华融湘江银行股权也正式挂牌转让。“经过重组和进一步瘦身健体后,公司主业经营得到结构性、趋势性改善。”梁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不断转让旗下公司股份的同时,中国华融还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继去年业绩爆雷后,华融曾通过引战增资募集420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中信集团通过上述认购成为华融第二大股东,持股23.46%。3月29日,中国华融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公告,中信集团将以26.46%的持股比例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此次跃升为大股东,意味着中信集团拿下了全国性AMC牌照。

华融证券2021年扭亏为盈

自赖小民事件后,华融证券先后经历了人事动荡、年报难产、股权易主,公司近年发展难言乐观。

华融证券人事动荡在高管层面尤为明显。2019年,原天津证监局局长张海文出任华融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同年11月,任职总经理仅一年的陈鹏君被调离华融证券,担任华融汇通董事长。

在总经理空缺一年后,华融证券2020年9月迎来新任总经理童艳。然而童艳仅任职4个多月就离职,华融证券2021年1月21日发布公告,由张海文代为履行华融证券总经理职责。2021年底,华融证券原副总经理杨金亮也离职跳槽,入职中邮证券,担任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

华融证券内部人事流动较为频繁甚至一度拖累业绩。2021年因其历史风险资产处置未有明显效果、对资管规模压降不到位而被北京证监局约谈,4月份甚至出现年报难产。2020年,华融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下滑63.66%,且净利润转亏,达-82.36亿元,同比减少82.82亿元。华融证券在年报里表示,公司净利润骤降主要是公司计提了55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用于出清风险。

不过到了2021年,公司业绩情况已大有改观,实现扭亏。根据年报披露,华融证券(合并口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净利润1.81亿元。公司在年报中也表示,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华融证券也是中证协今年新增纳入业绩统计的4家券商之一。从行业排名来看,华融证券在106家可比券商中大致处于中下游的位置。

按协会口径,2021年华融证券营收为5.77亿元,排名88,净利润1.81亿元,排名74。各主营业务方面,资管业务优势明显,自营业务则明显拖累。其中经纪业务收入3.25亿元,排名68;投行收入2.19亿元,排名57;资管收入1.14亿元,排名35;投资亏损2.05亿元,排名垫底。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黄靖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宁鹏

历时8年,国泰君安终于完成了对华安基金的控股。

近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国泰君安受让上海工业投资持有的华安基金8%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国泰君安持有华安基金的51%的股权。这意味着,国泰君安成为“一参一控”放宽的受益者,成为首家从“一参一控”切换到“一控一牌”的证券公司。

所谓“一参一控”,是指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2022年5月,“一参一控一牌”落地,具体为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券商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在此之前,国泰君安资管正式获发公募基金牌照。伴随着对华安基金控股的实现,国泰君安已成为目前“含基量”最高的证券公司。

国泰君安“换牌”

国泰君安在公募行业布局颇早,其发起设立的国联安基金,是国内首批合资基金公司。

国联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3日,直到2018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核准了国泰君安将其持有的51%国联安基金股权转让给太平洋资管,控股关系持续了15年。

当然,国泰君安和太平洋资管的这笔交易发生于2017年4月28日,这部分国联安基金股权的对价为10.45亿元。按此计算,国联安彼时的估值在20亿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国泰君安与太平洋资管这笔交易,一度迎来“搅局者”。

图源:图虫创意

国联安基金股权在上海联交所挂牌后,国盛证券一度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却被国泰君安“喊停”。国盛金控公告显示,国泰君安认为国盛证券在两方面不符合受让资格:其一,国盛证券相对控股江信基金,不符合证监会规定的“一参一控”;其二,尽管2017年2月10日股东大会批准了《关于国盛证券转让江信基金3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但国联安基金的公司章程规定,若出让境内任一基金管理公司股权不满三年,不得成为本公司股东。

国泰君安放弃国联安基金的股权,显然源自其对华安基金控股权的追求。作为“老十家”的华安基金,五股东均隶属上海国资委,其中上海电气、上海工业投资、锦江国际投资管理为国资委旗下公司,国泰君安投资管理、上国投则为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子公司。

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资管规模以及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来看,华安基金相均较国联安基金有明显优势,而国企改革则为国泰君安重新布局提供了机会。

2014年,上海电气以6亿元价格在上海联交所挂牌转让其所持的20%华安基金股权。因其余股东均放弃优先购买权,这部分股权去向一度引发各种猜测。最终,国泰君安成功摘牌,首次成为华安基金股东。根据彼时的监管要求,这笔交易迟迟未进入支付阶段,国泰君安为此先后付出了两笔合计4990.6万元的追加支付费。

2021年3月、2022年3月、2022年5月,国泰君安分别从锦江国际投资管理、上国投、上海工业投资受让华安基金8%、15%、8%股权。其中购自锦江国际投资管理的8%股权未公布对价,而后面两次股权交易分别作价18.12亿元、10.12亿元。伴随着华安基金资管规模的增长,交易对价逐步攀升,对比当年国泰君安所出让的国联安基金51%股权,国泰君安或为“换牌”支付了逾20亿元的差价。

首家“一控一牌”

在控股华安基金之前,国泰君安全资子公司国泰君安资管亦于2020年12月获批公募业务资格,并在2021年4月20日正式拿到公募基金牌照。

历时8年,国泰君安终于实现对华安基金的控股并表,并成为“公募新规”后业内首家控股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且资管子公司具有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国泰君安参股华安基金开展公募业务,持股比连续提升,叠加华安基金业绩延续增长态势,其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贡献度均显著增长。

据申万宏源证券测算,2022年上半年华安基金实现营收18.2亿元,净利润5.1亿元,彼时对国泰君安的利润贡献达3.4%。国泰君安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95.54亿元,同比下降10.79%;归母净利润63.73亿元,同比下降20.47%。

事实上,在国泰君安的各子公司中,华安基金的盈利能力最为出彩。2021年,华安基金实现营收36.31亿元,净利润10.06亿元;国泰君安资管实现营收20.7亿元,净利润6.14亿元;国泰君安证裕实现营收7.94亿元,净利润5.32亿元。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华安基金作为公募基金“老十家”之一,有着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和规模庞大的基金投资队伍,有望为国泰君安提供有益的基金管理经验和优质的可平移客群,是全业务链低成本引流的有效途径,并可助力代销金融产品。

天风证券研报则认为,控股华安基金后不仅弥补国泰君安在公募赛道的短板,并成为行业拥有双公募牌照的稀缺标的,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核电概念股票一览表(核电概念股票)

下一篇:启牛选股五步法(股票选股公式编写教程)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