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大大梦想(小小书屋志愿者培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小书屋大大梦想,以及小小书屋志愿者培育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金寨县槐树湾乡:小小农家书屋 点燃读书梦想

走进金寨县槐树湾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农家书屋,一本本图书摆放整齐、一列列书目种类齐全,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文章、短篇小说、当代作品、儿童绘本、种植技术等书籍,书屋内设施齐全,环境舒适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每到周末,书屋里人气都会比平时旺很多,大多数都是小朋友们,他们津津有味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我喜欢读书,周末放假会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来这里,看看童话故事、图书绘本,我最喜欢看海洋世界系列书籍,在放松之余还可以学到很多海洋知识,在这里圆了我的读书梦。”家住槐树湾街道六年级学生高兴地说。

“不少村民农闲时间来书屋看看,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书籍,年纪大点的对治国理政感兴趣,放假的中小学生喜欢看一些儿童绘本,在这里大家各取所需。”据图书管理员介绍,目前农家书屋藏书800余册,不仅给群众提供了科普知识,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下一步,槐树湾乡将持续推动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组织举办读书、写字等文化活动,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天地,圆好老少村民的读书梦。

《我的书屋我的梦》乡村书屋征文选2 助力全民阅读

小小书屋有我大大的梦

甘茂华先生的梦是从太行山开始的,鲁迅先生梦开始的地方是他的故乡绍兴,汪曾祺先生梦开始的地方是荸荠庵。而我梦开始的地方就是我的小书屋。

小书屋由两个大书架和一组木制桌椅组成,唯一的装饰就是一盆仙人掌。虽然布置很朴素,但却深深吸引我走进去阅读。

小的时候还不认识很多汉字,我就坐在书桌边上,看注有拼的音书,虽然都是一些短小精炼的小故事,但我当时还是被吸引住了。等再大一点,又痴迷上了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都是当时爱不释手的书。在梦里我时常幻想自己是公主,有七个小矮人一起守护着我;幻想自己是拇指姑娘,心永远向着阳光,不向黑暗屈服……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天真的梦,让我喜欢上看书,也从此开启了我的读书之路。

我看过的第一本名著是《爱的教育》,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年中所写的日记﹑父母为他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发人深省的故事。我从书中读到了意大利人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那时我就萌发出热爱祖国的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书也日积月累地多了起来。我会把它们分类,基本分为散文类,诗歌类,小说类,科幻类几个大类。最近我又读完了一本新书,它的文体很特别,是纪实类的报告文学,属于纪实文学类,它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因为我想学习党的伟大精神,所以就认真的去小书屋里读了它。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埃德加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景象。描绘了中国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其中埃德加描写的人物让我印象深刻――火车上偶遇的老者,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扎着辫子的农民等等。文章中写道“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类尊严,随着我深入苏区,我发现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当时的中国青少年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真实生动,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人民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正是通过埃德加的文字,我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我的梦想更加明确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这些都是我从小书屋里收获的知识。是小书屋,让我有了“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的优秀精神品质。现在我书架上的空地越来越小了,但是我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我爱这让我拓展了课外知识的小书屋,我爱这能帮助我实现大梦想的小书屋。

作者:孙千惠 2008年2月

朝阳市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

【红色周五】小小志愿者 情暖农家书屋

为进一步规范“农家书屋”图书管理,近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农家书屋开展书籍整理志愿服务活动。

在城南社区农家书屋,志愿者们按照学科类别、图书大小对所有图书进行整理编号,井然有序的放置在书架上。在整理过程中,前来借阅图书的中小学生看见志愿者们在整理书籍,学生们主动加入到了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家一起完成了图书整理工作,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社区阅读环境。

《我的书屋我的梦》乡村书屋征文选2 助力全民阅读

小小书屋有我大大的梦

甘茂华先生的梦是从太行山开始的,鲁迅先生梦开始的地方是他的故乡绍兴,汪曾祺先生梦开始的地方是荸荠庵。而我梦开始的地方就是我的小书屋。

小书屋由两个大书架和一组木制桌椅组成,唯一的装饰就是一盆仙人掌。虽然布置很朴素,但却深深吸引我走进去阅读。

小的时候还不认识很多汉字,我就坐在书桌边上,看注有拼的音书,虽然都是一些短小精炼的小故事,但我当时还是被吸引住了。等再大一点,又痴迷上了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都是当时爱不释手的书。在梦里我时常幻想自己是公主,有七个小矮人一起守护着我;幻想自己是拇指姑娘,心永远向着阳光,不向黑暗屈服……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天真的梦,让我喜欢上看书,也从此开启了我的读书之路。

我看过的第一本名著是《爱的教育》,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年中所写的日记﹑父母为他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发人深省的故事。我从书中读到了意大利人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那时我就萌发出热爱祖国的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书也日积月累地多了起来。我会把它们分类,基本分为散文类,诗歌类,小说类,科幻类几个大类。最近我又读完了一本新书,它的文体很特别,是纪实类的报告文学,属于纪实文学类,它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因为我想学习党的伟大精神,所以就认真的去小书屋里读了它。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埃德加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景象。描绘了中国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其中埃德加描写的人物让我印象深刻――火车上偶遇的老者,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扎着辫子的农民等等。文章中写道“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类尊严,随着我深入苏区,我发现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当时的中国青少年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真实生动,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人民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正是通过埃德加的文字,我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我的梦想更加明确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这些都是我从小书屋里收获的知识。是小书屋,让我有了“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的优秀精神品质。现在我书架上的空地越来越小了,但是我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我爱这让我拓展了课外知识的小书屋,我爱这能帮助我实现大梦想的小书屋。

作者:孙千惠 2008年2月

朝阳市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