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城市乌托邦英文,以及乌托邦贸易网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这些音译词,翻译真绝妙
汉语中有大量的外来词。其中大部分是音译词,我们很容易识别,因为它们一般只表音不表意,字面上没有什么含义,如沙发、巴士、咖啡、卡通、蒙太奇、海洛英、白兰地、奥林匹克、厄尔尼诺,等等。
有趣的是,也有一些音译词由于翻译得非常巧妙,字面上也包含着一定的意义,因而不仅能表音,而且能表意,非常符合汉语造词的规则(即音意兼表),以致于让我们不易识别其“庐山真面目”,甚至经常把它们当作汉语大家庭中的原有成员,不知道它们竟然是外来词,如基因、休克、苦力、黑客、维生素、乌托邦、安乐死、迷你裙、俱乐部、嬉皮士、可口可乐,等等。这样的音译词音意兼表,形神兼备,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这些音译词在表意方面的作用和妙处又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大致体现为两种情形。
一、字面上基本上达到了音意合一,能十分近似地结实原词的内涵,可谓巧合之至,非常难得。这类词由于音意结合得十分紧密和巧妙,未露出翻译的痕迹,因而最像汉语中的固有词汇。例如:
1、苦力:译自英语coolie、cooly,又译作“咕哩”,是过去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重体力劳动者的蔑称,而“苦力”字面上恰好有“辛苦、苦难的劳动力”的意思,你看,与原词词意多么吻合!而译为“咕哩”就看不出是何意义了。
2、休克:译自英语shock法语choquer,又译作“修革”,是指由于机体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中枢神经呈抑制状态,而“休克”字面上恰好有“休息、休眠、克制”之意,与原词词意多么接近!简直可以让人“望文生义”。而译为“修革”则不知所云了。
3、连诵:译自法语liaison,即连音,特指法语中第一词词尾与第二词词首的连读。
而“连诵”二字顾名思义就是连续诵读,与原词词意不谋而合!
类似的音译词还有很多,下面再列举一些,并分别将各词的词意与相应音译词字面的含义对照列出,以便从中观察其翻译之妙。
1、黑客(英语hacker),“非法”闯入对外保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盗取资料甚至进行破坏的人。“黑客”:黑衣夜行者,行为诡秘者。
2、基因(英语gene),生物遗传因子。“基因”:基本因子。
3、幽浮(英语缩略词UFO),指空中不明飞行物,尤其指飞碟之类。“幽浮”:幽灵般神秘地飘浮之物。
4、维生素(英语Vitamine), 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维生素”:维持生命、生长的元素。(港台译作“维他命”:维护他的生命,亦妙)。
5、乌托邦(英语utopia),乌有之乡,不存在的地方,即理想国,后借指空想主义。
“乌托邦”:子虚乌有的地方,寄托理想的国度。
6、嬉皮士(英语hippies),泛指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堕落的青年。“嬉皮士”:嬉皮笑脸的、玩世不恭的人。(只有“皮”表音不表意,下同。)
7、雅皮士(英语yuppies),泛指美国城市地区年轻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雅皮士”:文雅的、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士。
8、雅废士(英语yuffies):又译作“雅非士”“雅飞士”,是现代美国都市中的失败青年,由雅皮士中淘汰出来,心理上失去平衡。“雅废士”:“雅士”中的废弃者、淘汰者。
9、安乐死(英语euthanasia):对于绝症患者或年老者实施的无痛苦致死术。“安乐死”:安然地、快乐地死去。
10、俱乐部(日语译自英语club):进行政治、社会、文艺、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俱乐部”:众人在一起进行活动、娱乐的部门。
二、字面上虽不能揭示原词的内涵,但蕴含着相关信息和言外之意,能暗示该词的外延,引起人们对该词基本内涵的联想和猜测。显然,这类词在音意结合方面不如上一种紧密,但翻译的灵活性更大,往往具有诙谐、夸张的效果,其数量比上一种更多。例如:
1、可口可乐(英语coca-cola):西方的一种畅销饮料的名称。20世纪30年代由旅英华人蒋彝译出。据说当年厂家为了在中国打开市场,特重金悬赏中文最佳译名,结果在众多译名中“可口可乐”四字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可口可乐”:意谓该饮料喝起来,既可口又可乐,因而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妙绝!此后,此译名为该饮料在中国的风行起了重大作用。(美国又有一种饮料“pepsi-cola”译为“百事可乐”,也较妙。)
2、康乐球(英语crown):就是平常说的桌球、台球,也有人译为“克郎球”、“克郎棋”。译为“康乐球”之妙在于可以顾名思义,“健康快乐”,谁不想玩!(另一种球bowling译为“保龄球”也妙:此球可以使人保住年龄,保持年轻!而另一种译法“保令球”则相形见绌。)
3、迷你裙(英语miniskirt):就是超短裙。因为超短裙能引起某些男子的遐想,对男子的诱惑力极强,所以该词音译比意译更含蓄、更诱人。(又有一种裙子叫“microskirt”,也是一种超短裙,有人音译为“迷哥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4、席梦思(英语 simmous):一种有垫子的床。该译名字面上有席和梦两字,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床和睡眠,而“思”即思念,意谓这种床好想让人睡啊,好让人思念啊。言外之意当然是好床了!如果译为“习孟斯”之类,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5、香波(英语 shampoo):指洗发剂、洗发膏之类,谐音“香波”字面有香味的波浪、泡沫之意,与洗发用品的使用特点颇为协调,还有一定的特意。
6、派对(英语 party):指小型聚会或男女交际舞会,其中“对”,让人想到成双成对,与交际舞会很有联系,较为巧妙。
7、奔驰(德语 Bens):德国的一种名车,译为此名颇能显示该车的性能,真是妙极!
8、脱口秀(英语 talk show):当场提问并回答的广播电视节目,其中“脱口”很容易让人想到脱口而出、快速解答之意,与原词词义切合!
其它的还有:拉力赛(英语rally,一种连续进行的体育比赛)、美加净(英语Maxam,系列化妆品名)、口得福(英语Codfo,味精名)、乐口福(英语Locavo,麦乳精名)、富尔康(英语Fullcomp,一种高能量高蛋白全营养滋补品名)、敌杀死(英语Decis,一种高效杀虫农药名),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类似的词语还在不断出现,稍加留心即能发现。
这些翻译得巧妙、有趣的音译外来词在汉语中分布面很广,扮演着语言交流的重要角色。它们在汉语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为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和形象生动起了促进作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它们的出现,也充分体现了翻译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段。
倾倒牛奶、排队领救济,教科书里的大萧条来了?
近日,“美国数十万加仑牛奶倒下水道” “洛杉矶市民排队申领食物救济”先后登上热搜,引发热议。“这些故事在中学历史课本里的1929大萧条看过”, 有网友表示,“这是在帮我复习历史吗?”
当历史教科书里的场景一一重现,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大萧条真的要来了?
牛奶、鸡蛋……大量食物被销毁
今年网友频频见证历史,上世纪大萧条时期“倾倒牛奶”的一幕在美国等国家重演。
美国广播公司2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出现牛奶过剩,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奶农们被迫倾倒数十万加仑的牛奶。”这一幕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陆续上演。
“之所以出现牛奶过剩的现象,是由于通常在餐厅提供牛奶的学校现在关闭,以及商店限制每户家庭的牛奶购买量,许多美国家庭在疫情大流行开始时就囤积了大量牛奶,现在对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导致。”美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解释。
据国际乳制品食品协会(International Dairy Foods Association)的数据,美国目前约有5%的牛奶被倒掉,如果未来几个月继续停业、停课的话,这个数字预计还将翻一番。
不只上千加仑牛奶被倒入池塘和肥料坑中,据《纽约时报》报道,餐馆关门、酒店停业和学校停课让一些农民失去了一半以上的买主。尽管零售商们看到,由于美国人现在几乎每顿饭都在家里吃,超市的食品销售出现了激增,但这种增长不足以消化几周前种下、原本要提供给学校和企业的所有易腐食品。
爱达荷州的一名农民挖了好几条大沟把100万磅的洋葱掩埋;在为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提供农产品的南佛罗里达州,拖拉机正在四季豆和卷心菜田里纵横往返,把长熟的蔬菜犁回地里;养鸡企业桑德森农场(Sanderson Farms)现在每周销毁75万枚未孵化的鸡蛋,占其总产量的5.5%,这些打碎的鸡蛋被送往一家加工厂加工成宠物食品。
桑德森农场的首席执行官乔·桑德森(Joe Sanderson)告诉分析人士,公司高层甚至考虑过对鸡实施安乐死,以避免以无利可图的价格出售,但公司最终没有这样做。
美国合众国际社6日发布的报道中也称,因为疫情导致种植者失去了大批客户,美国农民销毁了大量易腐烂食物,如番茄、生菜和四季豆。种植户说,他们试图寻找零售商或食物赈济中心但未果,所以只能让作物烂地里。如果政府不立即提供刺激资金援助,他们只能销毁更多食物。
“在许多美国人陷入经济困境、数百万人突然失业的时候,发生大规模销毁新鲜食品的情况,即使用一场全球大流行病的标准来衡量,也是一个特别反乌托邦的事态变化。这反映了新冠病毒造成的巨大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等规模庞大的经济行业如何改变运作以适应如此突变的难度。”《纽约时报》指出。
资料图: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大华府地区的一家超市在结账区收银员和顾客之间设置玻璃隔断,防止互相传染。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美国失业人数暴增,市民排队领食物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洛杉矶失业人口猛增。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在当地时间4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疫情对加州经济的重大伤害,加州的失业率正在迅速攀升,失业人数达到190万,在过去的一周中,每天收到大约11.1万人次的失业申请。
据美国媒体报道,9日,美国加州南部一处临时设置的食物发放区,吸引了许多民众前往。等待领取免费食品杂货的车辆大排长龙,队伍接近2公里。如果够幸运,可以领到一个16公斤重的箱子,里面有米、小扁豆等主食,冷冻鸡肉、柳橙等。
报道称,一名40岁男子是高尔夫球赛事承包商,带着孩子一起排队,“我已经3周没有工作,攒了一点钱但还要付房租和电话费等。”
有网友称,仿佛重回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只是排队的由人变成了车。
不只加州,失业潮席卷了整个美国。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劳工部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美国部分企业倒闭,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不断增加。截至4月4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达到660万人。
数据显示,自3月中旬以来,美国有近1700万人失去了工作。分析人士指出,因疫情持续蔓延且数据存在滞后性,未来数月美国就业数据可能更加严峻。
这一点也得到了研究机构的证实。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BE)10日公布45位受访经济学家的调查中位数显示,疫情导致美国经济突然停止运行,可能使就业岗位减少450万个。预计至2021年底,减少的就业岗位只能恢复不到200万个,未来21个月美国失业率将升至6%以上。
经济活动停摆也令全球失业人数激增。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预计疫情将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劳动人口总工时缩减6.7%,相当于1.95亿名全职雇员失业。
报告还指出,今年全球失业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疫情发展和相关措施实施情况,全年增加的失业人数可能远高于此前预测的2500万人。
资料图: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的商店均已关闭。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全球经济将萎缩3%!经济大萧条会重演吗?
一边是市民排队申领救济食物,一边是农民损毁大量食物,历史课本上“大萧条”这一章节所述场景重现了。叠加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波动,不少机构预计,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
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再次证明:经济衰退真的来了。IMF预计2020年全球GDP将萎缩3%,这使此次的“大封锁”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情况糟糕得多。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称,流行病危机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左右,大于日本和德国经济之和。170多个国家的人均收入预计将收缩。
“由于新冠疫情的传播及相应疫苗研发的不确定性非常高,疫情即使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冬季也可能卷土重来,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或将导致企业和居民大幅减少其投资和消费行为,全球贸易迅猛下滑,造成全球性负反馈效应,从而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重创全球经济增长。”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初期对经济的冲击,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就像战争、9.11 等事件一样。但目前各国为了应对疫情,大多数经济体都采用了锁国、封城的政策,隔离政策的结果就是对经济的冲击内生化。”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记者,就像1929年大萧条,当时引发的经济体之间的闭门锁国导致了经济活动的急剧萎缩。
“未来全球经济走向衰退已经无法避免。衰退的程度依赖于特效药或者疫苗推出的进程,推出的时间拖得越长,经济衰退的程度越深。”潘向东表示。
假设“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的前提下,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8%。但IMF同时表示,全球增长预测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糟糕得多的经济增长结果是有可能、甚至是很有可能出现的。(谢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