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
东汉末年因着朝廷政治黑暗,对地方的控制权愈加衰弱,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加上天灾和瘟疫,百姓们彻底没了活路,不得已起来造反。一个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就此开启,群雄逐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谋略奇才。他们为自己追随的主公服务,为其出谋划策,也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不过古人有言:“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谋士的功劳如果太过,就会危及到主子的地位。今天介绍的就是三国时期死得最惨的三大谋士。
第一名: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
荀彧出身名门,公元192年离开袁绍投奔刚刚起家的曹操,就是因为相信曹操能够重振汉室,可是曹操可不是这样想的,后来曹操称魏帝之时,荀彧直言不讳的觐见和反对,引起了曹操对他的嫉恨之心,后来将其调离了朝廷。荀彧之所以投靠曹操也是看重了他的个人才华,想和他一起匡扶汉室,最后导致了他的自杀而亡。
第二名: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六大谋士之一,许攸足智多谋,善于用兵,而且对袁绍忠心耿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袁绍愚昧不堪,昏庸无道,但他还是一直辅助袁绍,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袁绍不听,对许攸深感不满,袁绍对许攸的建议从不接受,许攸更加认为跟袁绍等人不足为谋,最终投靠了曹操。
投靠曹操后,许攸得到了曹操重用,先后两次向曹操献计。一是献妙计奇袭乌巢,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了旋转战局的大胜;二是献计决漳河之水,霸占了袁绍的老巢冀州,完成了对袁氏团体的致命一击。许攸因为依仗与曹操有交情,傲慢不恭敬,亵渎了曹操的尊严,最终被杀掉。
第三名:
田丰,字元皓,为袁绍谋主,与沮授并称河北两大智囊。此人天资聪颖,于冀州颇有名望。袁绍入冀州后,听闻田丰贤远播,主动上门,言辞谦恭,将田丰招至麾下,任命其为别驾。
田丰乃是袁绍帐下首席谋士,田丰早年出谋帮助袁绍灭了公孙瓒。除此之外,在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前,田丰就建议袁绍要抢先一步把汉献帝握在手中。田丰屡屡进言都不被采纳。后来因为阻止袁绍伐曹被监禁,曹操听说他不在军中,开心得知袁绍必败。果然袁绍大败,无奈袁绍猜忌他,将其杀害。
在策略游戏《卧龙吟》中,荀彧是个紫将,他的技能“灭世天雷”对兵力最少的敌人造成5次极高的计策伤害,目标兵力越少伤害越高,如果击杀目标可恢复自身士气。
荀彧的专武技能“雷霆灭杀简”一技能“远谋”开场就获得不可驱散的远谋效果,第五回合开始增加自身大量策政。二技能“惊魄”每次技能造成伤害都会给目标叠加一层交到的阴魂,并降低目标计策的防御力。
本文所排列的死得最惨的三大谋士,都是个人心目中的排名,可能朋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亲爱的主公们,你们还有什么关于荀彧的看法吗?欢迎留言分享!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费尽心思争地盘。那么这些人当中,谁最厉害呢?不是曹操,不是孙权,也不是刘备。而是一个看上去很没本事的家伙—袁术,他是三国所有人的爸爸。
说袁术是所有人的爸爸,不是说袁术有多厉害,而是袁术根据亲戚关系,确实是所有人的爸爸。
在三国早期,孙策认袁术为义父。周瑜和孙策是义兄弟,所以孙策和周瑜都得管袁术叫爸爸。曹操曾经对二乔动过心思。二乔是东吴的人,所以袁术也是曹操的爸爸。
孙权的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所以袁术是孙权的爸爸。再加上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所以刘备也得管袁术叫爸爸这样一来,袁术岂不成了三国所有人的爸爸,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袁术其人袁术其实是一个没有多少能力的人,可他却在三国群雄争霸的情况下。维持了将近10年的时间,而且还第一个称帝,那么,袁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袁术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他逆天的运气。当时董卓进京废立之后,诸侯都非常愤怒,决定共同讨伐董卓,其中袁绍家族,因为祖上四世三公就被推举做了领导。
袁绍家族的威望还是非常强大的。即便是手握大权的董卓也给了他们几分薄面。董卓试图用官职来拉拢袁绍和袁术兄弟,但是袁绍和袁术兄弟都选择了不接受官职,他们分别逃往了不同的地方,其中袁术逃亡到了南阳。
袁术到了南阳以后,正好碰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孙坚和南阳的太守出现了争端。那个时候,法律没什么威慑力。所以孙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掉了南阳太守。
可是孙坚毕竟是外来者,而南阳太守在那个地方经营多年,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孙坚决定把南阳这块地盘让出去,让给谁呢,正好袁术到了南阳,于是孙坚决定把南阳这块地盘让给袁术。等于说元素不会一兵一卒就获得了自己的根据地。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乱世英雄在获得了这块根据地,以后肯定会好好的招兵买马,来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可袁术这家伙的宏图大业就是自己过得舒服就行,别的事情不用管。就这样,袁术在南阳当起了土财主。
要是在平常,你这么干也就算了。皇帝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诸侯王做富家翁了。可这是乱世,你占着宝地不干活,肯定会有人觊觎。
很快,袁绍和曹操就领兵杀来,袁术也不抵抗,直接就跑到了扬州。这个时候,扬州的太守病死了。于是,袁术又白捡了一块地盘。
这种白捡地盘的事情遇得多了,袁术自己也飘了。还以为自己无论去哪里都会有人送地盘。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称帝。
这个决定让一大堆人大跌眼镜。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称帝。在看到董卓的下场以后,各方对称帝都很抵触。所以袁术一称帝他手下的大将孙策就赶紧离开了,生怕被他波及。
后来袁术的情况就每况愈下,直到最后彻底败亡。那么这样的袁术为什么会成为三国所有人的爸爸?
这里的爸爸并不是说袁绍本人有多厉害,而是三国初期,局势混乱,当时各路英雄豪杰大部分都因为判断的原因,投靠了袁术。
前面已经说过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所以在资源方面一直都没有地说,很多出身贫寒的英雄都觉得如果能够傍上这么一棵大树,一定可以对自己的霸业有所益处。
袁术就成为很多人结亲的对象或者效力的对象这样的情况下,袁术的手下,聚集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再加上古代的姻亲关系,其实范围是非常广,因为古代子女多。所以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其实都是亲戚。
袁术的凝聚力袁术的凝聚力,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投个好胎,他祖上四世三公,在三国时期前期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抱紧袁术这棵大树就可以缩短自己与成功的距离。
即便是当时已经大权在握的董卓,也不敢对袁绍和袁术兄弟怎么样。他们拒绝了董卓的拉拢,按照董卓的性格,如果是一般人肯定就直接杀掉了,可是袁绍和袁术兄弟都不是一般人。
最后董卓不但没有杀掉他们还给袁绍兄弟授官。当然袁术的地盘可以算得上是捡来的,所以就没有朝廷的正式文书了。
可是时间长了这些三国是真正的英豪就发现了袁术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他的脑袋配不上他的野心。一方面,他只知道在自己的根据地吃喝玩乐一点扩展根据地的想法都没有。
另外一方面他又妄想自己是天之骄子,一旦称帝以后一定会八方来朝他草率称帝的这个举动,让天下英雄对他彻底失望,于是天下英雄纷纷离他而去,而那些真正出色的人也慢慢地开始崭露头角,在三国当中拥有自己的地盘。
这些人要叫袁绍爸爸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揶揄的说法,在三国那个乱世当中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被叫爸爸。
袁术虽然支撑的时间长,但他其实从来都没有成为霸主过,所以这个爸爸只是按照亲戚关系和血缘关系来进行划分的,其实真的要让这些人叫袁术爸爸,这些人都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
在太平初期袁术这样的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灾祸,最多会被叫做纨绔子弟,可是在乱世不能够抑制自己的野心,又毫无能力等完全就是在等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袁术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占据了南阳这个战略要地,然后又不思进取。天下英雄自然觉得这个地盘可以争夺,而一旦被人盯上,对于袁术来说,基本上就是灭顶之灾。
打这块地盘主意的人不仅有曹操,还有他的亲兄弟袁绍。在利益面前,兄第情谊也不算什么。
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出身高贵,在乱世争霸当中,其实起不到太大作用。要想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能力。
袁术算是开局王炸,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要是别人有袁术那样的运气,恐怕早就不知道要欢喜成什么样子了。
袁术这样的人,在太平年代尚且可以庸庸碌碌,在乱世就只剩下败亡的命运了。
成功终归和袁术无缘,即便暂时有领先优势,也会在后来被别人赶超。能够在乱世生存下来的人都不会是等闲之辈,只会享受的人注定要被淘汰。
袁术是三国所有人的爸爸,可是后来,这些曾经叫他爸爸的人都离开了他。他们已经看出袁术不是一个可以共谋大事的人。
曹操“保天子以令不臣”。孙权据有江东,联刘抗曹,刘备凭借巴蜀的险峻经营好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且数次北伐,希望一统江山。
还为了诸葛亮三顾茅庐,可是袁术都干了些什么?除了享乐,就是放弃,袁术从来没全力以赴过。
在他的认知里,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会有人双手捧着送到他的面前。这样一个人,居然被三国所有人叫爸爸,只能说,亲戚关系真是奇妙。
尽管有如此高贵的血脉,可袁术还是没能让天下英雄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