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刚开始,相亲市场也开始暗流涌动。往日备受欢迎的高富帅、白富美被晾在一旁,曾处在相亲鄙视链底端的"潜力股"反而被大妈们疯抢。
他们,就是民间新职业人!没有身家过亿,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套路,只有一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的"神仙"职业——
"淘宝补丁师"
"互联网刷墙人"
"球鞋定制师"
还有"旅行定制师"、"AI标注师"、"垃圾分类网约工"、"天猫垃圾处理器安装工"……
这些新职业不仅听着好玩,还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比如说垃圾分类网约工和天猫垃圾处理器安装工。
"小龙虾壳是湿垃圾,螃蟹壳却是干垃圾,干香菇是湿垃圾,湿纸巾却是干垃圾……"当你还在垃圾分类迷惑行为大赏中四处碰壁时,他们早已经越过重重人海,成为垃圾分类的克星。不仅轻松拿下万元月薪,还能提前得到岳父岳母的青睐。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职业人不断涌现,以不可抵挡之势成为相亲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仔。在找工作或是等待相亲的你,快来研究下这份"民间新职业",可以开始行动了!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如果个人没有将垃圾分类投放最高罚款200元人民币,单位混装混运最高罚款5万元人民币,堪称“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
同时,“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也催生了大批新兴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便是其中之一。“绿色职业”与“网约工”相结合,不仅改变了这一职业的工作方式,同时,也让垃圾回收小哥月入过万成为现实。
代收垃圾网约工来了
为了新条例的顺利实施,上海市相关部门也是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不过,近来在网络上热传的一张关于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图”,则让不少市民直言,着实有些“傻傻分不清”。
市民表示,“我们的垃圾分类有一百多种,然后我每次扔垃圾之前还要先找对应的分类,然后才能找对应的垃圾桶,说实话挺浪费时间的,而且不是很方便。”
事实上,目前上海大部分小区已设置了专门的垃圾投放点,在政策即将实施的过渡期,有专门的环保志愿者对居民送过来的垃圾进行一一分类投放。
而代收垃圾网约工,顾名思义,客户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废品小哥上门回收。
据介绍,回收工作分为两部分,早上的定点回收和下午的上门回收。近几个月以来,随着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越发重视以及“线上预约”的便利性,预约上门回收的订单与日俱增。
罗奇所在的上海窻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众多公司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服务商企业。“只要居民在支付宝的客户端下单,然后通过(服务)中台把单派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就会收到。收到我们这边接单,我们就会派上门服务人员去把这个东西收掉。”
“首先是不需要实体卡了,一个支付宝就行,人人都有。其次,回收以后是直接给现金,也可以兑换能量或者积分,这个能量是给他们蚂蚁上面种树用了,可以做公益,积分就能在支付宝上兑换东西。最方便的是,不用和以前一样在指定时间跑去指定地点。这对年轻人来说,肯定是有吸引力的。”
罗奇有不少老客户,一来二去,他也发现了他们的特点:“年轻人喜欢网购,包装盒特别多;上年纪的人分类回收意识很强,纸板纸箱、牛奶盒、塑料瓶都会自己分好。80%的上门用户最后都会选择要能量,这让我一开始很意外。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公益心真的很强,我能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为绿色环保产业出一份力。”做上门回收业务已经四个多月,罗奇每天收到的订单越来越多,相比之前,收入也跟着订单来,“基本上每个月收入有一万多元,比以前多了三四千。做上门回收,只要勤快,月入过万不是梦。”
“可能你们还想不到,我们做垃圾回收业务的,也要熬夜写方案……”
同时,把垃圾回收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还需要在站里把垃圾进行分类打包,经过挑选后,可回收的废品会根据种类被送到不同的厂里进行再加工。纸箱等纸制品会被送到纸厂,塑料会被粉碎厂加工成粒子,然后它们都将被再次加工。
上海窻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哲表示,城市70%以上的垃圾是由年轻人产生的,而过去,80%以上的垃圾回收客户是中老年人。而通过线上预约,线下上门收垃圾的形式,符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他相信,未来上门回收将成为主流方式。
垃圾分类先行者
当下社会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对于人们来讲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垃圾就是垃圾,多是一些人们需要扔掉的东西,复杂的是,当下的垃圾处理也要“讲科学”,如果再按照传统做法打包“扔垃圾”将会受到处罚。在这样一种情势下让“垃圾网约工”上门服务,无疑会化解诸多垃圾处理的尴尬。
“垃圾网约工”多是一些训练有素的人,他们对垃圾分类处理驾轻就熟。让这些人上门处理垃圾,一来可以让客户免受劳顿之苦,客户不用出门,网上一点,“垃圾网约工”,便会如期而至,及时将家中的垃圾处理掉。二来这些“垃圾网约工”对垃圾分类处理能做到“物以类聚”,哪些属于生活垃圾,哪些属于可利用的再生垃圾,在“垃圾网约工”那里都会分的一清二楚,都不是事儿,他们完全有能力按照国家要求去从容地将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从另一方面讲,“垃圾网约工”的应运而生,可以宣传和普及一些垃圾分类知识。“垃圾网约工”上门收垃圾,可以借此向客户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告诉客户哪些是生活垃圾,哪些是可利用的再生垃圾。久而久之,润物细无声,群众也就掌握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财经早餐W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劳动报、侬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