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高院
将他人照片做成表情包,还发到多个微信群?构成侵权了吗?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就是那个能包容你一切的人。确实,朋友之间适当开玩笑,可以活跃气氛,拉近彼此关系。但是朋友间的玩笑一旦过度,就会变成捉弄,引起对方不适,甚至可能侵害名誉权。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因在微信群发表情包“开玩笑”而引发的名誉权纠纷中,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从微信群内的前后聊天内容来看,虽未发现被告带有明显主观恶意而发布含原告肖像的表情包,但每个人的容忍度和接受度不同,当开玩笑引起对方不适时,玩笑就已超过合理的限度了。被告在微信群发布包含原告肖像的表情包,在原告已明确提出异议后,被告理应及时赔礼道歉并及时撤回已发布的表情包,但被告仍持无所谓的放任态度,实属不当。最终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删除表情包并向原告书面道歉。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案件已生效。
将他人照片做成表情包,
群发多个微信群
韦先生和袁先生通过参加单身微信群相识,并线下多次参加微信群主组织的外出旅游等娱乐活动,双方较为熟悉。
某日,袁先生将微信圈内其他群友拍摄的一张韦先生的照片制作成表情包,且配文字“花姑娘滴干活”,并先后发布在双方共同所在的三个微信群。
韦先生心生不悦,立即在群内回复“滚”“小心被告 律师在此”等表达不满,并且私信袁先生,“你等着接律师函吧”“不是开玩笑的”“啥都敢来 啥都敢加”。
因对方无视其不快和制止,并拒绝道歉,韦先生将袁先生起诉至人民法院。
仅是玩笑,还是侵害名誉权?
韦先生认为,袁先生编辑其肖像为表情包并在多个群里发布,还添加“花姑娘滴干活”的文字,是侮辱行为,有损形象,韦先生无法接受并已经造成其精神上的困扰。
袁先生则辩称,两人原本关系比较密切,使用韦先生表情包主观上是好友间开玩笑,并无侮辱韦先生的本意;从其他群友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客观上也未造成韦先生社会评价的降低。
人民法院:开玩笑不能超过合理限度,否则可构成侵害名誉权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制作含原告肖像的表情包,并添加文字“花姑娘滴干活”;被告称系朋友间的开玩笑,从微信群内的前后聊天内容来看,虽未发现被告出于带有明显主观恶意而发布含原告肖像的表情包,但当开玩笑引起对方明显不适时,这个玩笑就已超过合理的限度了。
原告已明确提出异议后,被告理应及时赔礼道歉并及时撤回已发布的表情包,但被告仍持无所谓的放任态度,实属不当。
据此,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袁先生限期将内含原告韦先生肖像的表情包删除,并向原告韦先生书面道歉。
案件生效后,执行过程中,涉案微信群已解散,被告向原告进行了书面道歉。
法官说法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六里人民法庭副庭长金宇杰
一、民事主体享有的名誉权不得被侵害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应当根据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和诽谤等毁损名誉的加害行为、毁损名誉的行为是否指向特定的人、毁损名誉的行为是否为第三人所知悉、是否造成受害人客观社会评价降低的损害后果等因素认定。民事主体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
这里,特别提醒社会大众,开玩笑要把握一个“度”字。一旦超过合理限度,就会导致对方的不适,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侵权人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开玩笑”不能成为“免责金牌”。
二、侵害名誉权后应当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在互联网时代,名誉权等精神人格权易遭受侵害,其损害后果通常具有易扩散性和不可逆性。受害主体就侵权行为提出异议后,侵权人应及时更正或删除并主动道歉,将对受害主体名誉权的侵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本案中,被告在原告明确提出异议后,却仍然持无所谓的放任态度,没有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其侵权行为对原告的影响,既失去了友情,也涉及侵权,实属不当。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朋友圈又又又被刷屏了,跟以往由各种人格测试或者是换脸配音等第三方应用发起的刷屏不同,这次的风潮由微信自己引领。为了提高朋友圈的活跃度,微信四两拨千斤,用一个小小的功能更新,就把那些被没完没了的微商和转发链接逼走的用户们拉了回来。
12月23日,微信iOS端发布了7.0.9新版本,除了“消息引用”功能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大众期待已久的小功能:朋友圈可以用表情包评论了,不再是单调的小黄脸emoji表情,什么小岳岳、铁憨憨、皮卡丘,乃至于各色猫猫狗狗萌宠gif,都可以往评论里堆。
斗图,这一在当代青年文化里长盛不衰的社交语言,终于占领朋友圈。如果你身边有互联网从业者,想必在过去六个小时里,肯定没少看见“这条用来表情包钓鱼”的朋友圈。过去一段时间爆款沉寂的朋友圈,像是提前过节,大家终于开始难得地活跃起来。
朋友圈秒变大型收图现场
在评论中可以使用的表情包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限制,支持通过官方表情商店下载的表情包,还有自制表情包,就连动图也不在话下。
另一处表情包泛滥地:微博中的图片评论仍然是会员专属,如果不点进评论详情,无从知晓此条微博下是否有表情包出没。同属腾讯旗下的QQ空间,做到了全民皆可用,却只支持自带表情和商店表情进行评论。
相比之下,微信这一悄悄上线的小功能,在表情评论的普及度和广度上放开了手脚,让大家的网络冲浪又快乐了起来。
这意味着你可以在评论中尽情斗图,更能在别人的朋友圈下收获不少无水印表情包。今天过后,上限300的表情位可能再也无法满足你的内心了。
为了不给朋友圈的主信息流造成太多视觉困扰,微信给表情包评论设置了不同的呈现形式。刷朋友圈的主信息流时,只能看到迷你的表情包,约等于一到两个汉字大小。单击一下,表情包即可实现局部放大。进入单条朋友圈之后,浏览评论,表情包才会放大至类似聊天对话框中的大小。
局部放大效果图
当你在斗图过程中为别人的表情包感到心动,腾讯也帮你想好了法子:在浏览界面长按放大后的表情包,或者从自己的评论中点击表情包,即可进入添加页面。不同的是,商店中的原创表情包可以快捷添加整个系列,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幽默感的散装斗图表情需要多一道程序:点击右上角后才会出现添加字样,这和两者在聊天中添加时的区别有些类似。
两种添加方式对比
在新功能上线后,微信官方表情商店也该感受到不少压力。自2015年微信表情开放平台开始运营后,陆续出现了一大波如长草颜文字、乖巧宝宝等原创作者上传的热门表情包,这两套表情包在早期都得到了十几万人的打赏,但后期收入均急速下降。
目前表情平台入局者急剧增加,每天上架的表情包要脱颖而出已经十分困难,免费的没人用,付费的受众小。此次微信开放了表情包评论功能,让表情原创者的路更难走了。当人们可以在朋友圈下“偷表情包”来扩充自己收藏的时候,官方原创表情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在此般竞争压力中,短时间内表情包创作者们或许会有新的突破动力。
今天早上,iOS版本率先上线该功能,需要点进App Store手动更新。安卓一度不支持此功能,用户只能望着评论里的“请更新版本查看表情评论:
support.weixin.qq.com/update/”,握着手机惋惜。但微信的反应速度再度体现出来,经36氪测试,目前已经有华为、oppo等部分机型可以使用表情包评论。
点进朋友圈单条信息之后的评论界面
在朋友圈不断被微商、“打卡单词阅读第n天”和“转发即送抽奖权”的信息充斥的日子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朋友圈的“朋友”成分越来越低,活跃度大大降低。有时候打开朋友圈,从头刷到尾也翻不出什么花样,只是草草地点几个赞,作为社交需要应付了事。
但有了表情包的加入,场面可能会有不少改变,如今一个不懂得斗图的年轻人可能是稀缺物种,大家热衷于用上三百六十种花式表情包来抒发内心,上班下班吃饭睡觉,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表情包来代表心境,中老年人队伍也以自己独特的“喝茶赏月”式表情包加入了这场斗图盛会。
朋友圈里加表情包,为斗图扩大了战场。此番盛况让人好像回到了当年QQ空间第一次上线时,空间回踩带来的新奇感。毕竟,当你对着越来越庞大的通讯录和越来越多的点赞之交不知道说些什么时,一个表情,就可以化解尴尬。
一眼望去,表情包好像又成了另一种刷屏。朋友圈已经开始有人笑称,“感觉微信下一步要推出会员纯净版了。每月18块可屏蔽朋友圈表情包。”
可能过不了多久,人们就又厌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