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经过全新改版的爱聊APP重磅上线,宣布品牌升级,原「陌声」即日起正式更名为「爱聊」!推出新Logo和Slogan「聊天交友,就用爱聊!」
更新后的爱聊APPSlogan
此次品牌焕新,是爱聊APP自2017年上线以来,涵盖产品与品牌的最大规模升级。新的爱聊Logo,保留了原有Logo的外形——极具特色的聊天气泡,代表爱聊APP产品定位聚焦在聊天交友,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更简约时尚,将“眼睛”升级为“甜蜜的微笑”。这也体现此次品牌升级的概念,爱聊将由主打陌生交友,转向聊天交友,专注于构建有爱、高效、真实的社交连接。以升级的视觉形象为用户带来对甜蜜爱情的向往、愉快的交友体验,这既是爱聊APP对用户的承诺,也是用户自身的美好希冀。
同时,爱聊的Slogan也由“陌声交友,不陌生!”,升级为“聊天交友,就用爱聊!”
从陌生人到朋友、恋人的关系升级,是感情的进一步升温。而这一切都是从聊天开始的!
作为7000万单身男女都在玩的交友APP,爱聊APP(原陌声)2017年7月上线至今,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曾荣获多项行业内外大奖——
2020年5月,荣登“五大新锐应用”榜单,实力与口碑双丰收;
2020年8月,荣获“2020年度增长最快社交应用”奖项,下载量、用户规模及创新内容营销等多项核心指标均有亮眼的表现,整体发展速度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10月,荣膺南方日报“社会责任贡献案例奖”,受到权威媒体的表彰和认可;
2020年11月,荣获“2020百度大数据营销优秀合作伙伴”奖,肯定爱聊APP在大数据营销能力、行业深耕能力、品牌资产及品效协同的营销模式探索上的突出表现。
爱聊(原陌声)荣登“五大新锐应用”榜单
爱聊荣膺南方日报“社会责任贡献案例奖”
而在用户群体层面,爱聊APP凭借“有爱、高效、真实”的产品特色,与用户之间形成的极强粘性,赢得数千万用户的喜爱和信赖。快速的用户增长、高效的用户留存背后,是其产品功能与用户之间建立的情感连接,使得产品更具有温度、魅力与生命力!
在爱聊,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与附近心动异性聊天互动!
爱聊APP深耕社交行业,围绕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交友服务,爱聊APP构建起AI智能推荐、今日缘分、心动守护等功能机制,实现依据用户画像千人千面,全方位打造智能化单身交友平台,满足用户社交需求、形成社交圈子。
其中,强大的“今日缘分”功能更是收获好评无数:全国7000万用户,能根据AI智能算法推荐,推荐最符合交友需求维度的同城异性,围绕社交”破冰”核心需求设置合理机制,帮助用户快速建立与心动异性搭讪相识的机会。
截止至2021年2月,“爱聊爱情故事”专栏已收获3828456个祝福。这里面记录着成千上万个青年的爱情故事。
#爱聊爱情故事#专栏
作为一个兼具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年轻平台,爱聊APP(原陌声)完成品牌升级之后,将坚守社交初心,积极承担对用户、对行业、对社会的责任,打造优质交友平台,倡导正能量价值观,积极参与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安全社交生态。
新华社天津3月15日电(记者白佳丽、栗雅婷)从几十元的“陪聊盲盒”,到上千元的定制“虚拟恋人”,近年来,虚拟陪伴服务已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寻求心灵慰藉、吐露心声的新兴手段。但记者调查发现,虚拟陪伴背后存在收费套路、内容暧昧、未成年人参与等诸多问题。专家认为,陪伴经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也要谨防“甜蜜”背后的陷阱。
虚拟陪伴上线,年轻人找到新“树洞”
哄睡、整蛊、求安慰……现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电商平台购买陪聊服务,“尝鲜”虚拟陪伴,向“陪聊师”倾诉交流、吐露心声。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发现,搜索“小哥哥小姐姐”“树洞”等词汇时,能够找到不少与付费陪聊相关的店铺,服务主要涉及普通聊天、哄睡、叫起床、督促学业、辅导论文、考研交流、整蛊等,按照聊天时长及陪聊人员的级别收取费用。
在一家陪聊店铺的评论区,记者看到有人在考研失败后寻求鼓励和安慰,有人在失恋后寻求悲伤情绪的出口,还有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希望得到他人的建议。
不少消费者在评论区给出评价:“憋着一肚子话,说给朋友怕被吐槽,只能和陌生人倾诉”“很多在现实中没法和亲人朋友说的话,在这里得到了很有帮助的答案”……
看似“真情”,背后却暗藏陷阱
记者选取了一家提供陪聊服务的店铺,客服告诉记者,店铺中的“小哥哥”“小姐姐”有随机盲盒、金牌、镇店、男女神、首席、锦鲤等不同级别,最高级别的一小时收费150元,一天收费666元。
记者下单了一款“小哥哥随机盲盒”陪聊服务,下单后“小哥哥”添加了记者微信,聊天以文字和语音形式进行,收费为30元一次,聊天过程中记者可以自选话题。看似“真情”的陪聊,却在记者亲测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个个套路。
聊天过程中,“小哥哥”不断用“希望听听声音、连麦聊天更省时间”为由,劝说记者将语音文字聊天升级为价格更贵的连麦聊天,并不断用“时间快到了,好不容易遇到聊得来的人,好想继续聊”等“甜蜜话术”催促记者续费。当记者以微信红包形式转账给“小哥哥”续费后,淘宝买家却表示钱需要直接付款给平台,并表示对记者已经续费毫不知情。
除续费套路外,记者发现商家对陪聊内容少有监管。“下单者会要求我叫他们‘宝贝儿’‘亲爱的’,但其实我内心对这些称呼已经麻木了。”一名陪聊师告诉记者,“这一行很混乱,一些陪聊师会聊‘有颜色’的话题。”
记者在某些交易平台上也发现,一些陪聊店铺文案语言暧昧,如“想聊什么都可以”“感觉很寂寞,哥哥们需要再来”,并配以穿着暴露的美女图片,许多卖家直接表示“可以聊‘有颜色’的话题”。
陪聊双方人员的年龄也没有明确的限制。有从业者坦言,不少陪聊师都是学生,有些还是未成年人。记者询问一家店铺客服,是否设定顾客年龄下限,客服表示:“对您的年龄没有要求。”
此外,在互联网平台上还有不少招聘陪聊、陪玩人员的广告,宣称“简单聊聊天,陪着玩玩游戏,就能赚钱啦”“找兼职,空闲时间陪聊天,不仅赚钱还能收获甜甜的恋爱”。
一名商家告诉记者,店内陪聊师都经过面试,但其店铺中的“小哥哥”却向记者透露,“从网上随便下载一张‘猛男’照片就可以应付面试,还有人专门购买变声器,所谓的面试很容易通过。”
“触不到的陪伴”应有触得到的底线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亲人朋友时空距离上的疏离,人们内心的孤独感会增多,虚拟陪伴是一种缓解孤独感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心理讲师培训导师王春谊认为,陪伴经济满足了部分人的真实需求,如得到认同、关注、支持等。
但他强调,将真实社交关系虚拟化,且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服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不提倡的。“这种陪聊、陪玩的方式,短期可以解决心理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会让感觉孤独的人更加陷入孤独中,更难与现实世界连接,甚至产生不安全感。”
专家提醒,因为陪伴服务具有隐蔽性、私密性等特点,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抽象,提供服务的途径主要是社交软件,因此买家要有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要主动购买涉黄产品,如果对方主动提供,买家也应及时举报。在陪聊等过程中如发现聊天变味,提供裸聊等色情服务甚至引导套路贷等,应及时报警。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荆认为,鉴于陪伴服务隐藏的“灰色地带”很难被发现,需要商家对陪伴服务的内容和行为事先划定边界,如在陪伴服务合同中列明规范。此外,专家认为,平台也应该负起监管责任,加强审查和管理。
在陪伴服务过程中,还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对此专家建议,陪聊师和客户很容易被对方录音甚至录像,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双方的隐私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专家提醒,在聊天时不要透露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王春谊还建议,对陪聊人员应该有相关的培训和监管。“否则服务过程中一旦运用不正当心理学方法,还可能引导对方产生情感依附,易成为违法犯罪的高风险区。”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