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直播相关直播平台及土豪直播大厅

本文首发于小葫芦数据研究院。

近日,小葫芦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游戏直播行业数据报告》,数据覆盖全主流直播平台的直播数据,包括斗鱼直播、虎牙直播、企鹅电竞、B站、网易CC、快手直播以及YY直播。

一、年度游戏直播总体数据概览

从数据结论上我们不难发现:2020年是游戏直播行业硕果累累的一年。

受疫情影响,2020年“宅经济”迅猛发展,观看游戏直播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足不出户的人进行娱乐消费的场景之一。

与2019年相比,2020年游戏直播的开播场次增长了9%,礼物数量增长了14%,全年送礼人次增长了13%,全年度的弹幕数量增长了26%,全年的直播时长增长了22%,数据增长十分显著。

2020年,全平台游戏直播的总礼物收入高达115.52亿元,成功突破百亿关口,同比增长了34%,发展势头强劲十足。

二、游戏直播平台现状

通过2020年游戏直播礼物在各平台的收入占比可以看出,斗鱼、虎牙分别以33.60%和26.50%的占比率成为游戏直播行业最大赢家,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网易CC、快手、B站、企鹅电竞以及YY直播分别以17.90%、10.10%、7.20%、3.40%和1.4%的占比率占比瓜分不足四成的游戏直播礼物收入。

虎牙、斗鱼、B站、快手游戏主播增长率

企鹅电竞、YY直播游戏主播增长率

以上是2020年TOP5热门游戏的主播数在各直播平台的变化情况。从数据中我们观察到,除B站外,《绝地求生》的主播们正以肉眼可见的数量急剧缩减。即便B站在扩张直播中吸纳到了部分《绝地求生》主播,但对比其他四款热游,《绝地求生》主播的增长率仍不容乐观。

与“全员增长”的B站恰恰相反,在五款热游上,企鹅电竞的游戏主播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流失,而流失率最少的《和平精英》主播,在其余各平台正在如火如荼的成长着;《英雄联盟》主播依然是香饽饽般的存在,在头部直播平台中保持着数量可观的增长;《王者荣耀》主播在B站、快手和YY直播都有增长,而在斗鱼、虎牙平台稍有流失;《穿越火线》主播只在斗鱼和B站上有所增长,在虎牙和快手上呈负增长。

综上所述,B站和企鹅电竞在TOP5热门游戏的主播数上呈现出正负增长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B站发力直播,主播体量全面扩增,进一步抢占游戏直播行业市场份额;而企鹅电竞主播数流失严重,逐渐失去市场份额。斗鱼和虎牙两大头部平台发展策略相似,2020年积极扩充《英雄联盟》和《和平精英》主播数量;快手剑走偏锋,着重发力手游版块市场,积极吸纳手游主播;作为市场份额最小的YY,默默在《王者荣耀》版块耕耘。

三、主流游戏在各直播平台的数据对比

《英雄联盟》各平台直播数据

从多方位的直播维度来看,斗鱼直播和虎牙直播是《英雄联盟》这款游戏目前直播体量最大的两家平台。近70%的《英雄联盟》主播入驻了虎牙和斗鱼,超过90%的观众更喜欢在这两个平台观看《英雄联盟》直播。

《绝地求生》各平台直播数据

综合各直播维度,《绝地求生》在斗鱼直播的数据表现最为突出。从主播数量上来看,斗鱼的《绝地求生》主播比虎牙少了约3万人,主播数也仅占总主播数的不到30%,但收获了近70%的礼物收入。新兴崛起的快手直播也在《绝地求生》中分一杯羹,拥有总平台20%左右的主播,日均送礼人数也超过了三成。

《王者荣耀》各平台直播数据

《王者荣耀》的平台主播数和日均送礼物人数在快手直播上人数最多;从礼物收入和弹幕评论数来看,《王者荣耀》在虎牙直播占比最大;而从日常活跃的观众数来看,斗鱼直播的数据是最好的。

《和平精英》各平台直播数据

《和平精英》在快手平台上拥有相当大体量的主播数,约占全体平台主播的70%,日均送礼人数也接近全体平台主播的80%;从日常活跃的观众数来看,快手和斗鱼直播拥有较多的《和平精英》粉丝基数,因此日均弹幕人数非常可观。从礼物收入来看,快手、斗鱼和虎牙的《和平精英》主播平均获得了较高的礼物收入。

四、热门游戏直播数据盘点

2020游戏直播综合数据TOP10

日活跃观众的数量往往能反应出一款游戏受关注的程度,这个标准下,2020游戏直播综合数据前十位分别是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和平精英、绝地求生、地下城与勇士、CS:GO、穿越火线、炉石传说、魔兽世界和守望先锋。

2020PC端游戏直播数据TOP10

热门PC端游方面,家喻户晓的MOBA类代表作《英雄联盟》以日活观众数超过200万、全年主播开播场次超160万次、9个多亿收入的礼物、全年超过42亿条弹幕的数据雄踞榜首,无出其右。

虽然《绝地求生》的日活观众人数以及主播开播场次数较《英雄联盟》来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礼物收入方面却差距甚微。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绝地求生》主播的场均礼物收入是高于《英雄联盟》主播的。

虽然同处于TOP10热门榜单,但是热门PC端游的总体直播表现存在断崖式的差距。或许能撼动《英雄联盟》《绝地求生》在游戏直播里垄断地位的,可能只剩下时间这个对手。

《英雄联盟》直播数据走势

3月份英雄联盟的日活观众数、弹幕屏幕数达到一年中的峰值,或许和今年的疫情有关。“宅家经济”让更多不能返校、返工的年轻人选择在家通过观看游戏直播的方式打发时间。这个月,有5.08亿条弹幕打在了英雄联盟直播间里的公屏上。

9月份,英雄联盟主播们获得的礼物收入达到了全年的峰值,反常的是,总体的礼物数量却变化不大。这最大归因于一年一度的直播平台策划的活动,例如斗鱼直播平台2020年度的“鱼乐盛典”就在九月份开赛。忠实的粉丝、狂热的土豪、有担当的公会……纷纷在9月爆发出最高热情,送出比平时更高价值的礼物为自己喜欢的主播冲榜加油。

2020移动端游戏直播数据TOP10

2020年热门手游方面,总体直播表现最强劲的依旧是MOBA阵营的手游《王者荣耀》,该游戏直播的开播场次数,礼物收入,弹幕评论数量,日均送礼人数等方面均表现最佳,遥遥领先;《和平精英》的总体直播表现在数据上屈居榜单第二位。从数据视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发现,手游直播生态呈现出“两家独大”的局面,如果依据直播数据体量进行分层,则会出现这种夸张的情形:《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其他。

值得一提的是,年度新锐《原神》一经推出综合数据就杀进TOP10热门手游榜单,其表现未来可期。

《王者荣耀》直播数据走势

由于全国疫情原因,《王者荣耀》相关直播数据在3月份同样拥有突出表现。因为学生开学延期,职场人隔离在家未复工等因素,使得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游戏直播,约上好友开黑喜欢的游戏。同样因为直播平台策划的活动,在9月份,《王者荣耀》直播礼物收入也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峰值。

在12月份,直播礼物收入环比前面的两个月又有了明显的增幅,是因为恰逢《王者荣耀》KPL秋季赛总决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对于此游戏直播的关注,进而游戏主播们也收到了更多的礼物支持。

五、年度直播新游数据盘点

2020年度新品游戏直播数据TOP10

2020年,伴随着一些新游戏的推出,使得广大游戏发烧友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游戏主播们也有了更多的直播选项。根据数据视图的信息,我们可以观察到:《原神》在日活观众数、主播数、日均送礼人数、弹幕评论数等多维度的直播数据表现最为亮眼。全平台的相关游戏主播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日均发弹幕的观众人数,以及直播礼物收入在数据上均表现最佳。《天涯明月刀手游》也不遑多让,在日均送礼人数少的情况下,礼物数却最多。说明观众对于此游戏直播的互动参与度高,直播间的土豪也十分愿意打赏高价值的礼物。其他的新游戏在数据上相较于前两者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原神》直播数据走势

以下展现的是2020年度游戏行业的新锐代表,米哈游旗下的《原神》全年全平台的直播数据。

《原神》于2020年9月末正式上线,从这一时间节点开始,其各维度直播数据在2个月内陡然剧增;直至12月份,弹幕评论数、日均送礼物人数和礼物收入数据开始进入冷静期,数据也逐渐趋于稳定。

六、游戏直播能力数据盘点

直播平台总收入占比

2020年,全平台游戏直播礼物收入占比21.58%,约1/4;其他娱乐分类的礼物收入共占比78.42%。

全平台游戏类直播礼物收入TOP10

以下是2020年全平台游戏直播TOP10礼物收入的游戏。有3款手游,6款PC端游,时下主流的主机游戏的总礼物收入也突破了2亿元;PC端游的直播礼物收入均未超过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梦幻西游》PC端游和手游版携手跻身TOP10,玩家和观众对于这款游戏的喜爱可见一斑。

TOP100礼物收入游戏主播分类占比

在2020年收获直播礼物收入最高的前100名主播中,《王者荣耀》主播占比21.25%,《梦幻西游》PC端游主播占比17.5%,《英雄联盟》主播占比12.5%,《绝地求生》主播占比12.5%。

TOP10礼物收入游戏主播数据

下图展示的是2020年收获直播礼物收入最高的前10名主播,其中有3位主播来自斗鱼、3位来自虎牙、4位来自网易cc。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中只有张大仙和旭旭宝宝分别作为王者荣耀和DNF的代表,被广为熟知。而其他主播,几乎都来自于热度不那么高的游戏品类,比如大话西游2和梦幻西游电脑版。其中,大话西游2的主播踏歌『资源王』以其年礼物收入9114.7万元位列榜单第一。

由此可见,在一些较为小众品类的游戏中,也会存在一部分土豪执着于他喜爱的这款游戏。正是因为游戏热度不高,同品类游戏主播之间的竞争力也大大减少,因此,土豪打赏的礼物更容易集中到此游戏品类的头部主播上来。

公会游戏主播的数量及占比

2020年加入公会的游戏主播数达586314人,比2019年的459622人相比,同比增长了126692人,增长率为27.56%。

而在主播数TOP100的直播公会里,2020年游戏主播数达299536人,占全部直播公会游戏主播数的51.09%,意味着主播人数前一百的公会,拥有着直播生态中超过半数的游戏主播,其他的一万多家微小型直播公会共分余下的半杯羹;

但与2019年相比,虽然游戏主播数增长了近6万人,但TOP100公会游戏主播的占比率同比下降了近2%,意味着许多微小型公会也在摸索模式中逐渐成长壮大,培训、招募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新生代游戏主播。

每经编辑:段炼

《让子弹飞》里面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得先让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而这句话用来形容直播行业,恰到好处。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诸多乱象。在直播间一个个“土豪”疯狂刷礼物的背后,直播平台、经纪机构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炒作网络表演者收入来诱导用户消费、获取关注度、流量等问题层出不穷。

文旅部: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不得诱导用户消费

对此,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官网发布公告,就研究起草的《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图片来源:文旅部官网

据文旅部介绍,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作为链接直播内容生产者和传播渠道的中间桥梁,对直播内容有较大影响力,却处于管理的空白地带。经过走访调研,文旅部起草了《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

《办法》首次限定了经纪人员和网络表演者的人员配比,网络表演经纪机构应当配备满足业务需要的演出经纪人员,演出经纪人员与所签约网络表演者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00。

《办法》规定,从事网络表演经纪活动,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为网络表演者提供服务,应当通过面谈、视频通话等有效方式对网络表演者进行身份核实。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表演经纪服务。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炒作网络表演者收入。

此外,网络表演经纪机构应当加强对签约网络表演者的约束,要求其不得以特殊对待、语言刺激、承诺返利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

据悉,该《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介绍,《办法》首度将网络表演、网络主播经纪机构纳入行政管理范围,这一措施对于网络直播行业整体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该《办法》还首次明确限定经纪人员和网络表演者的人员配比,以保证经纪人员对于主播的监督、管理和提升。

关于《办法》中要求的加强行业自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回应,目前正在筹建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专业委员会,将以专门的行业组织来加强行业自律。通过建立行业黑名单,进行信用管理等方式确立行业公信力并增强行业自律的威慑力。

直播行业乱象由来已久,刷单、刷流量已成常态

直播行业的乱象可谓是由来已久。金光闪闪的直播间背后,是刷单、刷流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等无尽的套路。

据央广网报道,一个名叫“智嘉”的秀场流量主播自曝,2016年直播火爆时,他的直播间5个月内产生了400多万元的打赏流水,但只有5万是真的,其余都是经纪公司刷的。

原来“土豪”刷大礼,全是拼演技。5个月,400多万元的打赏流水,只有五六万元是真的——这“含水量”大概跟海洋里的水母差不多了。至此,公众大概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直播间出手阔绰的土豪们总显得视金钱如粪土,三五千块钱的“城堡”“火箭”就跟点赞一样疯狂刷,原来这钱真不是个人腰包里掏的,不过是来回点钞给围观者并借此煽情的“公司道具”。

说得更直白一些,这些多金的“土豪人设”,就跟电商APP里泛滥成灾的刷单好评一样,不过是一种诱人上当、催人入坑的氛围。一方面,它给众多围观的粉丝制造了一种“这个主播有土豪捧着”的错觉,放大从众效应,怂恿跟风刷礼;另一方面,跟主播合伙儿唱双簧,甚至安排两个假土豪互斗,制造泡沫繁荣,污染行业数据。

与此同时,在一些网购网站上,还出现了买卖粉丝的交易。

图片来源:淘宝网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一家在线直播视频公司的工作人员尹红(化名)表示,不仅主播可以在网购网站上购买粉丝,实际上,许多直播平台自身也对在线观看人数进行造假。

某主播透露,许多平台上都有增加虚拟人数的手段,表面上看到的人数很多,但实际上其中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机器人”,主播和粉丝都不知道。“我曾进入一个直播平台,系统自己挂机器人就进来了,直播间内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人在看我。”

“观看直播的在线人数很多,但是许多资料是一样的,评论没几条的,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都存在人数造假。”她说。

尹红表示,“一些平台在招主播时就会明说,互动越多,我们帮你挂的机器人就越多。按1:5或1:10的比例来挂机器人。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了,平台也是为了增加主播的留存,一个主播在这里只有一两个人看,肯定也很快就走了。”

聚范直播CEO汪海滨此前曾表示,刷粉也许确实能带来短期的“热捧”假象,但长期来看,无论对于主播还是平台本身,都有极大伤害。“虚假人气必然带来不公平的竞争,更多的优质直播内容被虚假人气所埋没,用户看不到优质内容,会逐渐从平台流失,而且这样的流失是不可逆的,对品牌来说是致命伤。”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文旅部官网、央广网、每经网、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