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只兔子能逃出四川”,然而澳大利亚人对着10亿只,几十斤重的兔子却束手无策,不是不能吃,而是不敢吃。
1859年,一位热衷于狩猎运动的维多利亚殖民者将24只兔子引入澳大利亚。
然而,令猎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兔子从24只繁殖到巅峰时的100亿只,由于缺少天敌,兔子在澳大利亚直接发展成了“兔子瘟疫”。
兔子的泛滥成灾,堪称一场生物灾难。早期的殖民者大大低估了兔子的繁殖能力,不仅让澳大利亚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也直接造成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兔子造成330多个农场主颗粒无收。
澳大利亚政府也是一个搞笑的政府,他们居然想到修建围栏,从东海岸直接修到西海岸,绵延3000公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兔子是打洞专家,对于人类建造的围栏,直接选择无视。
结果可想而知,在修建围栏开始,兔子们早就修建好了覆盖全境的地下交通线,兔子数量并没有得到控制,仍然维持在高位运行。
最后,澳大利亚迫于无奈,直接引进了生物武器——粘液瘤病毒和杯状病毒。
01
被兔子瘟疫摧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奥斯汀在英国生活时一直是个狂热的猎人,当他以殖民者的身份搬到澳大利亚时,他对自己没有什么可狩猎感到失望。于是他就安排在英国的侄子送12只灰兔、5只野兔、72只鹧鸪和一些麻雀供他消遣。
奥斯汀的侄子找不到足够的灰兔来,只得夹带了几只家兔。后来生物学家认为家兔才是澳大利亚兔子数量激增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兔子杂交时,形成了一种特别适合澳大利亚条件的杂交兔子。
奥斯汀将24只兔子放归野外的十年内,兔子数量变得如此庞大,以至于澳大利亚人每年可以捕杀200万只都不会显著影响它们的数量。
兔兔是一场生态噩梦1934 年,澳大利亚的兔子荣获世界哺乳动物传播速度最快的吉尼斯记录。
兔子的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澳大利亚虽然幅员辽阔,但并不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不到1/5的土地适合农业和畜牧,兔子的到来让本就不富裕的土地和草场资源雪上加霜。
兔子的可怕之处在于——过度放牧。“兔子非常擅长在灌木幼苗很小的时候寻找它们,啃食嫩叶和根茎,甚至连根和种子吃掉,最终导致原生灌木完全无法再生。”
农场主为了生存,不得不扩大牲畜的放养范围,但这反过来又导致土地被过度开垦。
澳大利亚的兔子感染已经让其农业产业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兔子的危害不仅限于农业。生物学家将植物的破坏归因于以幼苗为食的兔子,这是兔子的天性,几乎让本地植物群断子绝孙。
欧洲兔是澳大利亚分布最广、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威胁着本土动植物物种的生存能力。它们通过去除植被和扰乱土壤而导致水土流失,并且它们与本地野生动物争夺食物和住所,增加了它们暴露于捕食者的危险。
澳大利亚的动物种群也深受其害,例如猪脚袋狸和大袋狸鼠,它们与兔子有着相同的食物来源,只是干不过“吃尽一切”的兔子部落,它们的数量因此也急剧下降。
02
控制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人相信两种解决兔子害虫问题的方法:诱捕和射杀。
直到1901年,澳大利亚政府终于也受不了了。
他们决定建立三条兔子围栏,希望保护西澳大利亚州的牧区。花了整整六年,直到1907年,跨越超过2000英里的围栏建成。
第一个围栏,垂直向南延伸1138英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围栏。
第二个围栏,从原来分支到南部海岸724英里。而第三个栅栏水平伸展160英里。
尽管澳大利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围栏,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兔子是打洞专家,人类建造的围栏,直接无视。
农场主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刨开兔子窝,放毒药、或者射杀,但兔子仍然成倍增加。这使兔子的数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结果可想而知,在修建围栏开始,兔子们早就修建好了覆盖全境的地下交通线,兔子数量并没有得到控制,仍然维持在高位运行。在澳大利亚人完成围栏之前,太多的兔子设法达到受保护的区域,并且在它下面没有挖掘的那些。
03
南澳大利亚针对兔子发动“生物战”澳大利亚政府决定采取一些强力的生物手段——粘液瘤病毒。
1934年,著名的脊髓灰质炎专家麦克纳马拉夫人提出提倡使用粘液瘤病消灭兔子。
1936年,动物健康部的Bull博士在确认该病毒不会对家畜或本地动物产生不利影响后,开始在南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进行一系列的田间试验。
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粘液瘤确实可以在引入病毒的窝里消灭兔子,但感染并没有从一个兔子窝蔓延到另一个兔子窝。
于是,Bull博士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出结论,在澳大利亚的大多数自然条件下,粘液瘤病不能有效控制兔子种群。
政府再次呼吁使用粘液瘤病毒直到1949年,澳大利亚的兔子情况变得十分危急。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本无法控制兔子种群数量,需要采取新的激进措施。
麦克纳马拉夫人再次在墨尔本出版的《股票与土地》和《先驱报》上大力倡导使用粘液瘤病毒。
然而,野生动物调查科负责人拉特克利夫却出来阻挠,他指出粘液瘤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传播需要与兔子进行非常密切的接触。
但是现实情况已经很严重了。1949年末,拉特克利夫决定进行进一步的试验,以测试已知的粘液瘤病传播能力。
1937 年 11 月 16 日,CSIR 动物健康和营养部门的负责人莱昂布尔在南澳大利亚的瓦尔当岛放生了第一批受感染的兔子
这一次试验区域选择了位于奥尔伯里下游240公里处Murray峡谷。 1950年5月,工作人员将感染粘液瘤病毒的兔子在几个区域释放。
试验开始不久,跟踪统计兔子数量由开始的4000只,变为77只,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视的兔子数量越来越少,到7月底,数周内再没有看到一只病兔。
1951年1月29日的一份CSIRO新闻稿报告了在相距290公里的地方(科罗瓦和希尔斯顿)爆发的疫情:
这种疾病往往局限于河流平原和临海地区。在进行了最详细观察的 Corowa ' Rutherglen 地区,疾病的活动与杂草丛生的泻湖之间存在非常明显和明确的关系。这些是黄昏库蚊的孳生地。
到2月中旬,即Balldale疫情爆发9周后,病毒蔓延到1760公里的区域。
墨尔本阿格斯的标题是:“农民的新盟友杀死了90%的兔子”。《先驱报》刊登了一个故事说:
在这些炎热的日子里,沿着河滩,死亡的恶臭很重,在泻湖和河流沿岸成群结队的数百万只兔子身上出现了粘液瘤。
粘液瘤病迅速蔓延流行的原因在于1950年的罕见大暴雨。这导致墨累-达令河系统沿线蚊子数量大量增加,从而提供了“特殊条件”, 蚊子正是该病毒成功传播感染的必要条件。
病毒灭兔子后的恐慌一件人类传染病事件却让大家陷入恐慌,在大量使用粘液瘤病毒消灭兔子的同时,维多利亚北部却爆发了人类脑炎。
在引入粘液瘤病后不久,一种人类脑炎流行病开始在新南威尔士州的 Riverina 地区蔓延。无疑让很多人将脑炎和粘液瘤病毒联系了起来,将这种致命的新兔子疾病归咎于可能致命的人类大脑疾病。
在一个旨在平息公众焦虑的演说中,弗兰克芬纳教授和另外两位澳大利亚顶尖科学家麦克法兰伯内特博士和CSIRO主席伊恩克鲁尼斯博士罗斯给自己注射了一定剂量的粘液瘤病毒。
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因此受到伤害,公众的恐惧才得到缓解。
粘液瘤病毒在失效1952-1953年间,随着牧场从兔子的蹂躏中恢复,澳大利亚的羊毛和肉类产量猛增了6800万美元。
在那之后的两三年里,粘液瘤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然而,正如生物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兔子肯定会进化的。兔子经过几代的繁殖最终对粘液瘤病毒产生了基因抗性,到1995年,兔子数量已增加至约3亿只。
为了对抗这些变化,引入了两种的昆虫媒介,欧洲兔跳蚤和适应干旱的西班牙跳蚤,但影响很小,粘液瘤病的有效性继续下降。
杯状病毒兔杯状病毒病 (RCD) 是一种仅影响欧洲兔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可能起源于多年来存在于兔子种群中的毒性较小的一种。它于1984年在中国首次报道,随后在亚洲和欧洲的其他国家以及墨西哥传播。
1995年3月,在南澳大利亚海岸外的小瓦当岛设立了一个检疫站,以检测兔子杯状病毒,这种病毒抑制了欧洲的兔子数量。
CSIRO 评论说:
关于是否释放病毒本来会有一个更大的讨论阶段,而这只是被抛在了后面。但除此之外,效果和我们预期的一样好。在干旱地区,我们已经显着减少。兔子的数量减少到原来数量的百分之十或十五。
04
随着兔子们的消失,澳大利亚荒芜的景观再次繁茂起来。
科学家们意识到,粘液瘤病仅在15-20年内有效,因此兔子未来也必然对杯状病毒产生抗药性。
因此,澳大利亚人兔大战可能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吧。
在中国,兔子是餐桌上的美味,都快打绝了,野兔都成保护动物了。我国一共生存着9种野兔,其中属于二级保护动物的有三种,即塔里木兔、海南兔和雪兔;其余6种,草兔、华南兔、高原兔、东北兔、西南兔、东北黑兔属于三有动物,同样受到国家保护。
何谓三有动物?就是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三有动物保护与二级保护有区别,二级保护是一只都不能杀,杀了就属于犯罪;三有动物也不能随意捕杀,少量捕杀属于违法,捕杀20只以上才属于犯罪。
看来现在的中国兔子很幸福,受到保护。而澳洲兔子,不但不受保护,捕杀还有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种族歧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澳洲独特的生物体系澳洲四面环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领土覆盖一个洲大陆,这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领土面积为769.2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上第六位。
5000万年前,澳洲还是与其他大陆板块相连在一起的,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澳洲板块渐渐漂移成为一个独立的大陆,与其他大陆隔离开来。由此,这块大陆上的动植物与其他大陆形成了生殖隔离,进化成为具有澳洲特色的生物体系。
据统计,澳洲有哺乳动物378种、鸟类828种、蜥蜴300种、蛇类140种、鳄鱼2种,还有鱼类4000余种,海洋哺乳动物50种 。这些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蛙类,有80%为澳洲独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进化链条和食物链。
其他大陆的哺乳动物在生存竞争中,有袋哺乳动物基本灭绝了,而澳大利亚却保留了下来,仅袋鼠与沙袋鼠就有55种。这些动物绝大多数都是非常温顺的,看看考拉那憨憨的样子,就知道它们有多善良了。
即便是比较好斗的袋鼠,也从不会撕咬,顶多用蹄子蹬几腿。这些动物绝大多数都是素食动物,吃着草和树叶,就像活在天堂里了。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人,尤其是外来人,才让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些外来人就是殖民者据现代基因测序研究证明,全球所有人类都是源自非洲智人,在10万年前,这些非洲智人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而有一群人在4万年前到达了澳洲,成为这里的土著居民。这些人也像这里的动物一样,由于与世外隔绝,一直就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
而世界有些区域的人类在近几千年的历史中,发生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百年,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发达起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探险者开始了新一轮寻找新大陆的迁徙。
1606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成为首次登陆澳洲的外来人,他认为是他发现了这片大陆,命名此次为“新荷兰”。但他似乎没有驻留,一去就渺无音信。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领土属于英国。
这样,英国人就开始陆续来到这里,最早把这个蛮荒之地当作流放囚犯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囚犯们插翅难逃。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由6艘船组成的船队在澳洲登陆,随船而来的一共有1530人,其中有736名囚犯。
这些人于1月26日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宣布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就是后来的悉尼,而1月26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随着人员的增多,人们从悉尼逐步向内陆发展,殖民区渐渐扩大至整个澳洲。
到了1859年,来了一个关键性人物,正是他的到来,差点改变了澳洲整个生态,或者说让澳洲生态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此人叫奥斯汀,被英国派到这个关押罪犯的孤岛任职看守长官,闲来无事,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
奥斯汀有个侄子看到老叔在远方吃苦,就给他邮寄了20只兔子,让他补补身子。奥斯汀却没有吃掉这些兔子,而是在自己的农场里把它们圈养起来。兔子繁殖很快,尤其是这20只兔子里有5只是来自欧洲的野兔,一只母兔一年可产崽18~30只,一只小兔崽子只要6个月就性成熟,又开始生崽。
看到繁殖得越来越多的兔子,奥斯汀异常兴奋,他在自己的牧场把它们当作活靶子。可他的狩猎远远赶不上兔子的繁殖速度,仅仅六年,这些兔子就有了上万只,奥斯汀牧场已经被兔子挤满并啃食得精光,这些兔子没有吃得,纷纷打洞突破了藩篱向外扩散。
获得自由的兔子们欢乐跳跃在澳洲广袤的草原,它们在这里没有天敌,就像生活在天堂一样,只有袋鼠和考拉们傻傻的看着他们的子孙越来越多。这些兔子每年以130公里的速度向周边扩散。
在奥斯汀时代,并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好,不管是土著还是殖民者似乎都多了许多食物。但仅仅几十年,到了19世纪末,就已经泛滥成灾了。我没有找到奥斯汀卒于何年,因此不知道他是不是看到了自己导致的灾难后果。
反正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泛滥的野兔已经成为澳洲人的一个噩梦。但有些资料并没有把这个罪名归结为奥斯汀一个人,而是归结于18世纪末就开始涌入澳洲的殖民者,越来越多殖民者有许多人带着兔子,奥斯汀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为什么澳洲人不把兔子吃光呢?这些兔子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就繁殖到了令人们恐怖的100亿只,要知道那时候澳洲的人口才500多万,一个人要对付2000只兔子!所以,有人说难道不会吃掉?这种话与古代有个傻皇帝说的那句“何不食肉糜”一样蠢。
官员向他汇报说饥民饿殍遍野,他觉得奇怪,反问:没有粮食,为何不喝肉汤?
事实上,澳洲人还是吃了不少兔子的,在还没有显示出兔子泛滥成灾之前,澳洲人们也曾为餐桌上多了一种美味欣喜了好一阵子。而且在世界性大饥荒的一段时间,澳洲人由于有兔肉吃而免于了饥饿,有的还靠贩卖兔肉兔皮发了财。
但兔子太多了,怎么吃也吃不完。要知道一只母兔一年生养二三十只,且母兔之母崽子6个月又要生养,谁能算算一只母兔一年到底繁育出多少?两年、五年、十年是一个什么数字?
一个人一天吃一只,500万人包括老弱妇孺都吃,一年也只能吃掉18亿只兔子,而100亿只兔子一年会繁殖出多少?所以怎么吃也吃不完,即便有现在中国14亿人去吃也吃不完。当然,如果14亿人都去吃,每天吃一只是能够消灭的,但这种吃法是不可能的。
这些拼命繁殖的兔子恣意地啃食澳洲丰富的绿地资源,甚至连根都吃掉,导致一片片植被消失,连片的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兔子到处打洞还导致土地松散,在雨水冲刷下,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现象频发。
澳洲那些老实呆萌的土著动物们就更惨了,被兔子们侵占破坏了生存资源和空间,闹得无家可归食不果腹,日益衰微。鼠袋鼠是澳洲最古老最小巧的袋类动物,19世纪初还在澳洲大陆随地可见,但兔子泛滥后,于上世纪被宣告悲哀的灭绝;其他的袋鼠类、鸸鹋、鸭嘴兽等也数量骤降。
而兔子的增长速度一点也没有衰减,一度发展到了180亿只。由此,引发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恐慌和重视。
由此,澳洲拉开了百年人兔大战的序幕最开始还是打人民战争,全国总动员,奖励和鼓励全国民众对野兔进行捕杀,人们用各种手段,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猎杀、陷阱、毒杀、火烧等等,但依然阻止不了野兔的泛滥。后来,政府加大了悬赏,最高赏金高达25000英镑。
要知道1英镑含金量为7.32克黄金,在那个时代一般工人一年工薪也就十几二十英镑,25000英镑可是一笔巨大财富,由此引得全世界许多人跃跃欲试。就连著名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也派来三位助手,带来了一管鸡霍乱病菌,企图通过鸡霍乱病菌感染消灭这些野兔。
可惜由于野兔不是鸡,对禽霍乱菌不敏感而失败了。
后来政府突然大开脑洞,想到一个自认为是绝妙的办法,就是引进兔子的天敌狐狸,让狐狸消灭它们。开始的确有些效果,狐狸们从没见过这么多兔子,饱餐了一阵子。但很快,狐狸们发现澳洲可以吃的食物很多,且澳洲本土那些动物没有兔子会跑,捕食起来更容易,就再也对兔子没有兴趣了。
兔子不但没有消灭,反而是引狼入室,给澳洲土著动物带来了又一大祸害,为了不让澳洲那些弱势群体灭绝,人们不得不拿起猎枪去消灭狐狸,引进“雇佣军”狐狸消灭兔子的计谋以失败告终。
政府似乎已经黔驴技穷,又仿效中国古代修万里长城抵御侵略的办法,经过7年努力,修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铁篱笆网,企图将兔子阻止在东部,以保护西部肥沃的土地。这条铁篱笆网累计长达3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网工程。
但会打洞的兔子们对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工程完全不屑一顾,它们通过地道战(钻洞)很快破防,加上自然环境的腐蚀,这些铁网很快就千疮百孔,形同虚设。这个浩大的围剿工程就又失败了,澳大利亚政府灰心丧气之余,气急败坏地又采取了一系列攻势。
这些攻势包括火烧和轰炸和投毒,甚至动用了二战时对付日本人的轰炸机,只不过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毒气弹。政府人员用轰炸机在人烟稀少的兔子主要活动区,空投了成千上万颗的毒气弹。但这些毒气扑杀了部分兔子,也让许多其他动物和牲畜遭殃。
再弄下去就要同归于尽了,这个方法终于也失败了。后来,政府严令禁止私自饲养兔子,否则将被施以重罚甚至面临牢狱之灾。这些措施对野兔的疯狂繁殖毫无影响,野兔们依然在澳洲大地肆虐着。
所以说,兔子不但逼急了会咬人,还会逼得一大群人类没法活。再这样发展下去,眼看澳洲将很快变成一个不适宜人类生产之地了。但天无绝人之路,终于一缕曙光出现了。
最终还是大规模杀伤性生化武器有效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生物学家们又想到了巴斯德采用鸡霍乱消灭兔子的办法,但这次的武器不是鸡霍乱菌,而是从美洲引进的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依靠蚊子传播,只对欧洲野兔敏感而致命,对人和其他动物无害。
很快,这种病毒的效果显现了,有些地区的野兔被病毒杀灭了99%。但病毒传播有一个特点,就是会逐渐弱化,而且兔子也会产生抗体,再加上这种蚊子传播的病毒,在干旱地区很少蚊子,难以奏效。
由此,澳大利亚政府于1995年又引入了一种能够引发兔出血性疾病的RHD病毒,这种病毒依靠苍蝇传播,对于干旱地区的兔子也有效,兔子引发的灾难终于被控制下来。但兔子依然没有被消灭,抗体不断在兔子群里产生,澳洲兔子与病毒共存。
现在澳洲的兔子总量依然保留在约6亿只左右,密度不同地分布在各个区域。
就在几年前,科学家们发现澳洲兔子本身携带了一种天然的杯状病毒,这种病毒对RHD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且对兔子们无害,这或许是兔子们采用以毒攻毒形成的天然疫苗吧。
因此,人兔大战依然没有结束,人类力量虽然很强大,但对大自然的惩罚应对能力还是不足甚至微弱的,唯一能够避免的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自己作死,才能更好地免受灾害。
澳洲兔子灾难的教训~物种入侵的危害澳洲兔子的教训正是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的后果。在生殖隔离状态下,物种进化有自己的链条和规律,一个外来物种到来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生态灾难,世界上不乏这样的例子。
如美国为了消灭湖草清洁水体,引进了亚洲8种淡水鱼,后来泛滥成灾严重危害了当地水生动植物安全;欧洲大闸蟹入侵泛滥成灾;巴西龟、小龙虾从美洲来到中国后也是泛滥成灾。
不过中国人多,吃货也多,饮食文化渊远流长,小龙虾、巴西龟似乎没有翻起什么大浪,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而已。尤其小龙虾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夜宵,让许多人好不容易暂时放下手机吧唧半天。如果不是国人这么喜爱小龙虾的美味,任由其繁殖,想起来也有些后怕。
除了动物,外来植物入侵的危害也很严重。如中国引进水葫芦是为了治理水污染,结果疯长不但堵塞了河道,还危及了水生动物安全;美国开始引进中国葛根,只是为了装饰庭院,后来野外栽培就失去了控制,侵占破坏了大量农田和森林。
现在各国都对物种入侵足够重视,因此生鲜物品过境都设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动植物都必须进行检疫,而且进口品种有严格的限制。但百密一疏防不胜防,因为有些入侵并非人为,尤其是植物种子,不但会飞,还会漂流,各种鸟类也会充当掮客,将许多种子漂洋过海带到大洋彼岸。
据统计,中国就有外来入侵的植物72科285属515种,已经确认的有291种,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发现了50种,成为受到外来植物入侵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而全球各国被入侵植物多达6075种。
因此,严控外来物种的入侵,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项艰巨任务。人类最终能够维护好地球生态,从而让自己长期绵延吗,最终又能够绵延多久呢?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