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长计划游说还有皇帝成长计划游牧文化臣子

2024-02-29 00:40:45
369手游网 > 游戏攻略 > 皇帝成长计划游说还有皇帝成长计划游牧文化臣子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30岁。这一年他的最后一个儿子,也是他的第20个儿子,胡亥出生了。

胡亥的母亲是谁,史籍上找不到明确的说法。据说是一位体态风骚能歌善舞的西域姑娘,称为胡姬,秉性乖巧,善窥人意,得到秦王政的宠幸。

因为生子这一年是乙亥,其母亲又是西域胡人,所以赢政给这个儿子取名叫胡亥。但这只是小说家言。

胡亥画像

不论如何,胡亥受到始皇的喜爱,以至批准这一个儿子独自随自己巡游天下,这与胡亥的母亲受宠是分不开的。胡亥子以母贵,因此格外受宠。

胡亥本人也聪慧乖巧,招人喜爱,据史书记载,胡亥继承皇位之前有不少好的品格,如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重士等等,在言谈中也显露出对父母恭敬孝顺。

巧合的是就在这一年秦国灭掉了韩国,也就是策划博浪沙刺秦的张良的祖国,这也是秦始皇喜爱胡亥的另一个原因吧。

赵高是赵国人,在赵国宫中长大,被阉割做了宦官。前228年秦军破邯郸,赵高因是阉人,来到秦宫继续做太监。

赵高

但他不甘心这种卑微低贱的社会地位,下决心努力奋斗往上爬,因此用功读书,熟悉掌握了秦的法律及治狱,引起了始皇的注意。

又通过接近讨好秦始皇的爱子胡亥,进而做了胡亥的老师,赢得了胡亥的信任与欢心,两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当秦始皇帝第五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巡游天下时,赵高与胡亥一起随行。皇帝出巡,中枢权力机构也随之从咸阳城外移,这样赵高就处在最高权力的核心之中。

始皇在病危之际,让身为中车府令兼管符玺令事的赵高写了给长子扶苏的遗诏。这对于赵高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始皇崩于沙丘之后,赵高将遗诏揣入怀中密而不发,更谈不上派信使去上郡,他开如阴谋策划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

当天他对胡亥说:“皇帝驾崩,没有留下封诸子为王的诏令,而只留下了赐给长子扶苏的玺书。这样,扶苏返回咸阳后就会被立为皇帝,而你却连尺寸封地都没有,这该怎么办呢?”

胡亥与赵高

胡亥一时没有明白赵高的意图,只好说:“是的,我听说,明君知臣,明父知子,既然父亲临终时没有遗命分封诸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赵高诱惑胡亥说:“并非如公子所言,当今天下之权,人们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丞相李斯的手中。希望你好好考虑。再说臣人与臣见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而道哉!”

胡亥沉思良久,喟然而叹说:“现在皇帝驾崩,尚未发丧,丧礼未终,怎么好为了此事去求丞相啊。”

赵高一听此言,知道胡亥答应了自己的大计,但心中还有疑虑,就又开导说:“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意思是说时光啊时光,短暂的来不及谋划,要像携带干粮骑着快马赶路一样,千万不要耽误了时机。

胡亥进谗言

不过赵高也感觉胡亥说的有道理,没有李斯的参与,此事难成,就对胡亥说:“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

老蒋评论说:赵高为谋胡亥继位,可以说是心机算尽,不遗余力。

他为什么这样做呢?秦始皇给扶苏的遗照其实是想让扶苏继承皇位,这对赵高个人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赵高与蒙氏家族的关系并不好。赵高曾经犯罪,蒙恬的哥哥蒙毅要依法处死他。由于秦始皇的干预,赵高没有伏法而死,但赵高对蒙氏家族产生了深刻的仇恨。

况且蒙恬兄弟与公子扶苏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扶苏继位,重用蒙氏兄弟则是毫无疑义的。而对赵高来说,这是大难临头。所以赵高从心里不愿扶苏继位。

同时赵高与扶苏的关系与赵高与胡亥的关系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赵高和扶苏没有任何特殊的关系,而和公子胡亥也就完全不同了,他是胡亥的老师,深得胡亥的宠信,而且经常把朝中的秘密向胡亥透露。

二人的关系至为亲密,如胡亥继位,赵高不仅仅是飞黄腾达,而且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朝政,这就是说赵高实际上就可以掌握朝廷大权,可以为所欲为。赵高的人生目标就是这样。

再说胡亥,虽然他内心并没有继位的准备,但在赵高的挑唆之下野心迅速膨胀,帝王之尊的诱惑实在太大,胡亥愿意为此涉险一试,即使付出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何况还有赵高愿意为他做马前卒,所以二人一拍即合。

胡亥与赵高阴谋篡位

事实上,如果胡亥不答应这件事,赵高的这场矫诏政变也是没有办法继续进行下去的。所以把这场政变的罪名只放在赵高一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最起码是不准确的。

下回请看老蒋读秦亡汉兴史之四《巧舌如簧》。

蒋国良,改于2018.6.12。

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汗国经常侵扰北魏边境,抢掠人口、财物,太武帝想通过北伐来消除这个隐患,但遭到了权臣刘洁的反对:“柔然没有固定的住所,东迁西移,而且上次出兵就劳而无功。不如推广农耕,积蓄粮食,等着他们送上门来。”

​太武帝没吱声,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别的大臣,希望大家能把思想统一到北伐上来。可刘洁发了言,就像给琴定好了调,发表意见的虽然踊跃,奏的却是同一个音:打柔然难以成功。

太武帝对这种众口一词很不满意,就询问一直没有开口的司徒崔浩的意见。崔浩回答:“柔然虽然居无定所,但我们出兵突然,他们必定毫无防备,所以一定能够取胜。”太武帝非常满意,当即发布了北伐的命令。

刘洁的建议被否决,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当众打在了脸上,除了火辣辣的感觉,一种强烈的羞辱感更是让他抬不起头来。在北魏,刘洁的话虽说不上一言九鼎,但也绝对好使。刘洁年轻时就从军征战,屡立战功,后来历尽艰辛辅佐太武帝执掌朝政大权。太武帝即位后,刘洁发挥他敢于直言、处事果断的性格特点,每次商议军务国事都切中要害,深得太武帝信任,被破格提拔为尚书令。

​进入了核心领导层,位高权重了,刘洁对自己说话的分量非常看重,现在关于重大朝政问题的意见被否定,面子上过不去事小,日后的威信肯定要大打折扣,以后谁还会拿自己的话当回事?经过一番紧张的思想斗争,刘洁想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必须让此次北伐失败。

太武帝率一部分人马亲自出征后,刘洁利用负责发布诏令的权力假传圣旨,偷偷变更了各路大军会师的时间和地点。太武帝的部队孤军深入,毫无防范的柔然人吓得四处逃散。太子打算追击,被居心叵测的刘洁苦苦劝止。太武帝在会师地点等了六天,各路人马无一到达,柔然部众得以远逃,太武帝追击不及,只得撤军。在班师途中,穿越瀚海沙漠时,因粮食吃完,有很多士卒饿死。刘洁又暗中派人煽风点火,扰乱军心。他还假意关心,力劝太武帝抛下大军先轻装回师,太武帝不同意,亲自带领大军脱离了险境。

​太武帝回京当夜,刘洁便起草了一份奏章,将失败的根源归罪于崔浩。好在太武帝不糊涂,批复说:“各路将领不能按期会师,遇上贼寇又不攻击,罪在各路将领,与崔浩何干?”崔浩也不甘心当替罪羊,通过秘密调查,掌握了刘洁假传圣旨的证据,并向太武帝检举揭发。太武帝勃然大怒,下令将刘洁逮捕。

之后,更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在太武帝出征前,刘洁曾让右丞相推算未来,说:“北魏之后,刘姓的应该称王,有没有我的姓名?”他还私下对亲信说:“如果这次出征劳而无功,皇上不能回来,我就拥立乐平王。”这可不是普通的错误了,不可一世的刘洁最终被夷灭三族。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清风慕竹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24 | 评论:0